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谭艺玲

双月刊

1674-1757

dldrq@126.com;dldrq@xihari.com

029-84221423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Journal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唯一在全国发行的电工技术类专业期刊。本刊连续十年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主要栏目有:论文、设计和研究、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使用与维护、综述、专题讲座、问答及消息报道。主要读者为从事电力电容器科研、设计、运行及相关的原材料,配套件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线作业人员状态感知的可穿戴设备研究

    马超袁昌斌杨治国刘家...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牵引供电的可靠性,接触网日常停电检修作业必不可少,实时掌握地线作业人员的状态,有助于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接触网停电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针对挂接地线作业过程中缺少对地线作业人员状态感知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面向挂接地线作业人员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感知地线作业人员的健康状态,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检修效率,通过LoRa自组网与原有系统通信,实现地线作业人员信息在后台的远程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设备能够实现地线作业人员健康状态的监测.

    接触网停电检修挂接地线作业人员可穿戴设备状态感知

    基于FTU的新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研究

    刘红政左毅王伦熊平...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配电网的 10 kV线路装有大量的智能开关(FTU),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FTU可以快速监测零序电压电流电气量.分析故障线路、故障区段的零序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与非故障线路和区段零序电压电流相位进行比较,可以快速选线和区段定位.本文针对两侧均含有FTU的故障区段进行零序网络分析,列写节点电压方程,可得出故障距离与两端零序电压电流的解析公式,该公式求出来的故障距离不受接地电阻影响,计算的故障距离较为准确.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新型配电网下利用零序电压电流进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定位、测距的有效性,最后给出新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置流程图,可为实际单相接地故障提供参考.

    新型配电网FTU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网络故障定位测距零序电压电流

    考虑邻域耦合程度的次区域主导节点优化辨识方法

    郭小龙宋朋飞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和运行方式变化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影响显著,传统的电压控制方法难以准确辨识电压主导节点,限制了局部电压的有效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邻域耦合程度的次区域主导节点优化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电网进行合理划分,获取反映局部电压控制特性的次区域,并通过构建主导节点优化辨识模型,准确定位各次区域的电压主导节点.首先,考虑无功源控制特性,构建电气距离全维扩展矩阵模型,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实现电网的次区域划分;其次,结合区域的连通性原则,分析次区域内可控节点与相邻区域的功率-电压耦合关系,构建考虑邻域耦合程度的综合灵敏度指标,根据指标计算结果辨识各次区域的主导节点;同时,研究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主导节点的变化情况,验证所提辨识方法的灵活适应性.最后,采用IEEE 39 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综合考虑了邻域节点的耦合程度,相较于传统主导节点选取方法更为可靠.此外,该方法不仅适应灵活多变的电网运行方式,还能为复杂网络的无功补偿容量规划提供有效支撑.

    电网分区综合灵敏度主导节点优化辨识电压稳定性

    一种用于光储联动系统的复合型储能控制策略研究

    程婷婷王智高范伟强
    92-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输出功率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单一储能形式无法同时满足功率型、能量型二者共同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SOC值的复合储能控制策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光伏输出平滑并网.首先,分析了复合储能对光伏并网稳定性的作用;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超级电容器SOC值的复合储能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光伏平滑并网及恒功率并网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复合储能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能够很好的配合光伏并网,在"平滑波动"和"削峰填谷"中作用突出.

    光伏并网复合储能控制策略平滑并网

    计及系统状态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及灵敏度分析

    马彦琴杨刚李湛宇郭莹...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而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是保证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由于目前缺乏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定性与定量评估以及提升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法和分步组合模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多种实际运行状态,分别建立了直流线路和换流站子系统的状态转移模型,通过求解供电可用率、年等效停运时间等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最后采用分层等值法建立了可靠性指标对元件故障率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定量分析得到了系统可靠性最薄弱环节.研究可给实际柔直工程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运行模式状态空间法可靠性灵敏度

    基于典型风电场景的风储协同频率支撑容量优化配置

    孙广宇胡姝博谢赐戬马欣彤...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改善新能源渗透率下电网系统的调频能力和频率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同时兼顾系统经济收益,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典型风电场景概率的飞轮储能与风电机组协同频率支撑容量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风电年历史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得出 4 种风电典型运行场景及其概率;其次,基于风机和飞轮储能的特性建立风储联合系统运行模型和调频控制策略;最后,以年均经济收益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将该配置方案与只有风机的场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出的配置方案在年经济收益和调频完成率上都有很大的改善,证明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风储协同K-means聚类风电场景概率飞轮储能系统频率支撑粒子群优化算法

    "新能源基地友好并网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编辑部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