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火花放电通道运动迁移试验研究

    徐安阳王晓明朱胜韩国峰...
    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极间相对运动对电火花放电通道迁移的影响规律,设计并构建了放电通道迁移单脉冲放电试验系统,并对不同相对运动速度下的单脉冲放电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相对运动对极间放电状态影响较小;电火花放电通道由弧柱通道、热扩散通道和光辐射通道组成;放电通道沿极间相对运动相反方向发生了运动迁移,迁移路径由相对运动方向决定,受表面微观结构影响;随着极间相对速度增大,放电通道迁移距离增长;放电通道迁移主要由电场力和磁场的刚直性推动,其连续性由放电能量、极间相对速度、表面微观结构等决定;相对速度超过极限值时,放电通道出现跳跃式迁移,生成点状断续放电蚀坑,甚至出现机械断弧现象.

    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单脉冲放电蚀坑运动迁移

    反激式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研究

    官乐乐蒋毅覃德凡赵万生...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不同的工艺范围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端反激拓扑结构的微细加工脉冲电源,在不改变放电主回路和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可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等级能量加工.该电源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主控芯片,通过改变输入反激变换器原边的能量来改变副边输出至放电间隙的能量;结合放电状态检测功能,当探测到极间处于连续短路状态时,可生成能量较大的清扫脉冲,清除极间堆积的加工屑,使极间恢复至正常加工状态.加工测试证明,该电源可实现多种能量等级加工且可取得较好的加工效果,并使在线精确检测下的自适应多能级微细加工成为可能.

    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多能量等级清扫脉冲

    大型闭式整体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

    沈玉琢李鹏杨立光蔡延华...
    11-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激冷气压缩机用大型闭式整体叶轮的加工方法,包括五坐标加工中心整体加工、轮盘叶片和轮盖组合焊接加工、整体电火花成形加工等工艺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叶轮模型及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再根据三维模型进电极设计与制造,最后进行电火花成形加工和在线检测等研究,最终完成了国内首例直径大于700 mm的大型闭式整体叶轮的制造.

    激冷气压缩机闭式整体叶轮电火花加工

    高温合金深异形腔雾化烧蚀加工试验研究

    白松凯刘志东孔令蕾韩云晓...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温合金深窄异形腔的加工难题,提出了放电诱导雾化烧蚀分段加工方法.对发动机扩压器异型腔进行了雾化烧蚀加工实验,并与冲液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加工效率是后者的13倍以上.为进一步提高雾化烧蚀加工异形腔的加工效率与加工深度,提出了异形腔分段加工方法,并通过对极间流场及颗粒运动轨迹的仿真分析与比较,证明了分段加工可改善极间的气雾介质供给与排屑问题.最终,实现了深度为67.5 mm的异形腔分段加工,并通过后续电火花方法进行了修整,达到了型腔加工要求.

    高温合金电火花加工雾化烧蚀仿真深异形腔

    硬质合金材料电火花磨削加工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

    刘宇辛祥杰马付建杨大鹏...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质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的电火花磨削加工装置.应用间隙平均电压检测法实现了对间隙状态的自动控制,研制了电火花加工电控系统,并基于此搭建了电火花磨削加工试验装置.通过硬质合金材料的加工试验,探究电极转速和峰值电流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测量材料去除率的拟合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电极转速和峰值电流会显著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率.

    电火花磨削加工间隙控制表面粗糙度材料去除率

    微槽管电极射流电解铣削加工仿真与试验

    罗金星房晓龙朱荻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难加工材料的微槽结构加工,通过CCD摄像机观察微槽管电极射流电解铣削加工的电解液流场分布,并建立加工电场模型,进行了不同阴极扫描速度的单次扫描及多次重复扫描加工仿真与试验.研究发现:当其他加工参数不变时,单次扫描的槽深与阴极扫描速度成负相关,多次重复扫描的槽深与扫描速度成正相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通过多次重复扫描方式加工出深度为376μm的S形曲线微槽.

    管电极射流电解铣削微槽扫描速度多次重复扫描

    异形深孔电解加工过程的流场优化

    薛润荣赵建社姚学磊嵇霖泽...
    32-3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异形深孔电解加工过程中进出口流场突变现象、加工间隙流场分布不均、工艺稳定性相对较差等问题,以深径比12:1的异形孔零件为研究对象,对加工开始、加工稳定、加工穿透各个阶段流场分布进行仿真优化研究.通过导流结构、多孔通液阴极结构保证电解加工进出口流场平稳性;采用合理的电解液压力、复合进给加工模式等措施改善流场分布均匀性,避免空穴现象.基于流场仿真优化结果,开展了异形深孔连续电解加工试验,孔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03 mm.

    电解加工异形深孔流场优化工艺稳定性

    用于铜电化学机械抛光的羟基乙叉二膦酸基电解液反应机理研究

    吴由頁康仁科郭江刘作涛...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铜电化学机械抛光(ECMP)工艺中,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可与其他水处理剂协同抑制电解并使金属表面光滑,而传统的操作电位低于4 V(vs.SCE)限制了反应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率.为解决此问题,在较高电位下对铜进行动电位腐蚀、静电位腐蚀和ECMP试验,研究工艺可行性并探索电解液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6 V(vs.SCE)下,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铜片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反应机理推测:从工作电极电离得到的铜离子与两个HEDP分子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CuL2]6-后与K+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KCuL2]5-.

    羟基乙叉二膦酸电化学机械抛光反应机理

    纯相镍修复层的电化学制备及结构性能分析

    刘萌张志金张明岐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GH3230板材基底上制备了纯立方相镍单质修复层,通过优化沉积条件,研究了沉积电位、沉积时间、沉积溶液的质量浓度及pH值对修复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优化的沉积条件,制得的修复层表面致密平整、硬度高、与基底的结合力良好,适合于在高温合金基底上进行修复层的制备.

    电化学沉积纯相镍修复层

    基于激光束全反射的激光与电解复合小孔加工技术研究

    王玉峰杨峰张文武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表面质量精密深小孔加工需求,提出了激光与管电极电解复合加工技术(Laser-STEM),利用管电极内激光束全光导效应将激光能量高效传导至加工区域,综合采用激光-材料相互作用、电化学刻蚀及其耦合效应对材料高效去除,实现大深度小孔加工.基于Laser-STEM的加工机理,综合采用几何光学理论计算、光学仿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激光与管电极耦合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激光功率和加工电压对材料去除速率与加工精度的关系,并利用Laser-STEM技术实现了深度5 mm、直径1.2 mm的小孔高效加工.

    激光与电解复合加工全反射激光损耗加工效率侧面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