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热水中硼与碳酸盐类矿物吸附过程的实验研究

    刘家千琳正安婷望尧瑶陈子豪...
    1-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热水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中.与此同时,地热水中的无机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其中硼元素的存在对地热水质量的评价和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人工地热水中利用Cacl2与LiCO3模拟过饱和富硼地热水中碳酸类矿物的吸附过程展开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硼与碳酸盐类矿物吸附过程,为解决地热水带来的环境影响和提高地热水的资源效益及利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方解石对硼的吸附率随着初始硼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以及pH增大时均逐渐增大.

    地热水吸附方解石

    单位涌水量的换算方法对比与讨论

    周立涛李旭
    5-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矿井防治水设计规范》中规定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是利用以孔径91 mm、抽水水位降深10 m为准的钻孔单位涌水量来进行评价,而在应用过程时常面临抽水孔径和抽水水位降深不统一的问题.在传统的单位涌水量的换算方法中,通常对3次抽水试验资料进行拟合修正降深,之后进行井径的换算,并且为方便计算假定R91与R孔相同,其计算误差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基于前人3次抽水试验实测数据,提出首先采用迭代计算进行井径的换算,并分别计算R91和R孔,之后采用MATLAB软件进行Q-S曲线的拟合展开分析.探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分别计算出R91和R孔,两种方法计算的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148 L/(s·m)和0.1303 L/(s·m),结果表明将R91与R孔等效处理,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单位涌水量抽水试验Q-S曲线拟合井径换算

    磷酸盐对石灰岩溶解作用的影响研究

    王文海王乾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化肥大量的使用,大量磷酸盐下渗到地下水系统中,其可以吸附到方解石族岩石表面(本实验选取石灰岩),对其溶解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对碳酸盐岩固碳增汇产生较大影响,前人大多在宏观上分析施肥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影响,而关于施肥中产生的磷酸盐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微观机理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对实验中的水化学参数进行测定并论述其可能的反应过程,同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RD等多种表征工具对实验后的石灰岩表面进行检测.在2 mg/L和100 mg/L的磷酸盐溶液中反应12 d后,磷酸盐在石灰岩上吸附效果较为显著,石灰岩表面生成的沉淀主要有CaHPO4和少量Mg2 PO4(OH),根据扫描电镜图像,石灰岩在低浓度磷酸盐溶液中表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裂缝和溶蚀台阶,在高浓度磷酸盐溶液中呈现为大量不规则蚀刻坑、孔隙和簇状结构,随着水岩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的共同作用,在石灰岩表面形成了金属-磷相沉淀,对石灰岩溶解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许多研究表明石灰岩可以作为磷酸盐等污染物的吸附剂使用,但是高浓度磷酸盐会加剧石灰岩的溶解作用,其对碳酸盐岩固碳增汇将产生不利影响.

    磷酸盐石灰岩溶解表面形态固碳增汇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某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溶质迁移预测

    华兴国龙泉郑颖王可可...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园区作为重要的地下水污染源类型,对开展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治,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工业园区,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园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刻画,构建园区地下水流模型,通过设置园区污染物泄漏情景,对园区污水渗漏后污染物扩散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园区企业管道发生破损后,管道废水通过进入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中氨氮和COD超过地下水III类质量标准,氨氮最大超标倍数为6倍,COD最大超标倍数为4.3倍,管道废水停止泄漏后,地下水中氨氮和COD浓度逐步降低,泄漏停止750 d后,地下水中氨氮最大浓度下降至1.6 mg/L,COD浓度下降至9 mg/L,泄漏停止3500 d后,地下水中氨氮最大浓度下降至0.6 mg/L,周边地下水氨氮不在出现超标.COD最大浓度下降至3.5 mg/L,影响范围423.1 m2,运移距离为15.2 m.

    工业园区地下水溶质迁移VisualMODFLOW

    云南石屏县法乌铜多金属矿区法乌铅锌矿涌水量预测

    王泱泱黄胜东蔡家驭王玉祥...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石屏县法乌铜多金属矿区位于石屏县城北西方向,矿区隶属云南省石屏县龙武镇所辖.其中法乌铅锌矿位于该矿区中南部.在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与矿坑充水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比拟法与裘布依理论式进行矿坑涌水量计算预测.结果表明:法乌铅锌矿矿区水文地质单元面积为28.67 km2,地下水形成分布主要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建水-石屏断裂带控制.矿区地层划分为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孔隙含水层、裂隙岩溶综合含水层和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以1522~1246 m标高为界,采用裘布依理论式计算法预测矿坑涌水量为630 m3/d,与采用PD91坑道排水量资料比拟法计算的576 m3/d结果相对接近,说明边界条件及参数取值较为合理,计算结果可信;在未来矿区建设生产中,要做好矿坑涌水量的动态监测,对有积水的区域要做好排水工作.

