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机与控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戈宝军

月刊

1007-449X

djkz_emc@188.com

0451-86396392

150080

哈尔滨市学府路52号

电机与控制学报/Journal 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有关电机与电器、高电压绝缘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器人控制、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和应用数学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研究开发和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教授博导14名,教授13名。《电机与控制学报》已编入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版),本刊已被英国的《科学文摘》和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偏差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暂态控制策略

    张赟宁谢永辉张磊蔡明磊...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存在功角暂态失稳及过电流现象,为此提出一种VSG暂态控制策略.根据VSG功角特性,推导出有功功率与功角暂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并基于VSG暂态电流特性,分析VSG无功动态响应特性与暂态功角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角频率偏差、有功功率偏差及有功功率偏差变化率三者的正负作为功角特性曲线的区间划分依据,设计出有功功率偏差系数分段自适应调节策略,通过控制有功功率偏差抑制功角增大,并对VSG输出过电流进行抑制,基于等面积准则证明了VSG的暂态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消除VSG控制并网逆变器的功角暂态失稳及过电流现象,且无论暂态期间是否存在稳定运行平衡点,所提策略均可确保VSG功角稳定.

    并网逆变器虚拟同步发电机暂态稳定电网电压跌落过电流抑制自适应调节

    新型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谢颖张燚杨帆王泽兵...
    115-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传统交替极双定子分裂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新型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旨在进一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和解决永磁体极间漏磁的问题.依据磁场调制原理,首先对定子主齿和副齿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齿的调节作用使低速旋转永磁体磁场和高速旋转电枢磁场进行耦合,副齿对气隙磁场进一步调节产生其他次有效谐波增加电机的同步转矩分量.在永磁体两侧引入沙漏形隔磁结构,该结构不仅抑制极间泄漏,而且大大降低永磁体径向应力和径向形变;并探究永磁体极弧系数对转矩及功率因数的影响,确定优化设计后的模型参数.最后用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沙漏形隔磁结构的主副齿式永磁游标电机的优越性,相较于传统的分裂齿式永磁游标电机,该电机具有更大的转矩和更小的转矩脉动.

    游标电机主副齿转矩密度转子应力功率因数沙漏形隔磁

    改进型高增益耦合电感Boost-Sepic变换器

    房绪鹏郭红震刘坤邢斌...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等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将Boost-Sepic变换器进行改进,并加入耦合电感与开关电容两种增益单元,提出一种高增益耦合电感组合Boost-Sepic变换器.首先将组合后的Boost-Sepic变换器中输入电感替换为耦合电感原边,保证输入侧电流连续并钳位开关管电压;同时将耦合电感倍压单元与开关电容进行串联以提高电压增益.采用无源钳位吸收回路回收耦合电感漏感的能量,抑制开关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尖峰.详细分析了Boost-Sepi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电压增益、开关器件电压/电流应力及器件参数的选择,并与其他高增益变换器对比.最后,通过200 W实验样机验证了变换器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高增益低应力耦合电感开关电容无源钳位Boost-Sepic变换器

    并网逆变器最优开关序列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胡存刚孙晓磊张悦芮涛...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仅在控制周期内对电流波形进行单点预测,忽略了逆变器开关状态变化引起的输出电流纹波,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最优开关序列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为减小开关切换次数、优化频谱分布,对空间电压矢量组合进行重新排列,设计6组开关序列,并根据开关序列提出基于无差拍的矢量持续时间计算方法.其次,在一个控制周期内设置8个电流预测点,以计算开关序列在控制周期内作用所产生的电流预测误差,并通过累加电流预测误差构造预测控制的价值函数,选择使价值函数最低的开关序列作为最优序列组合,提高并网电流波形质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策略在降低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纹波方面的有效性.

    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最优开关序列无差拍控制优化价值函数

    C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软开关失效分析与应对

    张国澎孙新迪王浩刘永辉...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步整流(SR)是提高CLLC谐振变换器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功率管寄生电容等因素的影响,同步整流存在软开关失效的风险.因此,为同时实现同步整流和软开关,在变换器副边不控整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运行状态下同步整流软开关的失效原因,以及软开关实现的有效范围.提出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同步整流数字控制方法,可在保证实现同步整流软开关的同时,提高同步整流的运行范围,从而保证变换器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效率.同时,改进了不同运行状态下同步整流开通和关断时刻的计算方法,使得同步整流的控制无需电流传感器和其他额外硬件电路的参与,可应用于原本无同步整流控制相关硬件的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中.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C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软开关运行效率软开关失效寄生电容

    Ⅱ型不对称三单元CHB逆变器的改进型调制策略

    胡文华陈卓凡文森林彭修纲...
    15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对称型级联H桥逆变器相比,混合级联H桥逆变器具有使用较少级联H桥单元输出较多电平数的优点,但混合级联H桥逆变器在传统调制策略下存在电流倒灌及其导致的能量反馈问题,针对Ⅱ型不对称三单元混合级联H桥逆变器存在的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开关状态函数优化的调制策略,并对调制波进行二次优化,同时对所得脉冲进行逻辑运算及组合.所提策略剔除了存在电流倒灌的开关状态函数,解决了Ⅱ型不对称三单元逆变器在传统调制策略下存在的电流倒灌及能量反馈问题,降低了调制实现的难度,同时保证了输出电能质量.最后通过搭建直流电压比为1∶2∶4的Ⅱ型不对称三单元逆变器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分析并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多电平逆变器混合级联调制策略电流倒灌开关状态优化

    基于多端口网络理论的多负载WPT系统效率最大化研究

    杨云虎李钰梁大壮薛建志...
    16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问题,采用多端口网络理论分析并将系统效率最大化下的最优负载值问题转为求解广义特征值问题.首先,搭建单输入多输出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结合端口网络理论和广义瑞利商深入研究系统最佳负载和最大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参数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系统负载值进行设计,可以实现系统达到最高效率运行的状态,并应用对偶原理将理论成果推广至多负载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其次,采用遗传算法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进行寻优,确定最佳负载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搭建了基于S-S拓扑的电感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将单输入两输出、单输入三输出、单输入两不同、单输入三不同输出负载系统作为样本,仿真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最佳负载的可行性.

    无线电能传输多负载最大效率最佳负载端口网络理论遗传算法

    超声波电机二阶线性时变模型的迭代学习辨识建模

    周星龙史敬灼
    17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超声波电机(USM)转速控制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辨识的二阶线性时变模型建模方法.针对USM的非线性与时变特性,首先基于超声波电机驱动电压的频率作为输入变量,转速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一个描述其动态行为的线性时变模型.为提高模型辨识的精度与鲁棒性,改进迭代学习辨识(ILI)算法,通过优化误差加权范数和参数变化率范数相结合的目标函数,并且设计新的学习律,利用归一化柯西滤波窗口进一步地构造学习律的权重矩阵.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二阶线性时变模型在描述USM转速运动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迭代学习辨识算法展现了优良的收敛性和鲁棒性,能够有效应对时变扰动并改进USM的运动控制性能.

    超声波电机线性时变系统迭代学习辨识学习律双范数最优转速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