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德国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德国研究
德国研究

朱绍中

季刊

1005-4871

dgyj1234@online.sh.cn;dgyj1234@126.com

021-65983997 65980918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德国研究/Journal Deutschland-Studie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德国研究》杂志创刊于1986年,原名《联邦德国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份综合性、全方位研究德国的学术期刊,由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主办。《德国研究》始终致力于发表国内外对德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前沿课题的论文,展呈国内外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高层、专家学者、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成为中国国别研究期刊中的佼佼者。《德国研究》同样也受到德国政府及外事部门的重视,被德国学术及文献信息机构收藏,并成为研究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产业政策转向探究——技术与地缘政治的分析视角

    余南平张翌然
    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技术涌现与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叠加,将当下国际政治经济置入不寻常的张力迸发环境中,也为德国过往追求的再工业化路径设计"敲响警钟".产业政策虽在德国有思想理论渊源和实践的历史印记,但在战后长周期发展进程中,德国产业政策并未起到关键主导作用.如今的德国却打破习惯与传统,开始奉行更加积极的保护性产业政策,具体表现为纵向产业政策回归、政府角色作用加强、技术与地缘政治博弈嵌入等方面.一方面,由于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规模体量巨大且居于行业领导者地位,德国保护性产业政策将推动德国政企间打破固有的障壁,加强德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构建;另一方面,鉴于德国在欧盟的领导者地位和"经济发动机"角色的影响,德国产业政策的泛欧洲性影响与自主导向可能进一步推动欧洲推行更为明显的保护主义产业政策,进而强化产业政策的技术与地缘政治属性.

    德国产业政策颠覆性技术技术政治地缘政治

    开放性战略自主视域下欧盟贸易政策的实践动态——基于跨国社会力量的考察

    仇华飞赵惠冉
    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以开放性战略自主为原则的贸易政策调整在实践中成效有限.从社会维度看,这反映了跨国社会力量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在贸易自由化议程的推进过程中,要求市场保护和社会保护的跨国社会力量通过其代理组织反对共同市场的扩大准入,主张关注贸易协定的负面影响.在贸易防御议程方面,全球经营的跨国资产者代表和环保机构有条件地支持增加壁垒,这限制了对各国内部工商业的保护.在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跨国商业集团对人权和环保议题持有功利性态度,使企业无法真正承担社会责任.在这些相互制约的社会力量作用下,欧盟的贸易政策实践具有"拼凑性"特征.各项议程虽然均以"开放性战略自主"为目标,但未能显著增强欧盟的自主能力.

    开放性战略自主欧盟贸易政策新自由主义贸易地缘政治

    欧盟与非洲国家数字合作:动力、推进与制约因素

    刘宏松李知蔓
    5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出于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参与数字地缘政治竞争的需要,产生了与非洲国家开展数字合作的动力.尽管非洲国家已同中国和美国开展数字合作,但与欧盟开展数字合作仍然能为其数字化转型和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提供支持,并且可以扩大其政策选择空间.由此,欧盟与非盟在2022年的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上达成了发展数字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双方在国际海底光缆、非洲内部光纤、卫星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标准及监管框架协调、数字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尽管欧盟与非洲国家的数字合作取得了 一定进展,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具体而言,欧盟的数字竞争力不及中美两国,欧盟在数字监管方面的先行优势也因欧非双方数字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无法落地.同时,欧盟成员国在对非数字合作议题上一致性不足以及非洲国家对"数字殖民"的担忧也将 阻碍欧非数字合作的深化.

    数字合作欧盟非洲国家数字治理

    欧盟《反经济胁迫条例》:制度设计、合法性及我国因应

    黄世席尚轩宇
    7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于2023年底出台《反经济胁迫条例》以应对第三国"经济胁迫".该条例为欧盟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对抗第三国"经济胁迫"提供法律支撑,是欧盟基于战略自主思想在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下维护政治、经济安全的又一次尝试.虽然表面上该条例的措辞与国际法保持一致,但由于其针对的"经济胁迫"实际上难以构成国际不法行为,或将导致根据该条例采取的应对措施违反习惯国际法,并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相抵触.对此,我国应有的放矢地深化中欧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涉外法律体系建设,优化涉外法律与国内法、国际法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完善涉外经贸措施的国际法释明工作,积极应对潜在国际经贸摩擦.

    经济胁迫国际不法行为反措施习惯国际法WTO规则

    欧盟外国补贴立法:规制特点、影响与中国因应

    殷维方奕欣
    9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国补贴条例》(FSR)作为欧盟的新型补贴监管工具,赋予了欧盟委员会对扭曲欧盟市场的外国补贴进行单边救济的权力.该条例以欧盟国家援助制度为蓝本,对外国补贴监管的实体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规则设计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欧盟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为由创设新的反补贴规则,在规制对象、规制模式和规制原则上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与"公平竞争"的理念相去甚远.FSR的规则模糊性和监管严格性可能对国际补贴规则变革产生负面示范效应,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博弈和企业合规经营方面面临重重挑战.针对当前跨境补贴的规制动向,中国应采取有效因应措施:在国内层面,以国际规则为指引,调整国内补贴政策的运行机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国际层面,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规则发展方向,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参与制定规制跨境补贴的规则.

    欧盟外国补贴市场扭曲公平竞争国家援助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以德语新闻媒体话语为例

    陆娇娇
    11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主流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于西方现代性的神话故事,讲述了西方如何发明、创造以及向世界传播和扩散现代性的过程.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这一元叙事框架下借助四类典型话语叙事建构出不同的中国形象:一方面通过西方扩散主义叙事和中国式现代化缺陷叙事把中国塑造为西方现代化的"受惠者""模仿者"和"叛逆者/另类",另一方面则借助现代化中国威胁叙事和政治家长叙事进一步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他者性质,中国因而被建构为西方现代文明国家的"未来风险"乃至"安全威胁".近年来,军事现代化主题框架下的现代化中国威胁叙事占比扩大,中国式现代化议题呈现出"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趋势,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我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重新配置西方现代性的反叙事,还原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真实历史叙事,并讲述多样化和根植于中国文明的现代化经验故事,从而打破西方对现代性的霸权叙事垄断,为建构可信、可爱和可敬的现代化中国形象开辟新话语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叙事中国形象叙事话语分析

    外文摘要

    138-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