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伊犁黄土水分入渗规律试验研究

    弋鹏飞张建鹏马瑞马奭文...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伊犁黄土水分入渗规律,在伊宁市北岸干渠边坡采样,进行了一维土柱积水入渗、变水头测定黄土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黄土湿润锋前进距离、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呈幂函数递增关系,入渗率随时间呈幂函数递减关系,用Kostiakov公式建立了伊犁黄土入渗模型.随着黄土干密度增大,累积入渗量加大,湿润锋运移速率减弱,到达渗透阶段时间延长,入渗率减小且逐渐趋于稳定,干密度较大的黄土稳渗率较小.采用 TST-55 型渗透仪通过变水头试验得到了伊宁市北岸干渠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在 2.25×10-4~2.32×10-5 cm/s,拟合了干密度与饱和渗透系数的关系式,表明干密度与饱和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函数关系.

    伊犁黄土入渗率干密度饱和渗透系数

    考虑微咸水影响的土壤斥水性分析

    孔玲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斥水性是指土壤表面形成了斥水性质,当土壤遇到水分时,不易吸收并形成水滴,土壤斥水性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和土壤的水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以当地地下水灌溉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对土壤水盐、水溶性离子、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斥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了微咸水的T2 和T3 处理下的Na+和Cl-含量显著高于CK,且微咸水的比例越大,差距越显著,Ca2+、K+和 Mg2+含量随着微咸水添加比重的增大,无明显规律.此外,随着微咸水添加比例的增加,土壤的 TN含量总体上表现出降低趋势,有机质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在减少的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微咸水土壤斥水性灌溉

    灌区节水改造对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的影响

    姚新旺
    126-127,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对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本文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某灌渠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选取 250 个样点,通过地质统计学、区域尺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区经过节水改造工程,土壤盐分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减小,灌区内不同土层深度的含盐量趋于均匀化,并且经过节水改造工程灌区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和单位储盐量均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但是各层土壤的储盐量减少幅度却不同.此外,节水改造后,相同地下水埋深的土壤其盐渍化程度出现了降低.该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后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灌区节水改造土壤盐分分布叶尔羌河流域

    泵管式超声波流量计在智能化灌溉计量系统中的应用

    蔡玉学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泵管式超声波流量计在智能化灌溉计量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文章结合智能化灌溉系统的特性,从泵管阀门角度调节、控制变频调速、水平衡法灌溉调度等环节,深入探讨了泵管式超声波流量计在灌溉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该流量计通过实时测量水流流量,为智能化灌溉系统提供精确的数据,实现了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智能调控,能够显著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能够优化水资源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泵管式超声波流量计灌溉计量

    安康市综合用水效率分析——基于熵权法-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法

    张岚王艳
    131-13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为了研究安康市近年来节水潜能所在,本文基于熵权法-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法分析 2022 年安康市综合用水效率情况,结合 2022 年安康市用水情况指标对比.结果表明:2022 年安康市综合用水效率为Ⅰ级水平,在农业灌溉节水改造和农村生活用水方面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综合用水效率熵权法-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法节水潜能安康市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湖北通山县厦铺——杨芳林地热勘察中的应用

    杜天朗李保珠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咸宁市通山县厦铺—杨芳林地热田重点勘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瞬时测氡法和广域电磁法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地热资源进行勘察,利用勘察成果数据、图件,结合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特征,对物化探资料成果进行分析解释,初步查明测区地热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地热钻孔位置.根据地面调查及物探结果分析可知:研究区范围内的低视电阻率区为志留系组的泥质粉砂岩地层,高视电阻率区为奥陶—寒武系石英砂岩、泥质灰岩地层.杨芳林背斜在深部出现了一定的倾伏,施工钻孔在避开咸九高速保护范围后,仍处在背斜的转折端,且物探解译该处存在较大范围的相对地区低阻,该地热井在 1 200m后,电阻率偏高,意味着揭穿志留系热储盖层,实际已施工地热井在 1 260m进入奥陶系中统宁国组的石英砂岩地层,石英脉、节理裂隙较发育,为地下热水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建议在志留系(S)地层厚度较大的地段中,选择寒武系(∈)中相对低阻的部位布置钻孔.

