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谭达全

月刊

1003-7705

hnzy188@sohu.com

0371-88888572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湖南中医杂志/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报道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广泛交流广大中医药人员及民间防病治病、养身保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老中医经验,反映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伏邪理论从痰、瘀、毒探讨大肠息肉的防治

    赵斌李秀云吴明月滕爽...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具有易恶化、易复发的特点.而伏邪感不立发、复邪易发的特点与大肠息肉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基于伏邪理论,认为肠内伏邪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痰湿积聚、瘀血阻络、毒结成癌是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总结归纳出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抗癌的核心治法,为大肠息肉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肠息肉伏邪理论中医防治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急性乳腺炎可视化分析

    李启明胡丽娟曾诚李佳弘...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急性乳腺炎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中医药防治急性乳腺炎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采用NoteExpress 3.7.0.9296软件管理、去重,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人工筛选,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分析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的共现、聚类、时间线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466篇,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国中医急症》;核心作者132位,发文最多的为楼丽华,目前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形成,但各团队间缺乏合作;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高频关键词有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等,并得到15个聚类;研究热点为中医外治法、临床疗效、针刺、推拿等;研究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与名医经验为主,基础实验研究数量少,疾病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医药防治急性乳腺炎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中西医结合、中药外敷、疗效观察等;中医内、外治法联合的中医特色治疗,名医经验,数据挖掘以及基础实验研究为发展趋势.

    急性乳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医药治疗儿童消化系统优势病种的可视化分析

    郭昱宁张喜莲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疗法在中医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等工具分析发文情况及该领域的作者、期刊、机构及关键词等.结果:共纳入8 115篇,2000-2015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2023年度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胡思源;刊文期刊以非核心为主,其中《中医儿科杂志》的刊文量最大;作者机构以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合作不紧密;研究病种以腹泻类疾病为主,但近年对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明显增多;外治法可能是未来热门治疗手段;临床指标不断完善,对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的关注度提升.结论:未来应继续丰富对儿童消化系统优势病种的研究,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联系,开展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注意人文关怀.

    消化系统疾病儿童优势病种中医药疗法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中药牛膝可视化分析

    朱本俊严伟余昕丛方日...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挖掘中药牛膝的研究热点与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日中有关牛膝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该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 201篇.2010-2023年总体发文量较大,年均>200篇,但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彭力平(19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的发文机构.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多集中在疾病治疗、化学成分分析、药物应用的经验等方面.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从多个角度探讨和梳理了牛膝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及研究趋势,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牛膝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中医药干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的Meta分析

    唐华超刘怀珍许梦婷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中医药干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 3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提高总有效率[RR=1.21,95%CI(1.14,1.28),P<0.00001];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MD=-1.08,95%CI(-1.62,-0.54),P<0.0001];稳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MD=0.80,95%CI(0.14,1.46),P=0.02];降低早产风险[RR=0.31,95%CI(0.19,0.52),P<0.00001]、流产风险[RR=0.34,95%CI(0.18,0.68),P=0.002]、低出生体质量儿风险[RR=0.28,95%CI(0.15,0.51),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疗法是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方法,在降低TSH、稳定FT4和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期中医药疗法Meta分析

    中成药联台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网状Meta分析

    赵晨蒋谷芬李小玉杨越凡...
    1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评价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等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3 年 12 月 25日的有关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4.0及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38项,总样本量384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体质量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值排首位的是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常规西药;在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方面,SUCRA值排首位的是儿宝颗粒+常规西药;在提高血清锌水平方面,SUCRA值排首位的是健胃消食口服液+常规西药.结论:不同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针对不同结局指标的疗效不一,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厌食症小儿中成药常规西药网状Meta分析

    基于文献的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徐翠萍岳扬肖晓月彭素珍...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国内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模型制备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特应性皮炎的动物实验文献,建立数据库,对动物基本信息、模型建立方法、造模周期、阳性对照药、模型评价标准等造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国内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中BALB/c小鼠应用最多,外源性半抗原经皮诱导是应用最多的造模方法,常用刺激部位为背部,刺激方式为涂抹,2,4-二硝基氯苯溶液常见浓度为1%、0.5%,2,4-二硝基氟苯溶液为0.5%、0.2%,卡泊三醇为2 nmol/L.结论:目前国内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多样且相对成熟,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浓度、频率、造模周期和模型评价标准.

