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大学学报
大连大学学报

王文波

双月刊

1008-2395

ldxsqk@126.com

0411-87402179/3604

116622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以展示本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其办刊依靠本校教师、干部和部分学生作者队伍进行学术著述,为本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体现综合大学的教育工作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水平及动力因素

    张廷海田慧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协调发展机理,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综合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发展及动力因素.结果表明:从综合水平看,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度不断提升;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处于极度协调阶段,次中心城市处于高度协调阶段,边缘城市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从相对发展度来看,中心城市上海及各省会城市为产业结构滞后状态,苏州、芜湖等城市为两系统同步发展状态,部分城市为新型城镇化滞后状态;从动力因素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是经济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地方财政分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省份间主要动力差异显著.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耦合协调长三角城市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及当代启示

    朱琳静姜润倩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一脉相承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异化消费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弊端,同时又表达着个性化见解.诚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容忽视的缺陷,厘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的生成机理及异化消费困境,有助于明晰异化消费造成的生态后果,对我国回归绿色生态消费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

    异化消费生态危机当代启示

    教育是如何释放家庭消费潜力的?——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

    龙莹叶爽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消费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的数据,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提高家庭消费积极性的有效影响,并从收入效应、非收入效应两个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收入弹性,提升边际消费倾向.②其中收入效应是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消费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③相比于女性,男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更能激发家庭消费的积极性;东中部地区教育对释放家庭潜力的影响程度相当且高于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会相对抑制受教育程度对居民购买力的发挥,导致其影响程度不如城镇地区高;教育水平对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最终从教育的不同角度为如何释放消费潜力提出政策建议.

    教育水平消费收入弹性消费潜力

    博弈与平衡:马达加斯加语言政策的演变逻辑

    钱伟梁国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至今,马达加斯加的语言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本土语言和宗主国语言的地位和角色不断转换.在殖民时期与第一共和国时期,法语占主导地位,为"高阶语言",而本土的马达加斯加语地位较低,系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低阶语言";在第二共和国时期,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民族语言的措施,马达加斯加语得到重视,地位提高;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出现了马、法、英"三语"短暂竞争的状况;在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确立了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双官方语言格局;两种语言相辅相成,势均力敌.近些年,随着该国保护民族语言政策的大力推进,马达加斯加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法语依然在该国政治、经济、教育等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该国语言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因有很多,如政局动荡、民族矛盾以及语言背后的身份认同等,但最关键的还是语言本身的较量,表现在数十年来马语和法语在马达加斯加的社会生活中长期竞争、此起彼伏.

    马达加斯加语法语语言竞争语言政策非连续性

    东非印度洋岛国科摩罗婚姻形态探析

    李珂玮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摩罗联盟是印度洋上的非洲岛国,其婚姻形态为从母系居住的"一夫多妻"制.该现象根源于科摩罗历史上复杂的移民进程,即非洲班图人、阿拉伯人等多种移民带来了多样的文化形态.科摩罗的婚姻形态有着鲜明的母系特征,根源于班图社会母系历史,主要表现为从母系居住,表亲间通婚等形式.同时受伊斯兰教影响,科摩罗的婚姻又遵循"一夫多妻制".阿拉伯裔设拉子人来到科摩罗后建立了父系制,使母系婚姻形态中男性权力增大.母系传统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的父系意识形态在科摩罗的发展中互相碰撞、妥协,使两性社会地位得到了制约性的平衡.

    科摩罗婚姻母系伊斯兰教父系

    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印度洋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李俊霖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印度洋政策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自2010年起,相关论著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就内容而言,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印度洋政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领域,其研究方法与目标指向兼具学理性与现实关怀,体现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社会价值及使命.但在研究成果质量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寻找更微观的研究对象,以及借助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知识,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等.

    美国印度洋政策环印度洋地区

    "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张力一翔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基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而提出的重要号召,其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引领与价值依归,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与精神风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与工作方法,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三个务必"这一有机整体.践行"三个务必",需要以理想信念、政治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行不断地强化与巩固.

    "三个务必"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

    理解坚定历史自信的三重维度

    刘晓鹏田莉付星吉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历史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形态又是理论表达.从理解视域维度审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一百多年的党史共同构筑起理解坚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域.从坚定历史自信出场语境维度考量,坚定历史自信是充分彰显政党逻辑主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样态的现实需要;是满足党的中心任务对精神动力、战略遵循和前进方向需求的现实回应;是型塑科学的治史修史模式,树立历史书写典范,坚持和弘扬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从实践路向维度审思,坚定历史自信关涉党的中心任务的愿景目标,要求我们党站稳人民立场,坚定和推动现代化强国目标,锚定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

    历史自信理解视域出场语境实践路向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