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磨粒流动辅助电解复合加工方法

    徐广超徐正扬王震
    52-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难加工材料表面抛光难、工具损耗严重、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磨粒流动辅助电解加工的方法,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微小磨粒,伴随电解液高速流动实现电化学溶解与钝化膜微量磨削的复合加工.针对该方法的加工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加工时间、加工电压、加工间隙、电解液浓度、电源种类、磨粒粒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5V电压的直流电源,以质量分数10%的NaNO3作为电解液,设定加工间隙1 mm,用1200目的磨粒加工5 min,可得到表面质量较好的工件,表面粗糙度Ra<0.1 μm.

    电解加工高速流动钝化膜复合加工

    248nm准分子激光旋转加工锥形孔试验

    康博栋单玉陈涛赵宇...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准分子激光对PMMA板进行加工,通过旋转台完成打孔,并探究多项参数对于微孔深度与锥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当脉动频率和单脉冲能量增加时,微孔的深度线性增加、锥度线性减小;旋转速度对于微孔的深度和锥度无太大影响;采用较大的三角形掩模加工微孔的锥度最佳.通过选择合适的掩模与参数,加工出的微孔比冲孔法效果更佳.

    激光加工准分子激光微孔制造旋转法

    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的外形控制优化

    马驰刘永红金辉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弧增材制造由于其高堆积速率、高材料利用率、低设备费用及可制造大型构件的能力而广受关注,但由于电弧增材制造在同向堆积时存在起孤处堆积高、熄孤处堆积低的问题,影响了电弧增材构件的外形精度.基于现有设备,通过优化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堆积策略,从而显著改善堆积件的外形精度.相较于未优化,优化后的堆积件起弧处相较于正常段高度降低20.5%,熄弧处相较于正常段高度增加44.5%,起弧处与熄弧处的高度差减少36.4%.

    电弧增材制造同向堆积外形控制

    桁架式三维点阵结构的参数化建模与增材制造

    梁晓康孙宏波董鹏朱瑞灿...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桁架式三维点阵胞元进行分析并建立了体心立方胞元库数学模型,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实现了TC4钛合金三维点阵结构的制备.建模分析发现,当杆长越大、杆径和夹角越小时,点阵结构的综合几何特性越优.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三维点阵结构成形试验发现,三维点阵的应力、变形均呈现周期性分布现象,点阵与基材接触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累积,同时点阵结构边缘位置存在局部变形.

    参数化建模晶胞三维点阵结构增材制造

    SiC纤维束界面层连续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研制

    刘沐函张磊林峰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高强韧性的优异性能,是新型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结构材料.界面层决定了SiCf/SiC复合材料增韧效果等关键性能,其制备对于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至关重要.我国在SiC纤维束界面层制备的研究应用方面明显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可连续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均匀、一致、质量稳定的界面层的设备.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可在SiC纤维束基体上连续沉积界面层的设备;通过纤维运送机构实现了SiC纤维束的连续运送,且速度、张力可控,同时对设备的低压密封系统提出了气氛分隔设计,实现了将反应气氛约束在反应区内的目的,并通过模拟仿真进行了验证.

    SiCf/SiC复合材料界面层化学气相沉积

    深切缅怀敬爱的于家珊研究员

    郭建梅伏金娟郭妍
    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