    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应用文献

    七宝美髯酊治疗脱发的皮肤药效学研究

    朱珠杨文信练娜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七宝美髯酊对SD大鼠毛发、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0%、30%、50%、70%七宝美髯酊组,米诺地尔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外用脱毛膏的方式进行造模,面积约40 cm2(8 cmx5 cm):造模次日进行药物干预,七宝美髯酊各剂量组予不同浓度七宝美髯酊外擦,米诺地尔组外擦5%米诺地尔酊,均在用药后局部均匀按摩3~5圈至药物吸收,1 mL/次,2次/d,连续干预21 d,空白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对大鼠皮肤颜色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干预结束后,经随机方式选择12处新生毛发,借助百分电子数显游标卡尺实施测定并记录;采集动物观察区的一块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查看大鼠真皮层厚度、毛囊数目与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七宝美髯酊各剂量组大鼠皮肤由粉红色到白色的变化时间均缩短,毛发长度增长及毛囊数量增加,其中以50%七宝美髯酊剂量组时间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1天,50%七宝美髯酊组的毛发长度及毛囊数量与米诺地尔组相当(P>0.05),且优于其他各组(P<0.05).30%、50%、70%七宝美髯酊组皮肤真皮层厚度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1),且与米诺地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宝美髯酊可加快大鼠毛发生长、促进大鼠毛囊生长期转化进程,其中50%浓度疗效与米诺地尔相当.

    脱发SD大鼠七宝美髯酊皮肤药效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揭示小柴胡汤治疗支原体肺炎机制及其与肺系疫病的关系

    蒋英杰崔英海李丁蕾于雪峰...
    18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小柴胡汤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检索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CTD、DrugBank、OMIM数据库获得支原体肺炎的疾病靶点,把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即为小柴胡汤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交集靶点.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结果:共得到141个药物活性化学成分,277个药物作用靶点,664个疾病靶点,89个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后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335个,细胞组分(CC)条目26个,分子功能(MF)条目6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3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高的结合性,结合能均<-5.0 kcal/mol.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汉黄芩素、山柰酚、1-甲氧基菜豆素、黄芩素、柚皮素、刺槐素、异鼠李素等,核心作用靶点为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子死因子(TNF)、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UN)、肿瘤抑制蛋白53(TP53)、白细胞介素-6(IL-6)等,主要与癌症、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L-17)、TNF、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调控炎症反应有关.

    支原体肺炎肺系疫病小柴胡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葳蕤汤治疗肺损伤的分子机制

    刘佳蕊康志强王欢欢赵鑫...
    190-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加减葳蕤汤治疗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加减葳蕤汤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预测肺损伤的相关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网络中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对候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将结果导入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获得加减葳蕤汤活性成分147个,作用靶点392个;肺损伤靶点1093个,加减葳蕤汤和肺损伤交集靶点69个,与交集靶点相关的活性成分104个;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及分子对接得到核心靶点,前5个分别为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215个生物过程(BP)、60个细胞组分(CC)和104个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34条信号通路,其中癌症、AGE-R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HIF-1(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NF-kappaB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加减葳蕤汤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治疗特点,主要通过癌症、AGE-RAGE、HIF-1、NF-kappa B等信号通路调控IL-6、IL-1β、TNF、HIF1A、AKT1等靶点,发挥抗炎、调节免疫、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达到改善肺损伤的目的.

    肺损伤加减葳蕤汤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