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语言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

沈家煊 顾曰国

季刊

1007-8274

dangdaiyuyanxue@vip.163.com

010-85195392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当代语言学/Journal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刊登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论文及有独立见地的书评,也刊登评介国外语言学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陶曲勇
    47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中国语言学正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中国文字学的转型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有利于进一步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汉语理论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中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中国语言学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立足汉语事实,始终坚持中国语言学的主体性,也不排斥借鉴外来理论成果,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其发展之路正契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构建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注入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学术品格,还确立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

    杰弗里·辛顿接受尤利西斯奖章时发表的获奖感言

    杰弗里·埃佛勒斯·辛顿陈国华刘海涛熊文新...
    489-495页

    大语言模型词向量的语言学价值及其应用所面临的课题

    施建军
    496-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向量是利用大语言模型提取的人类语言的数学表征,可为语言研究提供科学手段.词向量的方法论价值在于引入数学方法研究语言规律,为解决语言计算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用词向量可以实现一些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计算,在解决语言学问题上具有应用价值.词向量技术虽然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利用词向量开展语言学研究时仍面临一些课题,如语言学研究中词向量的应用范式、跨语言研究词向量的应用等等.

    词向量语言学价值大语言模型数学表征计算语言学

    处置式和被动式之间的构式同化

    石毓智
    51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De Smet等(2018)和Traugott(2020)指出,在语法演化过程中功能相似的两个构式之间可能会发生同化作用.本文以汉语的两个核心构式——被动式和处置式为例,证明功能正好相反的两个构式之间也会发生同化现象.我们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分析,发现普通话和方言的大量事实表明,处置式和被动式之间已经发生了系统性的同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处置式和被动式共用同一个语法标记,这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在一个方言内部这两种构式共用一个语法标记,其二为具有同一词汇来源的语法标记在一些方言里发展成处置式标记,而在其他方言里则变成被动式标记;另一方面是处置式和被动式在结构形式上的趋同,受处置式的受事名词必须出现这一语法特征的影响,北方方言和很多其他方言的被动式也要求施事名词必须出现.我们的研究不仅对汉语被动式的典型类型学特征做出了解释,也对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有所裨益.

    构式同化被动式处置式构式语法施受同辞

    弱定语名词——兼论定语的认知基础

    陈禹刘林旭
    529-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专题考察一类非典型名词来探求定语成分的限制性因素.现代汉语存在不适合做定语的名词,可称为"弱定语名词".弱定语名词之弱可以体现在语法分布、语义搭配与语用环境三个层面.一般名词可充当领有定语与属性定语,两类定语的功能共性可推导出弱定语名词的重要特点,分别是低生命度、单子性、弱区别度.这些特点都可以从定中结构的认知基础——参照体-目标模型得到解释,即做定语的名词必须满足参照体的一系列要求.

    弱定语名词生命度单子性区别度参照体-目标

    遂志副词"毅然"的话语关联与情态结构

    赵春利张博
    542-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语义语法、语义整体论和语用整体论为理论基础,按照"从话语关联、句法分布到情态结构"这一由大及小、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提取并验证副词"毅然"的"遂志革新"话语关联及其情态结构.第一,综述前人成果并指出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缺乏基于话语分布的话语关联建构,缺乏基于句法分布的语义组配分析,缺乏基于逻辑关系的情态结构解析.第二,根据调查,建构"毅然"句的底层逻辑"外层转折、中层因果、内层选择",而且从概念层面提出对应的语义关系"优劣旧势——势与志违——革除旧势——创立新局",并根据"革旧创新"的隐性否定来建构"遂志革新"话语关联.第三,根据副词"毅然"的"述人主语陈述句状位"单句分布,从话语关联角度提取其句法分布的三个原则:结果句强制优先原则、革旧句自然分布原则和立新句分界凸显原则.第四,根据话语关联和句法分布,概括出"毅然"语义必须指向陈述句述人施事主语,因而具有"认知的志向性、意决的慎重性、态度的果断性、意志的坚定性"的情态结构.

    "毅然"遂志革新势与志违意志坚定

    第二届语言理论体系建设论坛征集论文

    语言理论体系建设论坛筹备组
    557页

    汉语空间语言特征及儿童方位词短语的习得

    邓湘君
    558-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跨语言和儿童语言的视角考察汉语空间语言.汉英空间语言有一些共性和个性:空间短语的生成规则一致,有相同的层级结构,均涉及所有格;但空间短语中的名词在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化方式不同,空间短语各层级核心是否有语音实现在两种语言中也有不同.此外,空间轴向信息在英语中由名词、介词表达,在汉语中只由方位词表达,方位词是名词还是后置词有理论争议.基于跨语言比较,本研究考察2-6岁汉语普通话儿童方位词短语的习得.实验显示,2岁多儿童已可生成含假词的方位词短语,证实了具有语言普遍性的空间短语生成规则较早习得.另一方面,一些5岁儿童在实验中仍错误地省略普通名词后的方位词;许多6岁儿童尚未认识到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后不可接"里"这一限制.这些习得困难应是由汉语方位词短语中名词独特的词汇化方式带来的.此外,儿童使用"名词短语+的+双音节方位词"这类方位词短语的频率远远高于不含"的"的方位词短语,由于"的"后可接名词(而不是后置词),该结果支持双音节方位词是名词的观点(Li 1990;Huang等2009).汉语母语者倾向于将参照物及其轴向方位之间的关系视为表领属的所有格关系,支持了 Svenonius(2010)基于其他语言得出的空间短语中含格范畴这一结论.本文表明,用儿童语言的证据来证实某一理论分析具备可行性.

    空间语言跨语言比较方位词短语习得词类范畴

    习语的非习语特征——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

    范瑜
    57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语的句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凝固性,但适度的开放性也是它的重要特性,这种开放性具有与非习语的字面语言相似的语法特征,是习语发生变异的重要基础.基于此,习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组构性.总的来说,组构性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习语句法中呈现出的非习语特征是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语言的动态系统理论中的纵聚合关联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习语句法字面语言变异纵聚合关联

    在议问题理论:从哲学分析到语言学分析

    袁陈杰朱斌
    59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议问题理论(question-under-discussion theory)是形式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框架之一.在议问题理论视语篇为以问答游戏形式开展的共同探究过程:语篇中时刻都存在一系列在议问题(即有待解决的问题),参与者通过应用问答策略试图解决这些在议问题,进而推进语篇的发展.基于以上论点,在议问题理论提供了一套语篇的形式化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相关语用现象(如信息结构、预设投射、语篇关联性等)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追溯在议问题理论的哲学和语言学起源,继而介绍Roberts(2012a[1996])提出的在议问题理论,并着重考察该理论在汉语分析实践中已有的几则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反思在议问题理论的理论假设和分析应用,指出它目前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未来研究可着力之方向:一,将更多类型的言语行为和语篇纳入分析;二,阐明语篇中隐性在议问题推导的原理;三,探索在议问题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形式分析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在议问题理论是近年来形式语用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的理论发展之一,但国内学者知之较少.本文旨在为国内语言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在议问题形式语用学信息结构语篇结构修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