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方财政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方财政研究
地方财政研究

王振宇

月刊

1672-9544

024-22706630

110002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03号

地方财政研究/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是由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主办的一本财经类月刊。初创于2004年9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以地方财政问题为核心内容、覆盖全国的专业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刘起翰
    1页

    中国式现代财政的成长与着力点

    杨志勇
    4-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财政是在中国式公共财政的基础上,适应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财政新定位而提出来的.现代财政与市场经济如影随形,财政职能持续扩大,并正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既有共同的,也有差异的,中国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从现代财政的成长中汲取经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财政助力现代化的着力点:按照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健全现代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统筹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现代财政现代财政制度公共财政中国式现代化

    财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路径

    陈龙林渝轩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面临诸多艰巨任务和重大挑战.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制于现实条件,发挥好财政的重要作用,需要把握好财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内在逻辑,紧紧抓住支持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物质发展与人的发展、激励与共享、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与区域财力差距等五大关键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财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具体政策建议.

    财政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关键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马蔡琛白铂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预算绩效管理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更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更精准的预算绩效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更绿色的预算绩效管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民主法治的预算绩效管理.现行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亟须转向更完善、更科学、更高质量的绩效管理体系,从预算资金配置、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绿色预算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法治化与民主化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谋划,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预算绩效管理现代预算制度预算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政府预算理论与制度创新

    肖鹏王亚琪
    33-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预算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始终立足实践,回应了时代需求;不断动态调整,将制度优势转换成治理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维度、实践维度和属性维度三个方面对中国预算理论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亟须构建中国特色预算理论,突出预算理论的政治性、原创性和实践性;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体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预算支出政策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中国特色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构建财政可持续管理框架.通过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府预算理论与制度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财政改革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预算理论现代预算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财政建设和改革

    靳继东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实践命题.财政建设和改革在中国成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了基础性、制度性和支撑性作用,也承担着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使命.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制度属性和实现形式,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和独特内涵,强调国家制度及治理效能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建设实践在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强大国家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能力财政改革

    政府采购促进创新的机制、效果和障碍:一个文献综述

    邓少慧张宏丽曾凯华
    53-6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政府采购作为需求侧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对政府采购促进创新的机制、效果和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从机制上看,政府采购可通过刺激创新的市场需求、降低企业面临的创新风险、提高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和促进创新传播等机制促进创新.从效果上看,目前有关政府采购促进创新的政策效果仍未有一致结论.这可能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限度难以把握、不同政策目标的设定可能存在冲突、公共权力可能存在寻租和腐败、识别和传递创新需求存在难度等障碍有关.

    创新型政府采购创新风险创新需求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应研究

    万莹刘雅楠
    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2014年—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2018年作为留抵退税政策冲击时点,运用Stata18软件检验了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留抵退税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二是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固定资产投资在留抵退税政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三是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大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在市场竞争程度大的企业、所在地法治化水平高的企业促进力度更大.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对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完善统一大市场,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全面推进地方法治化建设,优化数字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与留抵退税政策协调发力.

    增值税留抵退税数字化转型研发创新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适度规模研究——基于经济增长视角

    何杰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稳增长角度出发测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适度规模.研究显示:(1)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政府负债率提高会在阈值之前促进经济增长,超越阈值之后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2)以全国地方为样本,负债率阈值为32.02%,由此测算的全国适度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38.75万亿元.(3)从区域结构性分层出发,选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指标,将全国分成三类区域,三类区域的负债率阈值分别为29.41%、29.99%和26.46%,由此测算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券适度规模为35.26万亿元,小于以全国样本测算的结果.(4)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券余额34.9万亿元,与测算的全国适度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的比例分别为90.06%和98.98%,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接近影响经济增长的拐点,应充分考虑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政策空间,加强政策预期管理.

    地方政府债券适度规模经济增长负债率阈值

    后补助财政科技投入政策优化与改革研究

    钱茜王海飞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生性因素,研发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手段.通过研发资助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是世界各国政府常用的手段.传统的事前资助科技研发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容易导致项目研究成果与立项预期差距比较大、科技项目管理效率低.以结果为导向的后补助研发投入能更好地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克服过程管理存在的弊端,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科技管理的有效性.然而,我国在实施后补助财政科技投入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的针对性不强、财政资金碎片化突出、资金规模亟待优化、对企业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创新支持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后补助财政科技投入优化与改革的思路,即明确后补助的科学定位并强化管理,优化后补助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规模,加强后补助财政科技投入的规划研究,以机制创新激励创新主体提高创新效率,建立和完善后补助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加大后补助资金对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

    后补助类财政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政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