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20届国际特种加工会议综述

    胡静裴景玉奚学程张亚欧...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第20届国际特种加工会议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特种加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增材制造、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以及等离子及复合加工工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增材制造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微细特种加工复合加工CIRP

    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在鄂尔多斯召开

    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7页

    激光熔覆的熔池检测研究综述

    雍耀维赵瑞恒王军张帅...
    18-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再制造加工技术,熔池作为最小的制造单元,对最终的成形质量具有直接决定性作用,而熔池检测是常用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故就熔池的光谱信号检测、温度信号检测、形貌信号检测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提出了熔池检测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激光熔覆技术熔池检测光谱信号检测温度信号检测形貌信号检测

    基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电火花铣削加工实验研究

    岳晓明徐作珂陈志远樊基...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火花铣削加工需在特定加工机床上实现,被加工工件尺寸与形状受机床限制,故将电火花铣削加工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开展了一系列电火花铣削加工实验.首先,通过直线沟槽铣削加工探究电极尺寸、脉冲宽度和电极扫描速度对材料去除率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其次,通过曲线沟槽铣削加工探究本装置的加工精度,通过方形平面槽铣削加工研究铣削轨迹、轨迹重叠方式对加工的影响;最后,将基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电火花铣削加工装置应用于曲面工件的铣削加工.结果表明:基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电火花铣削加工具有很高的加工自由度且能实现较高的加工精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电火花铣削加工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加工精度

    平板圆形爆破片预制缺陷的精密放电加工研究

    王晗刘广民张勇斌戴越...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爆破片是安全阀内部气压控制的关键零部件,其爆破压力由表面预制的缺陷特征控制,影响因素多、加工精度要求高.根据环形沟槽截面轮廓的周向一致性和旋转对称性,提出采用薄壁圆筒电极旋转放电加工预制缺陷特征,解决了几何特征可控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沟槽截面轮廓特征,通过模型仿真和实验测试确定了决定零件爆破压力的最主要几何特征,并进一步确定了满足目标爆破压力的加工流程.基于以上工作,定量给出了满足目标爆破压力范围的关键几何特征容许区间,并在后续验证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实现了特定爆破压力的平板圆形爆破片零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

    爆破片预制缺陷放电加工

    低共熔溶剂中电沉积制备Ni/TiO2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

    刘胜贵纪仁杰金辉张凡...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电沉积制备复合镀层通常以水为溶剂,但其析氢问题不可避免.以不含水的低共熔溶剂(DES)作为电解液溶剂,电沉积制备了具有高硬度和耐腐蚀性的Ni/TiO2复合镀层,并将其与以水为溶剂沉积的镀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ES基Ni/TiO2复合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结合力,且相较于水基Ni/TiO2复合镀层具有更大的电容环半径和电荷转移电阻,说明在低共熔溶剂中制备的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电沉积低共熔溶剂电化学阻抗谱

    叶盘叶栅多管电极电解加工流场均匀性研究

    宗亚伟刘嘉朱荻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管电极电解加工可在一次进给过程中同时加工整体叶盘的多个叶栅通道,然而多管电极加工中常出现电解液分流不均问题,导致个别电极加工区缺液而引起短路.为实现多管电极稳定加工,提出了一种多叶栅通道电解液流量控制方案,在加工过程中对进入每一叶栅通道的电解液流量实时监测调节,实现多叶栅通道加工电解液流量均匀一致.基于该方案,开展整体叶盘扇段多叶栅通道电解加工试验,成功实现了整体叶盘扇段7个叶栅通道同时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各叶栅通道电解液流量均匀一致,加工所得的工件重复度和精度高,并显著提高了叶栅通道的加工效率.

    整体叶盘多叶栅通道电解加工流量控制

    水射流激光加工对7075铝合金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

    王吉张文武张广义潮阳...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大厚度材料的高质量加工,采用自主研发的水射流红外激光加工系统,研究在不同工作距离下水射流激光对7075铝合金的切割深度、切缝宽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距离增加,第一道切深从0.698 mm缩短至0.498 mm,切穿的缝宽度从75.32μm增加至81.85μm,而切深增加速率和表面粗糙度值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在工作距离6 mm处可实现深度10.437 mm的7075铝合金打孔加工,孔半径为1.028 mm,平均加工次数35次,为实现大厚度材料的加工奠定了基础.

    水射流加工7075铝合金切深打孔加工

    基于APDL语言的本征应变法重构激光冲击强化后的残余应力场

    蔡舒鹏张永康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冲击强化作为一种表面强化处理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此过程会在金属表层下方植入残余压应力,从而使金属的抗疲劳损伤能力和失效寿命大大提升,通过施加本征应变重构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后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单次激光冲击强化过程进行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将分析结果导入ANSYS/Mechanical模块进行静力分析,从而得到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使用本征应变方法重构残余应力场时,首先将从后处理结果进行计算得到材料的本征应变分布,然后基于APDL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将得到的本征应变分布施加到相应节点上进行静力分析,应力平衡后得到的应力分布即为残余应力场.通过比较发现,该方法在测量点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重构残余应力场.

    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压应力本征应变APDL语言

    混联驱动三维椭圆振动辅助切削系统压电迟滞建模与补偿

    卢明明付喜锋周家康宋盾兰...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联驱动三维椭圆振动辅助切削系统中由压电驱动导致的迟滞非线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该系统迟滞的产生原因,选择Bouc-Wen模型描述该系统各轴向子系统中输入电压与输出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引入前期粒子群算法和自调整转换概率来提高传统花授粉算法的寻优能力和辨识精度;其次,依据Bouc-Wen模型进行控制策略设计,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及稳定性,在传统前馈控制基础上结合PID反馈控制构成复合控制策略补偿迟滞非线性;最后,以Y 1轴向子系统为例,通过跟踪实验验证所设计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大跟踪误差为0.304μm.采用复合控制策略进行迟滞补偿后,系统迟滞分量明显减小,系统具有更高程度的稳定性.

    椭圆振动辅助切削压电迟滞特性改进花授粉算法复合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