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声技术
电声技术

史丽丽

月刊

1002-8684

tvea@263.net.cn

010-59570226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电声技术/Journal Audi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电声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引文源刊物。设有声频工程、扬声器与传声器、器件与电路、语音技术、电声基础、网络与多媒体、通信电声、标准与检测、节目制作与广播、噪声控制、知识之窗、产品撷拾、动态信息等栏目。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电声专业领域起技术向导和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声学模拟计算的录音棚声学设计

    杨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录音、播音棚建筑声学的研究,探索录音、播音棚的建设中重要技术参数及设计理念对录音棚的影响,试图寻找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有效的构造措施,得到合理的录音棚声学设计结果.主要讨论声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并结合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语音录音室声学设计实例进行介绍,着重从房间的隔声设计、混响时间的设计进行讨论,并且通过模拟和实地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响时间和本底噪声均符合要求.

    声学设计隔声混响时间测量

    广播与电视播出系统的异同及互联浅谈

    高鑫
    6-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播出系统是广播和电视技术系统的核心部门之一.作为传统媒体的技术部门,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融合创新和发展,是技术团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为此,分别阐述天津广播电视台广播和电视播出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运行流程,介绍天津广播电视台播出部在新大厦建设中一些技术上互联互通的尝试,为同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广播播出系统电视播出系统互联互通

    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及分析

    黄海婵Chen Khin Fai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中,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等级的划分并没有体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这对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的分级造成影响,给实验室对构件隔声性能的符合性判定带来困扰.对此,依据GUM法和ISO 12999-1:2020标准,确定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不确定度数学分析模型,为建筑构件的各1/3倍频带的空气声隔声量以及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实例证明了不确定理论应用于空气声隔声测量的可操作性.通过计算17个构件的单值评价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在100~5000 Hz频率范围内,3种不同频谱修正的正全相关不确定度随计权隔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前提是不同构件的各频带隔声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相差较小.

    空气声隔声标准不确定度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

    可听化技术在地铁声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王帅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觉作为人的第二大感知通道,在地铁站空间体验设计中得到运用.但现阶段,听觉的应用主要局限在材料、空间走向等物理降噪手段,或者用于优化广播系统,提高信息传达的准确度,效果均有限.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声学的可听化技术凭借其特殊的信息传达优势而兴起.因而,视听结合联觉,打造一个舒适的、可交互的地铁站声环境,增强空间的亲和度,能够成为地铁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突破口.

    可听化地铁声环境

    基于MFA的水下航行器控制方法研究

    杜廷朋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和欠驱动系统,在工作环境中会受到风浪流等外界干扰,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水下航行器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因此,针对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所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引入无模型自适应(Model Free Adaptive,MFA)控制方法,并完成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水下航行器较好地跟踪设定轨迹,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二维码技术在水听器配对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吴凯陈卫华包英俊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水听器人工配对过程烦琐耗时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二维码技术在水听器配对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二维码标签不但试验后能被轻易识别,而且对水听器性能没有影响,成功验证了二维码技术在水听器配对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为后续设备自动配对水听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听器二维码配对

    水下装备需求循环研究

    尹航杨昂马雪莹禹润田...
    30-3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作战需求循环是水下装备发展的重要牵引,是适应未来水上军事斗争的根本保障.为此,研究水下装备需求循环,从研发角度研究装备需求生成方式,提出"沉浸式"科研的需求发掘方式,更全面地加强用户与研发人员的交互,分析需求实现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海洋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以国家为主导打破企业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大融合的思想,以制作商品名录,组建选型团队,搭建军工产品商业化平台的方式实现商业化、智能化的装备需求管理方式.

    沉浸式科研模式技术融合商业化选型

    环绕声音乐类综艺节目对舞台音乐的处理

    樊元茗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浙江卫视制作了多部环绕声大型音乐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天赐的声音》等.在终混时,如何与音乐混音师合作以制作高品质的环绕声音乐,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对环绕声音乐的制作进行深入讨论,介绍利用立体声分层素材制作环绕声音乐的解决方案.

    环绕声上变换音乐综艺音乐混音

    七彩云智能广播运用探索

    林珊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广播技术体系以制播域、传输域和覆盖域为核心,市县级广播人才短缺、内容缺乏、竞争压力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七彩云智能广播从技术、内容、AI智能等方面解决传统广播电台的实质问题,从而提高传统广播智能化媒体融合的竞争力.基于此,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七彩云智能广播平台.

    七彩云智能广播人工智能(AI)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直播系统融媒化改造分析

    余晋杉袁新友马涛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意义不仅仅是新媒体与旧媒体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融合.不同的传播技术与传播形式相互渗透、融合,由此生成了传播矩阵,带动了传播力量的提升.与电视、自媒体直播不同,广播直播系统更多地是声音的传播.如何使广播的传播与其他传播形势融合,使广播迸发出更强的传播力,巩固广播作为权威媒体的优势,是每个广电从业者面临的问题.为此,详细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直播系统的融媒化改造过程.

    媒体融合广播直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