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塑形钛网与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在早期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铭龙潮新卢亮李平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颅骨修补中运用三维塑形钛网和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到粤北人民医院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80例,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接受常规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深低温保存的自体颅骨修补,比较其恢复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情况记录方面,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后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总时长更短(P<0.05);试验组感染、颅内出血、积液、伤口不愈合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7.50%VS 30.0%)(P<0.05);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方面,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二者在颅骨修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Karnofsky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外观修复满意度对比方面,对照组总满意度达到80.00%,试验组总满意度达到97.50%,试验组的术后修复满意度结果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颅骨修补中,运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术,能够使病患早日出院,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患的术后外观修复满意度.

    颅骨修补自体颅骨深低温保存三维塑形钛网

    放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高利波候宪芹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沂南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患者50例,采用双盲分组法分组,组别设定为对照组25例(常规放化疗)与研究组25例(放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统计两组疗效、药物毒副作用、无进展生存率、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各项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无进展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可作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推荐治疗方案,在控制疾病进展的同时,也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为广大晚期卵巢癌患者带来福音.

    放化疗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晚期卵巢癌

    鼻内镜手术结合香菊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孙伟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不同影响.方法:筛选病例数量为80例,均为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例,采取双盲分组法实施临床分组,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40例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结合香菊胶囊治疗,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鼻黏膜炎症指标、嗅觉功能评分、鼻腔通气功能指标及鼻黏膜功能评分六项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其鼻黏膜炎症指标、嗅觉功能、鼻腔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其鼻黏膜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结合香菊胶囊治疗后,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鼻通气功能,提升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鼻内镜手术香菊胶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瑞马唑仑辅助镇静在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杨继红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马唑仑辅助镇静在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数据搜集时间2021年11月—2023年5月,从贵州兴仁真武医院抽取80例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字母表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术中,研究组麻醉维持药物选择瑞马唑仑、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维持药物选择丙泊酚、瑞芬太尼,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T0),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T1)、麻醉30 min(T2)及停药时(T3),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同对照组比较,麻醉苏醒时间更短,苏醒期躁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辅助镇静效果理想,可于临床推广.

    瑞马唑仑全髋置换辅助镇静躁动不良反应

    孟鲁司特钠联合细辛脑注射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MDSCs、IL-12、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张晓伟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细辛脑注射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对其髓系抑制细胞(MDSCs)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7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用药后增加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组患儿常规用药后增加孟鲁司特钠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MDSCs、IL-12、IL-10、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MDSCs、IL-10、IL-12、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细辛脑注射液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MDSCs、IL-10、IL-12及TNF-α水平,有效提高患儿细胞免疫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孟鲁司特钠细辛脑注射液髓系抑制细胞(MDSCs)白细胞介素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评价

    张伟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吡拉西坦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各项检验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精神症状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素-1、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丙二醛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联用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脑梗死血管性痴呆吡拉西坦尼莫地平不良反应

    生长抑素在降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魏敏余艳秋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生长抑素在降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15例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7)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n=58)使用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血红蛋白(Hb)降低程度、再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Hb降低程度、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使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再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不良反应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蒋妍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方案进行治疗下的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变化.方法:纳入南京市江宁医院接收的98例高血压患者,均合并颈动脉斑块.对于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9)、对照组(n=49).两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3个月.针对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且就发生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进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经3个月的治疗,其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各种指标发生明显改善,具体是在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ET-1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在HDL-C、NO方面观察组则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阿托伐他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分级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雪锋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分级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研究对象为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参考组(46例,给予普通药学服务)与分级组(46例,给予分级药学服务+普通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分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分级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分级组的糖尿病知识、用药安全知识、急救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分级组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分级药学服务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血糖,降低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且患者在用药期间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更加满意.

    分级药学服务糖尿病血糖满意度

    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G、TC及LDL-C水平的影响

    李明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泗阳康达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成两组进行分析,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与对照组9.6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与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替罗非班相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TG、TC、LDL-C及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替罗非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