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能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能源科技
新能源科技

严军

月刊

2096-8809

ddc@sti.js.cn

025-85433097、85426389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71号

新能源科技/Journ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电动自行车》杂志的办刊方向是:围绕以发布宏观指导信息、服务电动自行车企业、促进电动车行业发展为宗旨。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行业协会及电动自行车整车、零配件企业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读者定位是:国家交通管理、能源发展等政府部门,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全国电动自行车整车、零配件企业,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商、维修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电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程一鸣宣雨竹张礽裴勤...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苏州高新区可再生能源当前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较低的问题,苏州高新区通过发展储能等绿色产业进一步构建能源供应体系,探索和形成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梳理明确电化学储能在苏州高新区发展的意义,对高新区储能上、中、下游产业链溯源,描述了高新区产业发展特征和发力点,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前瞻,为高新区储能产业发展提出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鼓励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企业梯级培育、加强标准及检测体系建设等保障措施建议.

    电化学储能碳达峰碳中和储能行业

    太阳能光谱分频光伏光热驱动钾基吸附剂碳捕集系统集成设计

    张金波王炯超王雨豪刘文卓...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钾基吸附剂干法脱碳技术在燃烧烟气CO2 捕集中极具应用前景,但其再生能耗依赖于燃煤发电自身能量,如何在不影响电站能效条件下满足碳捕集所需能量成为挑战.与此同时,聚光光伏光电转换过程中,由于光谱能量同电池带隙能不匹配,约 80%左右的能量会转化为废热,影响光伏电池安全高效工作,如何减少废热对其发电效率的影响并更好地利用剩余光谱能量成为挑战.文章提出太阳能全光谱分频光伏光热驱动钾基吸附剂碳捕集思路,即利用分频膜将适于光伏的可见光波段分配给光伏电池进而转化为电能,将剩余波段聚光集热利用为钾基吸附剂碳捕集过程供能.研制了原理样机并开展实验,结果显示400~600 Wm-2 辐照条件下,聚光集热温度大于 170oC,光伏平均发电功率为9.2 W,钾基吸附剂可完全实现再生.以某330 MW典型电站为案例开展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较单一燃煤碳捕集效率增加13.1 个百分点,较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率提升明显;与同规模单一燃煤碳捕集和光伏发电的简单叠加相比,系统总出功增加 25.1 MW,实现 1+1>2 的集成效果,证明该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综合考虑各类收益,系统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4.6 年,表明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章提出的全光谱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驱动钾基吸附剂碳捕集工艺可应用于太阳能和化石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为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并行利用提供新思路,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太阳能辅助碳捕集钾基吸附剂再生光伏发电光伏余热利用燃煤电站碳捕集

    新型疏水材料在光伏电池表面应用中的发电效率优化研究

    楼正赞吴杰程良马春艳...
    16-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全氟溴化季铵盐作为新型疏水材料在光伏板表面的应用优化情况.首先,将全氟溴化季铵盐采用一定比例配制该疏水材料,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估.通过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评估了涂覆薄膜后光伏玻璃面板的接触角,结果显示水滴接触角超过 100°,表明材料具备优异的疏水性及自清洁特性.其次,对涂膜后的光老化及莫氏硬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涂膜后光老化保持稳定,莫氏硬度提高了1 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的透光率和折射率,发现涂层显著提高了光伏玻璃的透光性能.最后,通过对不同区域电站的光伏面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涂覆疏水涂层后,发电量最高提升14.6%,同时维持了良好的发电效率.这些结果表明,全氟溴化季铵盐作为疏水材料在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及延长设备寿命方面具有显著应用潜力.

    疏水涂层抑菌自清洁发电效率

    区域能源站供能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杨雪晶王瑜丁小桐张浩康...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分析了区域能源站的研究进展,包含区域能源系统的分类、应用情况、未来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区域能源系统主要包括热泵供热和区域供冷系统.热泵技术通过高效转换低品位热能,在供暖和供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促进了能源低碳转型.区域能源系统在城市乡村、工业园区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面临能源区域分布不平衡、末端用户数量对运行节能特性影响巨大、商业模式不健全、管理运维挑战大等问题.未来,区域能源系统将向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化、多能互补方向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能源站供能系统提升能源利用率可持续发展

    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微观选址动态布局优化研究

    董芬易丛李元芳李张翰熠...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海上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较少考虑漂浮式风电机组受到风浪作用移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考虑系泊系统移位漂浮式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改进网格枚举优化算法得到漂浮式风电机组静态优化布局,在此基础上考虑系泊系统移位的影响,引入准静态系泊模型计算每台风力机的偏移量,以风电场发电量最高为优化目标,实现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动态优化,从而最终实现快速生成满足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的漂浮式风电机组排布方案.最后以南海东部某海域的风电场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静态布局,各种尾流下的动态布局发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供海上漂浮式风电场微观选址布局实际工程应用.

    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微观选址网格枚举法系泊系统

    太阳辐射得热在玻璃幕墙建筑中的非均匀分布研究

    陆舜瑶黄晓庆王正之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辐射得热在不同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强度差异,这种非均匀性在玻璃幕墙建筑中尤为明显.传统的室内辐射环境均匀分布的假设并不适用于玻璃幕墙建筑.文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太阳辐射在不同朝向的大窗墙比建筑室内分布特性.室内太阳辐射分布呈现明显不均匀性,不同壁面有不同太阳辐射分配比.对于直射辐射,地面的分配比远大于室内其余壁面,夏至日地面太阳辐射分配比可达87%.在建筑单一壁面上太阳辐射分布也存在显著不均匀性.各壁面近窗区域的太阳辐射分布强度大于远窗区域,太阳直射辐射对壁面上太阳辐射不均匀性分布是决定性影响因素.

    玻璃幕墙太阳辐射得热非均匀分布辐射环境

    影响光伏组件I-V输出特性的典型因素分析及保护措施

    韦笑蔡沛沛吴驰
    48-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光伏组件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光伏技术、工作温度、太阳光照、风速、粉尘积累、湿度、空气质量等.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光伏组件的瞬时输出性能和长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光伏组件性能的关键措施.研究表明,不同光伏技术类型在效率和成本上各有优劣;工作温度和太阳光照直接影响组件的效率;适当的风速有助于散热,但过大风速可能损坏组件结构;粉尘、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会加速组件老化.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可从改进材料和设计、定期维护等方面进行优化.这些研究成果对光伏组件的性能提升及光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光伏组件性能因素

    数字经济背景下常州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程竹黄婵颖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致力于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常州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过程采用案例法、访谈法和统计法等多种手段,深入分析常州市新能源行业资本市场现状及政策实施情况.通过常州市统计局获取的新能源产业经济数据,结合产业上下游资金现状,对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小微企业进行了细致调研.文章不仅识别了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和资金链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还特别关注了数字技术在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资金链流动性中的应用,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效率、利用云计算提升资金流转透明度等.最终,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数字技术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措施,旨在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常州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与资金链融合常州

    征稿启事

    封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