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呼图壁县雀尔沟河洪水成因类型与水文资料"三性"分析

    张松婷
    219-220,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呼图壁县雀尔沟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揭示流域洪水成因、类型,综合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对雀尔沟水文资料"三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尔沟洪水一般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洪水以积雪消融水为主,夏季洪水则是暴雨洪水.洪水类型主要为季节积雪融水型洪水、暴雨型洪水和以上两种洪水叠加形成的混合型洪水三类;流域参证站石门站1977-2019年共43年的实测水文资料系列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较好,均能满足洪水频率计算对洪水资料的要求.研究结果对流域防洪减灾及洪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雀尔沟河洪水成因类型石门水文站历史洪水成果"三性"分析

    辽阳市太子河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李焕玉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无资料山区山洪灾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本文以辽阳市太子河区为例,通过评估现有的防洪情况、计算暴雨洪水和分析预警指标等,确定太子河区的防洪预警指标及现状防洪能力,研究成果表明:太子河区预警指标为临界雨量值,结合相关技术要求确定以0.5 h、1.0 h、3.0 h、6.0 h作为预警时段.太子河区的总体防洪能力为20~50 a一遇,而流域王家镇防洪能力较低为8 a一遇,评价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因此,太子河区山洪防御建设的重点为王家镇,可以为当地山洪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信息,为山洪预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MIKE模型山洪灾害无资料山区风险评价

    无人机遥感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获取中的应用

    石大娟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面积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率和精度问题,本文以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对辖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监测,并采用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进行平行试验,研究其监测数据获取方法及监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高程范围的三维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误差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并随着高程差的不断减小,其中误差也不断减小;不同高程差的三维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误差的集中度存在显著的不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测绘成果精度较高,其平面误差控制在0.0285~0.143 m范围内,远小于0.250 m的规范控制要求.

    无人机遥感水土保持监测数据DOM模型DSM模型DEM模型

    柳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张宇晴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柳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采用RUSLE方程和GIS技术,从时空变化上分析2001-2020年流域土壤侵蚀状况,并进一步探究土壤侵蚀受不同用地类型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867.25 t/(km2·a),并以2005年土壤侵蚀最弱;流域内土壤侵蚀以中度、轻度和微度为主,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北部以及东部,从空间分布上土壤侵蚀变化不大,但不同用地类型存在差异,水土保持的重点治理区位于未采取水保措施且植被受到破坏的土地类型,研究成果对于更加准确地评估土壤侵蚀程度及影响因子、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水保措施,提高其作用效果以及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RUSLE方程柳河流域

    生物炭粒径对黄土地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

    李玉龙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可以用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本文通过模拟降雨,评价了生物炭粒径分别为<0.25 mm、0.25~1 mm和1~2 mm时添加生物炭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后径流时间均有所增加,总径流量减少.径流率随生物炭粒径的增大而增加.(2)生物炭的添加使总侵蚀量减少,总体上抑制了土壤流失,随着生物炭粒径的增加,土壤侵蚀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添加生物炭可增加>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饱和导水率.随着生物炭粒径的增加,>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饱和导水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生物炭粒径黄土地径流时间总径流量总侵蚀量

    贵州岩溶地区不同角度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

    肖颖
    234-23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防止降雨对岩溶地区地表造成严重侵蚀,避免表层土壤因降水造成水土流失.对此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对岩溶地区不同角度坡面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强为0.8 mm/min的条件下,当坡度为8°时,坡面几乎没有发生地表径流,当坡度为18°和28°时,随着孔隙裂缝率逐渐增大,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增大;在雨强为1.2 mm/min的条件下,当坡度相同时,孔隙裂缝率越大,地下径流越大,而地表径流越小;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随着孔隙裂缝率的增大,地下土壤的侵蚀比例越大,当坡面角度越大,地下土壤侵蚀比例越小.以上研究可为岩溶地区土壤侵蚀工程提供参考.

    模拟降雨地下径流地表径流侵蚀比例

    以水利工程为例剖析公共政策历程中的利益博弈

    张博海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政策制定与演化的历程日益呈现出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网络化特质.水利建设政策涉及多元分化的社会主体,蕴含着复杂交织的利益交互,是透视政策博弈的宝贵窗口.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为例,在水利政策制定与演变的行动舞台上,各方主体在渭河洪灾的行动情境中围绕枢纽存废结成两派,并催生出随水利而兴的新生主体.水利设施的负外部溢出成本与国计民生的生存依托成为双方博弈交锋的关键筹码,新生主体的利益兼顾与意见领袖的重要影响则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双方的博弈形势.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水利建设政策历程利益博弈

    TBM掘进推力作用下隧道预制管片开裂过程研究

    刘建超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推力作用隧道预制管片的裂缝开裂问题,分析裂模式对隧道开挖过程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隧道管片的安装方式及TMB的推进过程对其裂缝开裂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管片连续支承时,经过25次加载,在载荷水平在1300~1800 kN时,拱腹和拱背面首次出现裂缝,裂纹的长度约为200~300 mm,裂缝处于稳定状态.(2)隧道管片中间无支撑时,初始裂缝的位置在失去支撑的部位,开裂时荷载水平约1100 kN.经多次加载后,裂缝最大长度约为40 cm,最大宽度约为0.2 mm.(3)随着裂缝的形成,从顶部开始裂缝逐渐在拱腹喝拱背表面上扩展,直到穿过安装孔,试验中隧道管片拱内跨中底部受压混凝土被压碎.

    隧道管片预制衬砌管片TBM推力裂缝开裂模式

    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在襄汾县水源替换工程中的校核应用

    张士俊闫强蔺彬彬
    240-24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校核襄汾县水源替换工程中泵站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文章结合多台水泵共同工作的模式下,分析水泵工作点以及泵站系统的运行情况,确定输水泵站稳态运行的特性,以泵站稳态运行特性计算结果为基础,通过建立水力边界条件和水锤计算的数学模型,完成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拟计算出泵站不同压力区段、不同流量工况下所产生的管道水锤特征值.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分析最大、最小压力及出现的时刻,并校核泵站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供水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措施,为供水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襄汾县水源替换泵站水力过渡

    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水库大坝探伤应用实践分析

    冯露鲍阳孔楠楠李艳...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电阻率法利用计算机数字模拟技术通过对被测断面可进行高密度布点,从而对地电断面进行实时测量,判定土体及岩层的地质赋存情况,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某应急水库探伤中的应用为例,阐述该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从应用效果看,本次电法布置的三条测线各测线电阻率在剖面图上分布较均匀,物性分层明显,下部土体呈现高阻,土层密实,未见较为明显异常.通过实施高密度电阻率法,大大提高了无损检测的智慧化及自动化水平.

    高密度电阻率法温纳装置偶极排列(beta)装置应急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