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为解决六安市金安区用水困难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对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揭示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同位素特征.结果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表水体;枯、丰季节地下水位变化较明显,地下水资源贫乏,旱季群众用水困难;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显示第四系粘土层不利于降水入渗,孔隙裂隙水受降水变化明显,但变化幅度一般较小,而下伏碎屑岩红层风化带裂隙水水位动态相对较稳定;控制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是硅酸盐和硅铝酸盐地层,化学特征控制十分明显.全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有13种,以HCO3-Ca(含HCO3-Ca·Na、HCO3-Ca·Mg、HCO3-Ca·Na·Mg)为主,约占67.56%;地下水 δ18 O值介于-6.6‰ ~-8.6‰,均值为-7.45‰,δD值介于-45‰~-58‰,均值为-50.63‰,由于补给高程、补给来源、构造性质和开采含水层深度不同,导致地下水同位素值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黄振宇

展开 >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

水文地质 化学 动态变化 同位素

2024

地下水
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 全国地下水信息网 陕西省水利学会

地下水

影响因子:0.219
ISSN:1004-1184
年,卷(期):2024.46(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