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江周刊(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江周刊(论坛)
大江周刊(论坛)

李新科

月刊

1005-6564

djzkzz@163.com

0791-86847268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大江周刊(论坛)/Journal DAJIANG WEEKLY
查看更多>>大江周刊(论坛)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论坛主要刊登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哲学、历史、地理、新闻理论、党建行政、法律等方面的最新学术理论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图例分析——理性分析——欧洲哲学家洛克,休莫,培根,维柯的哲学观点解释部分造型成因

    丁小龙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四张图片实例(飞马,麒麟,观音,大卫)用上述哲学家的部分哲学观点来分析它们造型的深层原因.

    图例分析休莫与洛克的哲学观

    浅谈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实施

    廖建
    64页

    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方法初探

    张文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趣是儿童学习钢琴的动力.如果儿童对钢琴学习有了稳定而持续的兴趣,那么就可以激发起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意识,从而获得良好的钢琴学习效果.

    儿童钢琴兴趣

    简析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变迁——从“五四美术革命”到“后八九”

    常倩倩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它的变迁与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四”革命以来开始了“打倒文人画”的第一次文化争论,写实主义由此开始从西方引入中国.五十年代到“文革”结束,是艺术上的“毛模式”时期,八十年代初期是以反叛“毛模式”和对现实主义的校正为主导的艺术思潮.“85艺术思潮”开始强调以西方外来文化来拯救中国文化.八九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个人化了.艺术思潮的变迁离不开社会思潮的变迁.

    艺术思潮社会思潮中国当代艺术

    缪篆书法浅究

    王晓晓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缪篆,是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王莽六书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新莽六书称:“五日缪篆,所以摹印也.”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

    缪篆篆书艺术特色

    论素描学习中从再现到表现的演变的必然性

    闫霄飞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描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过程.在对素描造型理解的基础之上,认真的研究结构,正确的应用技法,把握好整体关系,充分的表达物象和自己的情感.这几部分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互相制约的.没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就不可能自由的驾驭绘画来表现自己.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是理解的深度、视觉的感受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素描从再现到表现的经历是素描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演变阶段,在低年级时就应该给初学者一种认识和一种心理准备,使学者在初学的时候就感受到客观与主观结合的必要性,通过表达外在的客观事物,唤起人们的内心情感.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审美观念.

    表现结构意识技法运用整体意识演变的必然性

    浅谈赵孟頫对元代文人画的影响

    王琳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人画在元代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元代的文人画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赵孟頫文人画元代绘画

    高校视觉艺术专业商业插画教学浅谈

    杨深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插画其实并不是一样新鲜的事物,只是在现在电脑技术更新的全面数码化的时代下,形式、载体、表现方法、技法操作等发生了改变.早在中国封建时期出版的古代书籍为了图文并茂均有插画出现,包括欧洲中世纪出版的宗教典籍为了更好的突出表现教义均有大量精美插画出现,这是早期的商业插画的雏形.如今的开放的商业氛围赋予了商业插画绘图者更多的创意空间,日新月异发展的电脑技术和人体输入设备,扩展的绘画的想象空间和特效处理,增强了视觉效果.文中以近些年国内商业插画,教育现状的分析为主旨展开对国内商业插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人体绘画输入设备商业插画表现形式市场工作室校企合作

    以梵高作品为例浅谈油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

    张彤彤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家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缺乏情感的绘画作品是空洞而乏味的,而油画作品中的感染力,就是通过油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得体现,向观者倾述情感,呼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艺术作品油画创作梵高情感内心的共鸣主观情致

    浅析宋代宫廷工笔花鸟的绘画风格

    刘华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我国早期的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勒精细,设色浓艳,在造型上严谨写实,注重形与神的刻画.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的“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为后世的花鸟画,特别是院体花鸟画建构了基本的模式.如何在学习当中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构图、色彩与线形结构方式,成为当代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宋代宫廷花鸟画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