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自动化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自动化设备

郭效军

月刊

1006-6047

epae@sac-china.com

025-83537347

210003

南京市新模范马路46号

电力自动化设备/Journal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73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一贯坚持面向科研、面向制造、面向应用的办刊方向,重视学术水平及编辑出版质量,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力自动化设备》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获奖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的期刊。《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拥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全国乃及国际范围的教授与专家组成的编委。《电力自动化设备》以高新科技为主导,宣传报道国内外有关电力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理论研究与先进技术;介绍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力电子等学科有关新成果及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中的新技术;推动自动化仪器及控制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广技术革新、改进、引进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新经验等,特别是来自现场的运行报告和经验。专业范围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动、通信,信息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电子,电力市场,配电自动化,城农网建设与改造;变电站、火电厂、水电站、核电站自动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技术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变风险最小化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拓扑异常检测

    赵健曹子恺高源李梁...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其出力波动导致终端用户功率数据偏移,不满足机器学习中数据独立同分布的要求,导致基于学习的拓扑异常检测方法收敛慢、精度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不变风险最小化(IRM)方法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拓扑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自适应在线深度学习构建配电网数据潮流(DF)模型,利用用户和配电变压器侧的历史量测数据反映量测点有限的配电网中各电气量间的潮流映射关系.基于IRM方法构建配电网DF模型,形成改进的IRM-DF模型,降低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产生的数据分布偏移对原有DF模型的影响,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利用IRM-DF模型代替配电网的节点网络方程,输出各节点关联性矩阵,并利用孤立森林算法筛选出矩阵中的异常点,确定异常拓扑位置.以仿真的低压配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不变风险最小化自适应深度学习数据潮流模型

    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游程域模态分解理论与特征提取

    王学伟杨江宁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比例光伏新能源接入下的电能信号呈现出强随机、快时变、大波动特性,常导致电能表电能计量严重超差,影响电能交易的公正合理性.针对新能源电能信号敏感特征不清楚、对电能表电能计量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建立了游程域映射理论,解决了电能信号在游程域的表征问题;提出了游程域模态分解(R-EMD)方法,基于游程完成电流幅度在长持续时间下局部区间的自适应模态分解,得出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的2个全局重要特征;构建了游程域特征参量与特征函数,并提取得到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的4个游程域敏感特征;通过实验验证了游程域敏感特征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光伏新能源电能计量电能表误差模态分解特征提取

    基于支路模式能量的含光伏电网小干扰稳定灵敏度分析及应用

    刘铖韩子杨刁硕张宇驰...
    99-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并避免复杂建模,以网络能量作为研究手段,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映射于网络中,通过关键支路的模式能量特性表征电网的低频振荡特性.基于此,找出多处光伏并网场景下系统振荡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取网络能量中与每台光伏强相关的状态变量以形成能量光伏分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构建的基于模式能量的光伏灵敏度指标,对灵敏度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光伏接入系统不同位置对系统振荡关键环节的影响,并提出光伏增装配置策略.以IEEE 3机9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小干扰稳定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光伏并网系统支路模式能量光伏分量小干扰稳定灵敏度分析

    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

    章浅诺张哲任金砚秋徐政...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集站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包括系统平波电抗器配置、直流耗能装置配置和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软件中搭建了±500 kV/10 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其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可行性.

    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系统交直流故障处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提升新能源消纳的多类型储能复合控制与经济性分析

    毛志宇李晨李培强何思名...
    115-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能量不平衡的3组电池复合控制策略,并构建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综合分析多类型储能复合控制下的成本,为经济有效平抑风功率波动提供参考.以并网标准为依据,采用自适应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得到储能系统的参考功率,且在混合储能模式下,以模态混叠最少为原则解耦内部功率;提出基于3组电池的储能复合控制策略,相较于双电池储能模式,以1组电池作为备用,提高了对充、放电能量不平衡度的容忍度,使每组电池均能运行于最优放电深度,并分别采用单电池储能、混合储能、双电池储能和3组电池集成储能跟踪功率指令;以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荷电状态为约束配置多类型储能容量,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综合分析多类型储能复合模式的平抑成本;基于实际风电场数据分析多类型储能复合控制下的经济性,并给出参考方案.

    新能源消纳多类型储能复合控制全寿命周期成本经济性分析

    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

    朱晓荣杜雯菲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微电网间的协调控制及功率互济,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其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下层为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中层为分布式一致性电压控制,上层为集中式控制协调各个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多层协同的控制策略使得集群中各微电网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相互间提供功率支撑,还可以与主电网进行互联,参与电力市场,利用不同地点的资源,最大化能量利用效率,保证整个集群电压质量.在微电网间通信故障或线路断开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基本不受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中模拟多种工况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在保证集群电压水平的同时,可以实现整个微电网集群的能量管理.

    直流微电网集群独立性功率互济协同控制能量管理

    孤岛下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构网型并联逆变器电压控制策略

    王仕韬郭方正李立宋新新...
    131-13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构网型并联逆变器由于控制参数耦合,存在母线电压谐波含量高、受负载影响波动大的问题,降低了孤岛模式下的供电质量.因此,针对电压建立阶段和电压维持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优化虚拟振荡器参数提出了谐波抑制方法.基于逆变器输出特性,提出了调压方法.结合参数滚动优化方法将谐波抑制和调压关联,形成电压控制策略.此外,建立了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并联逆变器系统带阻感性负载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在所提电压控制策略下,并联系统的母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能降低至1.13%,负载切换时母线电压能快速恢复稳定,在轻载、额定和重载3种工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主导特征值均位于左半复平面内,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并联逆变器构网型控制虚拟振荡器控制调压稳定性分析

    单向功率混合型MMC及其启动/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控制

    周琳智路茂增赵艳雷张厚升...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向功率传输场景下,挖掘桥臂内部全桥及半桥子模块的协调控制空间,提出可节省器件的类半桥子模块及由其与全桥子模块构成的新型单向功率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针对启动阶段和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期间潜在的电容电压不均衡及电压、电流应力问题,提出适用于该拓扑的启动策略.基于直流环流注入控制实现直流短路故障穿越,保证设备在整个运行区域可靠运行.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现有的混合型MMC,所提拓扑在保证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前提下,节省半桥子模块内部的一个开关器件,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

    单向功率类半桥子模块混合型MMC协调控制启动策略直流短路故障穿越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等值阻抗模型解析分析

    魏杰何佳伟李斌周博昊...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M3C)的阻抗建模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故障特性分析的关键理论基础.介绍了M3C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计及M3C拓扑结构特点、dq坐标变换过程和双dq分解控制的扰动电流-桥臂电压-扰动电压传递响应特性,推导了M3C等值阻抗特性与频率的关系,建立了可用固定电阻与随频率变化电抗串联表示的M3C等值阻抗数学模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利用扫频法对等值阻抗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讨论了系统控制参数、运行功率、一次参数等不同因素对M3C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双dq分解控制控制响应等值阻抗扫频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高频振荡研究综述

    李奇南孙宝奎孙华东张晓林...
    15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电压源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发生了中高频振荡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出现的中高频振荡问题,阐述了柔直换流站阻抗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交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对使用阻抗分析法、特征值法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原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基于换流器阻抗模型,分析了电压前馈、电流内环、锁相环、环流控制等因素对换流器阻抗特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现有中高频振荡抑制策略及其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谐波保护方法.对中高频振荡问题的抑制措施研究进行展望,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阻抗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抑制策略中高频振荡动态性能谐波保护柔性直流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