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气技术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气技术与经济
电气技术与经济

吴珂

双月刊

2096-4978

010-68189544

100070

北京丰台区南西四环路188号12区30号楼

电气技术与经济/Journal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Economy
查看更多>>2006年改为报导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变压器铁芯电流远方监测及报警装置设计

    郑朝阳王兴宇阮曼嘉胡伦...
    199-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多老旧变电站的调度远动系统和站内监控系统都没有行之有效的变压器铁芯电流监测手段,无法提早发现铁芯接地故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远程监测铁芯接地电流并可进行报警的装置.通过铁芯电流监测互感器,可以监测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大小,通过报警装置,可在测控装置上实现主变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监视,通过站内监控系统和调度远动系统的参数配置,即可实现远方监测报警功能.通过应用验证,该装置可使运行维护人员和调度监控人员尽早发现设备隐患,及时解决设备缺陷,保障电力设备安全,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电流监测互感器报警装置

    一种便携式互感器极性检查工具的研发及应用

    赵令荣何小俊谭小龙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对在运互感器极性辨识难、检查难、测试难,现有互感器测试仪器体积重量大导致携带不便、工作电压高导致工作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功能性强、轻巧易携、安全性高的互感器极性测试仪.该互感器测试仪以直流法测极性作为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利用方波发生器代替干电池来简化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辅以一定配件,以增加使用场景.应用结果表明,该工具使用难度低、单人操作方便、且易于携带、安全性高、可提高互感器极性测试工作效率.

    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直流法方波发生器

    基于电气特性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老化受潮状态监测研究

    杨玉娟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系统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老化和受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气特性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架构设计,集成了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通过对避雷器漏电流、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了对其老化和受潮状态的准确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诊断准确率高,误报率低,能够为避雷器的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监测老化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石油平台电气设备漏电安全保护系统研究

    徐冉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平台电气设备面临恶劣的海洋环境,漏电风险高,威胁作业安全和设备可靠性.传统的漏电保护方法难以满足当前的安全需求,亟需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立足新能源技术在石油平台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先进传感、控制与通信技术的漏电安全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智能诊断和快速隔离等手段,可有效提升漏电故障的预警和处置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漏电检测速度、定位精度和隔离可靠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方法,为保障石油平台供电安全提供了新思路.

    石油平台漏电保护新能源技术智能诊断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化采掘电气设备智能改造系统设计

    王博文万超凡吴嘉晖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煤炭开采面临的资源枯竭和开采条件日益复杂等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化采掘电气设备智能改造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现设备状态的精准感知,利用工业以太网与边缘计算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与处理,并在云平台上构建了设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调度应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数据处理效率、故障诊断准确性、能源利用率等方面较传统方式有显著提升,为推动煤炭开采的智能化变革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自动化技术机械化采掘电气设备智能改造

    变电站大型施工设备进场距离智能检测方法研究

    银源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电站大型建筑设备的安全进场距离检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防止设备损坏、停电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构建了基于立体视觉和目标检测的变电站大型建筑设备安全进场距离检测系统,实现了大型建筑设备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实时高精度安全进场距离检测.变电站大型建筑设备安全进场距离检测系统采用基于GhostNet的变电站施工目标检测模型区分施工设备和电力设备;使用基于通道注意力的轻量级立体匹配模型获取作业场景的空间信息,确定建筑设备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安全接近距离.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真实场景中实时准确地测量安全进场距离,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变电站建设施工设备安全进场距离目标检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管控方法

    张琬翎金逸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但其变电运维安全管控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管控新方法(DLBSC),该方法综合应用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等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智能调度和安全风险预警等功能.仿真实验表明,DLBSC方法在诊断准确率、预警提前量、调度优化质量等指标上明显优于现有方法,可有效支撑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管控

    我国弃风弃光电量合成氨路径的碳排放及经济效益分析

    张宇浩王宁郭占强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导致弃风弃光问题逐渐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等方法,分析废余电力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可再利用形式(从氢到氨)的过程,并以电解水制氢合成氨路径为例,探讨其在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绿电合成氨路径能够有效减少生命周期碳排放;目前绿氨成本高于灰氨,预计随着绿电价格的降低和碳成本提高,绿氨经济性将会凸显,在大规模制氨的情况下,当吨碳成本分别为150.23元和139.65元时,光伏制氨和风电制氨的成本将会和煤制氨持平.同时当电网供电和光伏(风电)供电配比为49.96%和50.04%时,煤制氨和风光制氨的碳排放将会持平.

    绿电绿氢绿氨碳减排经济性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配电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唐尧陈宇凡陈玉峰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输配电网络面临的多种安全风险挑战,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通过大数据采集预处理、风险特征提取、多任务风险评估等方法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输配电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机器学习优化方法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设计实时监控预警机制,全面提升了输配电网络安全风险管控的智能化水平,可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输配电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

    并网光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及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

    易鹏
    229-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光伏并网接入对配电网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并网光伏系统,了解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建立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以量化分析并网光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及继电保护的影响.其次对配电网参数实施定义,结合电压改善率、网损改善度、供电可靠性变化比和安全评级指标,对并网光伏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最后根据前推回代法建立了影响作用分析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并网光伏与配电网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标准化处理使得评估结果更具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差异值在0.001~0.013MW之间,为电网优化调度和运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光伏并网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多维度评估网损改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