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滑桩直径对边坡加固效应影响分析

    李英杰刘艳东赵文亮智学美...
    172-17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排抗滑桩桩径对桩身内力和桩的变形影响,本文基于ABAQUS数值模拟系统的研究了,桩径分别为 0.8m、1.0 m、1.2 m、1.4 m和 1.6m时,双排桩的内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1)桩径对桩身最大位移的影响随桩径增大而逐渐减弱.综合来看,桩径不宜小于 1.0 m,但不宜大于 1.4 m;(2)桩径对双排桩桩身的弯矩和剪力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不同桩径下,桩身直径对桩身和剪力弯矩的影响不明显;(3)在桩径小于 1.0m时,随桩径的增大,其中前排桩分担滑坡推力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后排桩逐渐减小.当桩径小于 1.2m时,随桩径的增大,其中前排桩分担滑坡推力的比例逐渐减小,而后排桩逐渐增大.

    双排抗滑桩内力及变形数值模拟加固效果

    建设用地采空区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方法探讨

    尹欧杨贵花童军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塌陷是采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不确定等特点,危害大且难以根本治理.本文通过阐述某矿区地面塌陷的特征,探讨其形成机理,对矿区外工业广场拟开发规划用地进行危险性评价,同时采用"定性+定量"评价方式,对该规划用地的地面塌陷危险性做出评价,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人类工程活动和建筑物的安全.

    采空区塌陷巷道破坏危险性评价

    工程地质测绘结合钻探技术在空、大溶洞场地勘察中的应用

    田剑
    177-178,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溶是我们勘察工作中常遇到的不良地质作用;岩溶亦称喀斯特(karst),是在以碳酸盐岩类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岩溶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勘察方法,查明岩溶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是我们勘察技术人员的职责.

    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溶工程地质测绘钻探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灾监测中的应用

    黄荣
    179-18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质灾害中地形、位移监测精度问题,本文以实际水库滑坡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进行边坡的地形和位移测量,分析测量平面和高程精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滑坡位移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航拍系统得出的空三像控点误差、地形图平面精度、地形图高程精度均在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内,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位移监测满足精度要求.

    无人机倾斜摄影地质灾害水库滑坡位移监测平面精度中误差

    乌斯通沟水库弃渣场截排水沟及稳定性研究

    张艺媛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弃渣场由于渣体结构特殊,在雨水扰动下是最容易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和滑坡等灾害事件的场所,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威胁,因此研究弃渣场的排水设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乌斯通沟水库弃渣场为例,首先研究了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方法研究了截排水设计方法,之后通过简化毕肖普法研究了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弃渣场边坡稳定性截排水沟设计

    基于RTK测量的皖北Aster DEM数据精度评价研究

    梁恩金
    184-18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形测绘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地理信息产品,开展 DEM数据精度评价,是确保从这些数据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基础.本研究基于RTK测量数据,采用DEM误差分析法,对皖北Aster DEM数据进行了评价,并比较了不同地形条件和不同平滑处理之后的DEM数据的精度.结果表明,皖北 Aster DEM数据精度较为可靠,MAE和RMSE分别仅为1.95、3.60 m.该DEM精度受地形影响,其中山地地区的精度最差,丘陵次之,平原地区精度最高.经过高斯平滑处理后的 DEM数据精度最高,与原 DEM信息相比,其 MAE和 RMSE分别减小了5.56%、11.11%.本研究结果对于Aster DEM数据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ASTERDEM数据RTK测量精度评价平滑处理

    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及滑动岩体临界长度分析

    肖中浪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层岩质边坡常因工程建设活动中在坡体下部开挖形成临空面(剪出口)从而产生顺层滑移—拉裂破坏,在对顺层岩质边坡进行支挡设计时确定滑动岩体临界长度是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根据岩层面的抗剪强度指标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来确定滑动岩体临界长度.根据理论分析建立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破坏长度计算式,结合习水县和播州区两个工程项目进行理论计算滑动岩体临界长度与实际岩体后缘拉裂长度对比印证,通过印证比对基本吻合.在对顺层岩质边坡进行开挖过程中应先进行预支护或预加固后方可进行岩体开挖.

    顺层岩质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动岩体临界长度

    h型抗滑桩对边坡加固效应的研究

    蔡皓宇张善钊冯亮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h型抗滑桩参数对边坡加固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ABAQUS数值模拟研究了倾角、桩间距以及排间距对桩的加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倾角变化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根据本文的分析,当倾角为 15°时,为最优角度;(2)随着桩间距增大,边坡的稳定性系数逐渐降低.当桩间距从 3 倍桩宽增大至 5 倍桩宽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由 1.95 降低至 1.90,实际工程中,桩间距取 5 倍桩宽时为最优桩间距;(3)抗滑桩排间距对于桩的整体刚度有很大的影响抗滑桩位移随排间距与桩宽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当排间距与桩宽的比值为 3 时,后排桩和前排桩的最大位移分别为 11.3 cm和 10.9 cm;当排间距与桩宽的比值为 7 时,后排桩和前排桩的最大位移分别为 6.0cm和 5.8 cm.综合来看,抗滑桩的最优排间距应为 5 倍桩宽.

    h型抗滑桩稳定系数数值模拟加固效果

    安徽繁昌区峨山头特大型滑坡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吴海鑫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繁昌区峨山头特大型滑坡位于安徽省繁昌区峨山镇凤形村,坡体前缘为 S216 省道,紧邻凤峨泉景小区、加油站等重要居民聚集区,自 2016 年 6 月 18 日-7 月 4 日发生 5 处滑坡地质灾害,可能存在变形、下滑加剧等潜在危害,对凤峨泉景民居、自来水厂、城市供电线路及 S216 省道等公共设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已开展的地质及地灾调查等成果基础上,开展了繁昌区峨山头特大型滑坡孕灾机理专题研究.在详细总结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对峨山头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及孕灾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了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及敏感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条件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暴雨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雨条件下滑坡会加剧发展,降水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安徽繁昌区峨山头特大型滑坡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研究较为系统,取得的成果资料相对详实,对该区后期地质灾害防治及滑坡治理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滑坡成因机理稳定性分析敏感因素繁昌区峨山头

    叶尔羌河山区水库与平原水库联合调度研究

    谢明勇魏光辉洪良鹏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统筹协调好叶尔羌河下坂地水库、阿尔塔什水库生态、灌溉和发电的水量调度关系,充分发挥两座山区水库的综合利用功能,建立了以灌溉保证率最大和生态供水量最大两种情况下的单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两种调度目标情况下,下坂地水库先蓄后供,阿尔塔什水库后蓄先供的供蓄方案均最优,均能满足流域各部门需求;考虑到国家对流域重点胡杨林实施应急输水要求及流域水库群统一调度现状,最终推荐上库(下坂地)先蓄先供、下库(阿尔塔什)后蓄后供的水量调度方案,即流域汛期生态下泄水量 10.07 亿m3,灌溉保证率 75.9%,年均发电量 25.02 亿 Kw·h,水库年均损失水量 2.60 亿 m3.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山区水库下坂地水库阿尔塔什水库联合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