    广域电磁法瞬时测氡法地热勘察

    综合物探技术在碳酸盐岩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祁利成
    138-14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南地区是国内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区域,而西南地区严重缺水,又运输不便,因此探索碳酸盐岩地区地下水勘查技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物探技术是目前地下水勘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一的物探手段具有多解性,因此本文研究综合物探方法应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取长补短.以安徽巢湖典型的碳酸盐岩地区为试验区,对区内已知的地质、磁法、电法资料进行重新分析解译,圈定可能储水构造位置,然后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构造产状、埋深等,最后通过微动探测技术进行精确定钻,后期钻探验证成功见水.整体研究工作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极具推广意义.

    综合物探微动探测碳酸盐岩地下水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浅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惠州市龙门县某地区为例

    赵玉立
    141-142,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瞬变电磁法受关断时间和互感的过渡过程影响,存在较大浅部盲区;新近发展迅速的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从理论和仪器上实现了纯二次场的观测,大大提高了浅部区域的探测精度.为研究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 100 m以浅岩溶探测的应用效果,以惠州市龙门县某岩溶发育区为靶区,开展了方法有效性研究,取得主要成果与结论:(1)界定的土石界面和圈定的岩溶发育区与已知钻孔揭露情况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等磁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 100 m以浅岩溶探测的有效性;(2)反映区内岩溶具有一定连通性,岩溶大小约 1~20 m,岩溶主要发育于20~40 m及 60m以下埋深.研究结果一方面有效圈定了研究区 100 m以浅岩溶发育区,对后续桥梁工程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具有施工便捷、采集高效、抗干扰强等优势,未来有望在城市浅部空间探测领域实现更大作为.

    瞬变电磁法等磁反磁通岩溶勘察浅部盲区惠州市龙门县

    隐伏岩溶的综合物探法探测研究

    吴东
    143-14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区地质环境较差,极易出现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通过微重力法与CSAMT法,结合小波多尺度和二维拟断面反演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提取,对岩溶区的强岩溶发育带与岩土界面进行了划分,确定了溶洞的大小、空间分布、埋深等.同时进行了钻孔验证,发现钻孔勘探结果和CSAMT反映的强岩溶发育带、岩土界面、微重力划分的塌陷溶洞埋深和大小大致相同,表示在探测隐伏岩溶塌陷时微重力法和CSAMT相结合的方式有较好的效果,能够给岩溶塌陷区风险区和相似勘探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探测方法.

    岩溶区地质灾害微重力法CSAMT法钻孔勘探

    基于精细高斯支持向量机的岩相识别模型——以B区块为例

    王超梁旺东王子龙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B井区长 8 储层为该地区的主要资源潜力层系,通过其录井资料可以发现该地区主要以泥岩,细砂岩,其主要储层类型为细砂岩,其单砂体的精细刻画对于后期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单砂体特征以及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对于该区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备生产井较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高效精准的开展单砂体刻画工作是油田生产试油选层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单砂体刻画方法仅需要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两条曲线通过对其曲线形态进行判断,从而对目的层段的单砂体进行识别,其划分效率低,准确性一般,其识别效果从效率到精度上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岩相识别法,根据前人经验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情况选取相适应的特征向量作为其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层对岩相进行预测,分别采用一次支持向量机,二次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并最终以高斯核作为核函数的精细高斯支持向量机对模型进行优化.该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对于数据样本数量以及特征维度的需求,分类样本不局限于非线性识别.从而高效地完成单砂体刻画,有效的解决了研究区砂体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对于后期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支持向量机岩相划分测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