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谭达全

月刊

1003-7705

hnzy188@sohu.com

0371-88888572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湖南中医杂志/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报道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广泛交流广大中医药人员及民间防病治病、养身保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老中医经验,反映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血中药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

    李庆泽周广智邰东旭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活血中药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系统(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活血中药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7日.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与改良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文献15篇.与单纯关节镜技术治疗相比,活血中药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术后2周[WMD=-0.690,95%CI(-0.888,-0.491),Z=6.80,P<0.05]、术后 6 周[ES=-1.384,95%CI(-1.797,-0.971),P<0.05]、术后3 个月[WMD=-0.628,95%CI(-0.798,-0.458),Z=7.24,P<0.05];UCLA 评分术后 2 周[WMD=1.543,95%CI(0.976,2.111),Z=5.33,P<0.05]、术后 6 周中药 口服组[WMD=1.493,95%CI(1.033,1.953),Z=6.36,P<0.05]、术后 6 周中药外用组[WMD=5.811,95%CI(4.924,6.698),Z=12.84,P<0.05]、术后 3 个月[ES=3.447,95%CI(2.385,4.510),P<0.05]疗效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相比,活血中药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能缓解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为临床肩袖损伤治疗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

    肩袖损伤活血中药关节镜技术Meta分析

    巴戟天盐蒸工艺研究

    彭静沈颖裴子睿胡文磊...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巴戟天多糖、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优选巴戟天最佳盐蒸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巴戟天中多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巴戟天中还原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盐蒸巴戟天色泽、质、味等方面的性状评分和多糖、还原糖及总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拉丁方试验优选巴戟天盐蒸工艺,通过GraphPad Prism 5.0软件分析工艺参数.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巴戟天多糖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69%、3.00%、2.39%,加样回收率为98.39%.DNS法测定巴戟天还原糖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35%、3.10%、2.85%,加样回收率为98.85%.拉丁方试验优选巴戟天盐蒸工艺最佳加盐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分别为3、4、9 h.巴戟天盐蒸后多糖、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均有增加.结论:通过苯酚-硫酸法、DNS法测定巴戟天中多糖及还原糖含量,获得了最佳的巴戟天盐蒸工艺参数.

    巴戟天盐蒸工艺糖类成分拉丁方试验

    基于LC-MS/MS成分分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泻白散基准样品质量

    邓芸赵思南彭云竹许雪燕...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泻白散基准样品特征图谱方法,以LC-MS/MS指认各特征峰并对其进行归属,建立基准样品各组成药味质控指标的含量测定方法综合评价其质量.方法:以色谱柱Hypersil ODS2(250 mm× 4.6 mm,5μm)、乙腈-0.1%磷酸/甲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以同一色谱条件使用LC-MS/MS联用进行峰归属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指认的各药味专属性峰建立基准样品质控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泻白散基准样品特征图谱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48 h内稳定,多批次检测显示泻白散指纹图谱共有峰14个,相似度均>0.9;峰归属确认其中5个归属于炒桑白皮,5个归属于炙甘草,3个归属于地骨皮;并通过LC-MS/MS指认出其中11个色谱峰;选取桑皮苷A、甘草酸、枸杞素B分别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方法均具有专属性,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9%、93.5%、95.2%.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经验证可行,可有效鉴别泻白散三味饮片;结合LC-MS/MS成分分析可有效选取基准样品各药味的质控成分;建立的检测桑皮苷A、甘草酸、枸杞素B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确认可行.

    泻白散基准样品LC-MS/MS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葛殊玮孙绍裘彭广金晖...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数据集,并筛选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将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找寻关键基因,以一个单细胞测序数据集作为检验集验证关键基因细胞层面的表达水平,对筛选结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相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及功效分类.结果: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相关通路集中在ErbB信号通路、丝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与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关键基因相关的中药有51味,以功效分类,可分为清热解毒药、止痛药、祛风药、补虚药、止呕药.结论:骨质疏松症和2型糖尿病都是复杂的代谢性疾病,涉及众多基因表达网络和信号通路.尽管两种疾病存在复杂的基因网络背景,但是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疾病之间仍存在高度重合的差异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这表明两种疾病的分子机制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共同调控的靶点,因此这些靶点可能成为药物同时干预两种疾病的治疗靶点.

    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生物信息学单细胞测序疾病相互关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十味温胆汤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杨雪莹陈聪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模拟对接的研究方法探讨十味温胆汤治疗心绞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取十味温胆汤组方(半夏、陈皮、茯苓、黄芪、人参、熟地黄、酸枣仁、五味子、远志、枳实)的有效成分及对应的靶蛋白;使用GeneCard、OMIM数据库筛选出与心绞痛密切相关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组分-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R软件对中药-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十味温胆汤治疗心绞痛的核心药物成分是柚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川陈皮素等;核心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十味温胆汤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脂质代谢、流体剪切应力、前列腺癌、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来治疗心绞痛;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十味温胆汤中槲皮素、山柰酚与Akt1、TNF均能实现较好的结合.结论:十味温胆汤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血管生成、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协同治疗心绞痛.

    心绞痛十味温胆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王淑江叶豪龙胜利
    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颈椎病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陈驰吕静
    182-185页

    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疗法综述,学术性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姚晓红董晓燕
    186-190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外治法肺康复综述,学术性

    补肾健脾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张玉文胡思思甘雨玉朱鸿秋...
    191-194页

    复发性流产补肾健脾法作用机制综述,学术性

    太阳穴临床应用概况

    胡文斌史江峰魏栋梁
    195-199页

    太阳穴临床应用综述,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