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方食疗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方食疗与保健
东方食疗与保健

廖泉清

月刊

1672-5018

0731-85540052 85556807

410007

湖南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东方食疗与保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术室护理规范化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影响探究

    彭珊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护理规范化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90例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和规范化手术护理措施,比较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及不规范行为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7.52%高于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0.95%(P<0.05);观察组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为4.5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16.75%(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减少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出现,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患者预后提供了安全保障.

    手术室护理规范化感染率

    神经内科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邓娟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ICU病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等,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合理依据.结果: 呼吸系统感染率16.67%最高,与消化系统8.00%、泌尿系统6.67%、其他系统2.00%差异显著,P<0.05;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真菌分别占比68.00%,8.67%、2.00%,以革兰阴性杆菌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内科ICU病房感染发生率较高,且表现多样,可通过加强管理、消毒处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方式杜绝病原体侵害,有效控制病房感染情况的发生.

    神经内科ICU病房医院感染临床表现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樊大群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2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进行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依从率达到98.6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依从率为78.59%,两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46%,两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糖尿病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

    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探讨

    冯刚张瑶芳
    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平衡针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6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平衡针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

    优化流程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李莉龚丽娜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流程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神经内科ICU压疮预防优化流程时间段,即观察阶段,涉及患者156例(观察组),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未实施流程优化措施时间段,即对照阶段,涉及患者142例(对照组),对比两个阶段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率7.69%(12/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1%(27/142)(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平均时间(9.89±3.48)d显著延长于对照组的(4.65±3.12)d(P<0.05).结论: 优化流程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优化流程神经内科ICU压疮

    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用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李元平
    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用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从肛肠病手术患者中挑选出80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名,对这两个小组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在患者进行肛肠病术之后,给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一枚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然后将其放在患者的肛管直肠粘膜处,而给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措施是填塞紫草油纱条,并以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尿潴留的发生概率作为参考指标,从而对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尿潴留的发生概率进行有效的评估.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肛肠病术之后,患者疼痛率分别占研究对象总数的20%和42.5%,并且观察组中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占5.0%,对照组为20%,将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肛肠病术之后,对患者使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既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使尿潴留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肛肠病术后疼痛

    脑膜补片联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李镇超
    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膜补片联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至两个组中,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半年的GOS评分进行调查.结果: 联合治疗组中出现9例脑膜下或皮下积液患者,2例脑脊液漏患者,4例颅内感染患者,1例脑室穿通畸形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病人数均少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中18例患者预后良好,其中有7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患者为中残,预后良好率(37.5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联合治疗组的死亡率(16.67%)也要低于常规治疗组死亡率(25.00%),两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脑膜补片联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脑膜补片大骨瓣减压术重度颅脑损伤联合治疗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刘华庆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1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的护理经验.通过基本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伤口负压引流管护理等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术后护理,17例年龄偏高患者术后均可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合理的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前的护理观察及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

    术后护理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

    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王小艳李权黄安安李黎...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索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的治疗的12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我院研究对象,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的术后访问及观察,同时对所有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出可会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预后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对所有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病程、致密性的宫腔粘连,手术前有宫腔粘连范围过大、宫腔粘连性质较坏、宫腔粘连的部位为双侧宫角封闭、手术前宫腔操作次数过多等因素都是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可能性较大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宫腔粘连为致密性、病程较长、术前对宫腔的操作次数过多及宫腔粘连部位为双侧宫角封闭等因素为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讨论:病程、宫腔粘连致密性、人工流产、术前对宫腔操作、宫腔粘连部位为双侧宫角封闭,都是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我们应在临床上多对此类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更好的帮助患者有个良好的预后.

    宫腔粘连分离术危险因素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非语言沟通在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肖素平龚丽娜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语言沟通在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5-2017.5,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4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ICU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轻,住ICU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在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采纳.

    非语言沟通神经内科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