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化学
中国化学会
电化学

中国化学会

孙世刚

双月刊

1006-3471

dianhx@xmu.edu.cn

0592-2181469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电化学/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化学学术性刊物,旨在及时反映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技术应用论文、研究简报、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本刊已于1995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从1996年开始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7年正式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1999年加入《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个体电分析专辑序言

    李菲应佚伦周一歌
    1-5页

    纳米电极上单纳米气泡的伏安分析和电催化

    罗贤准陈晓虎李永新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纳米盘电极的极小尺寸(AuNEs,半径小于50nm),研究了在纳米电极表面产生的单个氢纳米气泡,以评价其析氢性能.我们研究了 Au NEs在不同浓度硫酸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V的形状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从S型波逐渐变为峰型波.根据纳米气泡的形成机理,得出了产生单个纳米气泡的最小硫酸浓度,表明此时氢气在电极表面达到了临界过饱和,产生了单个纳米气泡和电化学峰型响应.并通过微动力学模型评价了金纳米电极和金@二硫化钨量子点纳米电极(Au@WS2 NEs)的析氢反应(HER)活性.结果表明,在AuNEs表面的临界溶解氢气浓度约为0.4mol.L-1,相当于室温和大气压下溶于水中氢气过饱和度的500倍.此外,通过对单个纳米气泡形成前的电流强度的微动力学分析,发现Au@WS2 NEs和Au NEs析氢反应的决速步骤分别为Heyrovsky step和Volmer step,Au@WS2NEs决速步的标准速率常数(k0)约为AuNEs的12倍,表明Au@WS2NEs具有更高的HER活性.随着HER活性的增加,气泡形成电位转向更正的电位.这项工作利用极小尺寸的纳米电极甚至包括分子尺寸的纳米电极对其表面产生的单个氢纳米气泡进行研究,为纳米气泡电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后续基于气泡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筛选应用于基础电化学、电催化和能源相关领域的新型纳米材料,特别是在单个实体水平上.

    纳米电极纳米气泡电催化

    基于铂纳米颗粒碰撞电化学用于快速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

    秦富星李明珂周汇龙文为...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转移是全球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也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挑战之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癌症转移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CTCs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极少,在实际样本中检测CTCs极具挑战性,故高效富集和早期检测CTCs对于及时诊断疾病至关重要.本工作利用免疫磁分离技术和脂质体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创新的、精密的用于检测MCF-7细胞(人类乳腺癌细胞)的SNCE生物传感器.以包埋铂纳米颗粒(Pt NPs)的脂质体为信号探针,以自制的金超微电极(Au UME)为工作电极.Pt NPs与UME的每次有效碰撞都会产生可区分的阶梯型电流.根据细胞浓度与碰撞频率(单位时间内阶梯型电流数量)之间的关系,对MCF-7细胞进行了精确定量,实现了对MCF-7细胞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该SNCE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10 cells·mL-1至105 cells.mL-1,检测限低至5 cells.mL-1.此外,在复杂样本中成功检测到MCF-7细胞,表面SNCE生物传感器在患者样本检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循环肿瘤细胞单颗粒碰撞电化学免疫磁分离脂质体铂纳米颗粒

    金属有机框架功能化的纳米通道对锶离子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王旭刚何正旭丁德芳罗雪芹...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锶-90是一种高放射性同位素,在食物链和骨骼结构中积累,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风险.在复杂的环境水样中,迫切需要一种高灵敏的锶-90检测策略.在这里,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和特异性适配体修饰的固态纳米通道被设计用于高灵敏度的Sr2+检测.MOF导致的纳米通道有效孔径减小与适配体对Sr2+的特异性结合之间的协同作用放大了离子电流信号的差异,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MOF修饰的纳米通道对Sr2+表现出高灵敏度的检测,检测限(LOD)低至0.03 nmol·L-1,没有修饰MOF纳米片的AAO的LOD仅为1000 nmol·L-1.结果表明,MOF修饰的纳米通道对Sr2+的检测限LOD比未修饰MOF的纳米通道高约33,000倍,仿真模拟计算结果与这一实验趋势完全吻合.此外,加标回收实验实现了对各种水样中Sr2+的高度可靠性检测,回收率在94.00%至118.70%之间,变异系数低至2.89%至9.35%之间.APT/MOF/AAO传感系统在真实水样中表现出高回收率和低变异性,凸显了其在此类环境中的强大检测能力.这项研究为快速发展的先进纳米通道传感器领域及其在分析复杂样品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物检测、食品分析、医疗诊断等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纳米通道金属有机框架传感器锶离子高灵敏检测

    泪别先生!沉痛悼念田昭武院士!

    厦门大学公众号
    41-43页

    《电化学(中英文)》期刊顾问Christian Amatore教授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方公众号
    44-45页

    《电化学(中英文)》入选ICI Journals Master List(哥白尼索引精选数据库)

    46页

    《电化学(中英文)》征稿简则

    《电化学(中英文)》编辑部
    47-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