    法乌铜多金属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坑涌水量

    基于叠加理论的柱热源模型岩土体热响应试验测试研究

    郭华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是计算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和进行地热能利用规划设计需要的重要参数,为获取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本文基于叠加理论的柱热源模型,分析了换热孔内外相应的传热数学模型及数据拟合计算方法,以江苏省宿迁沭阳城区HRK1号孔为例,采用了恒定热流法试验测试,取得了现场热响应试验测试数据,采用基于叠加理论的柱热源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埋管深度98.7 m,初始温度19.80℃,实际平均加热功率为3829 W,平均流量为1.30 m3/h(流速为0.68 m/s)时,岩土综合导热系数为2.32 W/(m·K),体积比热容为1.42×103J/(kg·K),换热孔内总热阻为0.125(m·K)/W.结果表明,基于叠加理论建立的柱热源模型处理现场热响应试验测试数据是可行的,可用于现场热物性测试数据的处理分析.

    热物性参数柱热源模型热响应试验恒定热流法

    隧洞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滇中引水工程狮子山隧洞为例

    黄靖宇曾柯耀赵永川张强...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隧洞(道)建设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可以及时对相应地表水体与水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与合理调配.滇中引水狮子山隧洞的建设涉及多处水环境敏感点,在对区域自然地质背景与水文地质条件做出充足的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后,采用了数值软件模拟隧洞排水条件下的渗流场变化程度,并以此作为依据对敏感点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在罗贤观北侧岩溶山地区域,隧洞建设对梁王山岩溶大泉和小官村水库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为隧洞建设期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向,研究思路在相关工程的勘察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隧道工程水环境数值模拟滇中引水

    某桥梁锚碇区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下涌水量预测

    胡红月张善钊李青青关鹏...
    26-2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建设中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对建设区域水位变化、水流情况、水质问题等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设施的建设及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某桥梁锚碇区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基于水位监测结果揭示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综合抽水试验确定的渗透系数,对基坑不同季节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坑平均总涌水量Q在高枯水位达到248643.03 m3/d,常态枯水水位在232355.12 m3/d,低位枯水为221667.78 m3/d.雨季低位洪水基坑总涌水量为277195.44 m3/d,常态洪水为287451.68 m3/d,高位洪水位为368451.04 m3/d;在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下,该锚碇基坑涌水量极大,实施单纯的降水方案不但风险大且无法保证长时间维持,难以保障锚碇基础安全施工,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设计合理施工方案.本研究对类似工程涌水量预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桥梁基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涌水量预测

    甘肃陇南姚寨沟地区浅循环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槐永波叶胜华贺模红赵其苏...
    29-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姚寨沟地区浅循环地下水以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和断层脉状水为主,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与地下水赋存空间严格控制,地质构造对区内水文地质特征的控制比较明显,对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形成和运移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典型泉点的调查研究,在断层处形成明显的含水层和隔水层分界,断层上盘多为阻水岩层,下盘中厚层灰岩溶蚀裂隙发育,在构造控制下,为地下水补给、运移、储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地下水富集,同时受到上盘岩层阻水作用,地下水被挡在透水层一侧富集形成断层阻水式储水构造,加之断层构造部位张、剪应力集中,有利于岩溶裂隙水的富集,在区内形成不同类型的泉点.通过不同类型泉点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径流途径较短,循环深度较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通过查明区内典型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和断层带脉状水水文地质特征,为该地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浅循环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文地质水化学特征

    基于MODFLOW的挠力河流域地下水承载力综合评价

    郗鸿峰刘春伟杜新强刘小天...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强弱程度是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直观地表现在地下水开采潜力上,区域地下水承载力强则表现为地下水开采潜力大,反之则表现为开采潜力小.以黑龙江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已有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资料,选取流域16个农灌区,采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进行流域灌区地下水水量均衡与开采潜力计算,揭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评价挠力河流域灌区地下水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挠力河流域灌区现状年总可开采量为1.44×109 m3/a,总的开采量为1.63×109 m3/a,地下水开采率为113.1%,灌区总体呈超采状态,但各灌区地下水资源各承载力不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本次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指标选取需要仔细甄别,指标分级标准需要细化.评价结果为构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地下水数值模拟综合评价承载力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