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提孜那甫河流域2019-2021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赵晔刘智佳梁临江赵登锋...
    69-7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孜那甫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内的30眼潜水监测井2019-2021年地下水埋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研究区近3年地下水水位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高、低水位期地下水埋深变幅分区均以减小为主(埋深变幅-1.0~0.0 m),多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和北部.低水位期地下水埋深增加区主要位于流域中部的泽普县、叶城县和麦盖提县,地下水埋深变幅以>0.5 m为主;而对于高水位期,地下水埋深变幅集中在0.0~0.5 m,主要分布于泽普县、莎车县和叶城县.随着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水供水工程的完善和用水总量控制方案的落实,研究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基本缓解.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提孜那甫河流域

    榆阳区风沙草滩区地下水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薛子钊许琴马理辉常展鹏...
    71-7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21年榆阳区风沙草滩区地下水位埋深数据,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与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趋势将该区域内地下水动态分为径流型、灌溉型、开采型3种类型,各类型选取4个监测点数据进行年内变化特征分析.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位埋深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埋深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小,东西部大,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根据榆阳区2021年气象资料与水资源公报分析得出地下水动态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榆阳区风沙草滩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合理方法.

    榆阳区风沙草滩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

    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黄振宇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六安市金安区用水困难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对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揭示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同位素特征.结果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表水体;枯、丰季节地下水位变化较明显,地下水资源贫乏,旱季群众用水困难;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显示第四系粘土层不利于降水入渗,孔隙裂隙水受降水变化明显,但变化幅度一般较小,而下伏碎屑岩红层风化带裂隙水水位动态相对较稳定;控制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是硅酸盐和硅铝酸盐地层,化学特征控制十分明显.全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有13种,以HCO3-Ca(含HCO3-Ca·Na、HCO3-Ca·Mg、HCO3-Ca·Na·Mg)为主,约占67.56%;地下水 δ18 O值介于-6.6‰ ~-8.6‰,均值为-7.45‰,δD值介于-45‰~-58‰,均值为-50.63‰,由于补给高程、补给来源、构造性质和开采含水层深度不同,导致地下水同位素值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水文地质化学动态变化同位素

    新疆典型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位控制指标确定研究——以乌苏市地下水超采区为例

    曹伟安卡尔·阿合买提孜吾热古丽·叶斯塔依吕树萍...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制定地下水超采区的地下水位控制指标是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维护地下水生态功能稳定的关键.以新疆乌苏市地下水超采区为研究区,基于国家地下水位监测井日监测数据,在对研究区地下水位进行年内、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年度超采量比例法确定逐年地下水位年变差,得到2025年和2030年超采区地下水位控制指标.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下水位年内呈U型变化,7-9月地下水位达最低,对人为开采地下水响应显著;年际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征;(2)现状年末地下水埋深为28.704 m,年变差为-1.25 m,乌苏市超采区2025年地下水位控制指标为22.74 m,2030年控制指标为21.30 m.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乌苏市地下水超采区的地下水治理综合管控指标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为新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管控指标地下水动态超采区治理

    天水市城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赵凯周小龙晏娟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的脆弱性是指污染物到达含水层的难易程度,它反映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含水层系统抵御外部环境污染进入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保护能力.天水市主城区位于渭河及支流藉河河谷,此区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长期的工业生产活动会对河谷浅层地下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区内未系统的对浅层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过评估,因此也无法确定在研究区内不同地段的浅层地下水系统抗污染的能力.本文在充分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采用DRASTIC模型,对天水市城区浅层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分区,为当地生态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及地下水开采利用等提供参考.经评估: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级别为中等—高,防污性能差.

    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模型浅层地下水天水市城区ARCGIS

    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可开采资源量研究

    易世友李强陈刚吉勒克补子...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贵州省地热研究相关成果资料,分析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热水资源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贵州省划分为110个地热资源量估算区,参照省内地热流体资源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周边的实际特点,采用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和比拟法对贵州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地热流体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省内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国构造所处部位的控制,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储和隆起山地断裂对流型地热储,总体热储温度一般小于90℃,为低温地热资源;估算出贵州省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3190.37 m3/a,其中设计布井法估算的资源量为15926.22 m3/a,天然温泉可开采资源量1183.34 m3/a,地热井可开采资源量6080.80 m3/a,总热能906933.97 Kw,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476.68×108 MJ.所估算的地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可为贵州省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贵州省

    冀枣衡漏斗中心埋深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于晓彤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冀枣衡漏斗为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本世纪以来,特别是2014以来,冀枣衡漏斗从中心位置、埋深大小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收集近10年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埋深数据,探讨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漏斗现状,及对其要素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发现:2014年末,漏斗中心已由从城市向农村转移;2020年末,衡水市深层地下水水位开始止降反升;2021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已逐渐恢复至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开始时期水平.本文通过对冀枣衡漏斗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对处理好发展与压采、地下水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冀枣衡漏斗埋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共同防治分析

    董荷
    92-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低碳社会的不断发展推进,社会资源整体利用率空前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地下水污染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而土壤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十分持续明显,这也是学术界持续研究的热点方向.地下水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无序活动,而地下水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也是居民健康生活的根本保障.本文首先分别分析土壤污染与水污染的现状,并以土壤污染研究为切入点,继续研究对下水污染的影响,深入研究两种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土壤污染与水污染的详细原因,针对性提出了防治对策,为做好地下水污染提供新的治理路径.

    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污染防治路径

    浅析塔里木河干流河段水量渗漏

    何向东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了研究现状开采条件下,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规律,本文通过收集塔里木河流域主要节点水文站及地下水监测站资料,结合以往渗透系数等研究成果,借助达西定律这一水文地质基本源流,计算出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各河段的多年平均渗漏水量,为塔里木河干流更好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生态需水计算等提供科学性依据.

    塔里木河河段渗流计算

    遵义市某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方式

    张云岳齐浩冯发青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遵义市某工业园区地下水系统污染现状,分别于丰、枯水期对工业园区地下水系统进行采样分析,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限值标准对地下水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园区地下水质量等级以IV类或V类为主;同时地下水系统水质存在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水质要优于枯水期,受污染地下水点位主要分布于中下游,多位于地下水子系统径流-排泄区.从地下水子系统角度来看,在丰、枯水期,子系统(Ⅱ)水质均要优于子系统(Ⅰ),子系统(Ⅰ)特征污染指标以SO42-、Mn2+、NH4+、NO3-、Se为主,子系统(Ⅱ)特征污染指标以NO3-为主,子系统(Ⅱ)污染程度要明显低于子系统(Ⅰ).通过对园区及周边各类污染源分析调查,发现其污染园区地下水方式主要有天窗快速灌入型、消水洞快速灌入型、竖井高压渗透污染型、地表缓慢入渗型,且园区规模大小不一的工业废渣堆放场是污染园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原因.

    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污染源污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