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设备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Journal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电网厂站端远动装置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陈坚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远动装置网络通信技术以密文传输为主,虽然能够确保通信安全,但是增加了通信的复杂性,丢包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设计了智能电网厂站端远动装置网络通信技术.建立电网厂站端远动装置网络通信协议,充分考虑智能电网的特性和需求,选择远动装置通信规约,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正确、高效地完成数据交换与通信任务.同步智能电网厂站端远动装置网络通信时钟节拍,选择一个可靠的时间源作为基准时间,各厂站端远动装置通过网络与基准时间源进行时间同步,满足通信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需求.采用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通信质量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智能电网厂站端远动装置网络通信通信技术

    含风储的电力系统功率预测和优化调度分析

    阿其图陈水明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影响,包括频率、电压,以及稳定性的挑战.为缓解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风电、储能、火电,以及环境成本模型,提出了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最优调度方案.研究发现,风电的高渗透率虽能降低火电成本与环境影响,但过高则增加系统调峰压力.通过算例分析,确定了风电最佳渗透率范围,验证了风储联合系统对实现电网低碳转型的重要性.

    风储电力系统功率预测优化调度

    基于注意力机制优化组合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等级评定方法

    魏强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利用注意力机制,对CNN与BILSTM构建的混合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对电力设备缺陷描述进行向量化转换和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力设备缺陷描述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优化电力设备缺陷等级评定方式,为同类型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电力设备缺陷

    发电厂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黄荣华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发电厂的凝汽式汽轮机组为例,探究了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要点.该系统包含高背压供热子系统和热泵回收余热子系统两部分,两者相结合可以达到"以电补热"的效果,具有节约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率、减轻电力供应压力等特点.在系统设计中,除了计算高背压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外,本文还设计了以溴化锂为传热介质的热泵回收排汽余热系统,并根据供热负荷求得热网循环水量,为该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余热回收热电联供汽轮机溴化锂

    火光一体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李志祥刘睿峰罗家宝李海波...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火光一体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和优化电力负荷,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实现过程和性能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力负荷峰值,平衡电力供需,减少电能损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力负荷管理火光一体实时监控智能控制性能优化

    基于大数据下输电线路故障状态评估分析

    龙志坤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受野外环境和外力侵蚀,运行时间越久,安全隐患就越大.本文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置信度理论对输电线路故障状态评估进行研究,并利用劣化度计算线路关键参数的故障率,判断线路运行状态下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安全预警,保证线路运行安全.

    大数据输电线路故障评估

    基于物联网技术配电线路智能终端功能参数及安装调试分析

    张馨文李径遥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线路智能终端可以收集配电线路状态信息,将相关信息传输至云端进行计算,通过该方式实现对配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以某项目为例,详细探究该项目中配电线路智能终端功能参数整定细节,并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调试流程,以期为配电线路智能终端的普及推广提供帮助.

    物联网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安装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实践

    刘娜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实践,重点分析了SVC(静态无功补偿器)与STATCOM(静态同步补偿器)两种关键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无源配电网中,结合配电网模型,探讨了SVC与STATCOM的搭配使用策略,以优化无功补偿效果.此外,还深入研究了配电网最优补偿点的选择方法,采用改进灵敏度法进行计算,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效率.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电力自动化静态无功补偿器静态同步补偿器

    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窜入研究及保护装置研制

    汤向华章佳范义民付晓伟...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交流窜入,可能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不稳定和故障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交流窜入的成因,包括电网波动和故障等,通过仿真分析了交流窜入的影响,然后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定位故障点功能的变电站交流窜入保护装置.试验测试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交流窜入问题的发生频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窜入保护技术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法研究

    王剑郭振华王枢曹博涛...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及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在复杂和多变的电力系统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故障特征数据的分析,利用SVM进行分类和预测,从而提高继电保护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VM的继电保护方法在故障检测和分类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支持向量机故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