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丛建安

月刊

1672-9579

dacong3936@163.com

0591-83328793;83324386

350001

福州市古田路7号东升楼702

东南传播/Journal Southeast Commun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刊载发表传播专业类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传播技术、科技类业务研究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为方法论的叙事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探讨

    阎立峰张晓娴熊沁战泓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学以研究文本背后的叙事行为作为研究旨趣,其应用范畴已不局限于小说.作为方法论的叙事学为新闻传播学开拓出新的研究视角.围绕叙事学方法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实践问题,讨论者展开了对话,话题涉及跨学科研究的合理性、新闻故事与新闻事实的差异、跨媒体叙事、叙事方法在广告、游戏、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等等.

    叙事学新闻叙事跨媒体叙事

    智能移动媒介视阈下的传播学研究新范式

    施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移动媒介已深刻改变人们传播方式,为移动媒介与传播研究带来新机遇,各学科对该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启发传播学者形成新的范式,主要形成"机器灵魂、技术语境、大众-自我传播、后现代性的劳动力和资本运作"四种研究范式,分别对应"人机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与后现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播学研究新范式.传播学者需坚守初心,借鉴其他学科视角,融合微中宏观层面,探索新范式,重新想象传播研究的未来.

    智能媒介移动媒介移动传播传播学研究范式

    保罗·维利里奥竞速学视角下的"远程在场"文化与创造性抵抗

    周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利里奥的媒介思想,分析当下媒介文化的竞速现象,提出了创造性对抗媒介速度的可能性.采用文献分析和现象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凝练了媒介环境中的竞速现象,分析了媒介技术"远程在场"带来的感知麻痹体验和个体在媒介竞速环境下危险境遇,提出了以"失神症"的方法来对竞速环境进行创造性抵抗的对策建议,从而提升个人应对媒介环境的能力.为了抵抗媒介技术加速化对个体感知能力的破坏,如孩童一般能够主导身体、对抗技术速度的失神能力成为社会竞速逻辑之下追寻个人主体性时间的一种契机.

    竞速远程在场感知麻痹失神症保罗·维利里奥

    数据-空间-权力:认识数字平台的三个维度

    燕道成蒋青桃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空间-权力"作为考察权力运行逻辑的重要框架,提供了一个深刻认识数字时代平台权力生成的基础性理论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数据不仅是平台的权力之源,更是平台塑造空间、制造共识的重要手段,数据成为知识的化身.因此,"知识-空间-权力"在平台权力分析中发展为"数据-空间-权力",由此可发现平台通过隔离的方式获得数据、空间与权力的垄断权,其他群体则深陷数据贫困、空间贫困和权力贫困中.在未来,平台必须朝着数据正义、空间正义的方向调整自身发展轨迹,实现权力之间的平衡.

    数据数字空间平台权力

    基于语料库的孤独症群体媒体话语建构及变迁

    张雨欣陈婵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孤独症群体也逐渐成为了大众媒体的关注焦点.本研究通过自建《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有关孤独症报道的语料库(1981-2022年),从历时角度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在孤独症报道方面的话语构建及变迁,以期推动社会对该群体的理解和包容.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上,媒体在报道孤独症话题时表现出对儿童群体的特别关注,尤其强调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以及融合教育问题.此外,媒体还集中报道了孤独症群体在康复、公益活动以及相关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情况.在历时话语变迁层面上,孤独症群体的处境经历了从被误解到逐渐被接受和包容的变化.到了现阶段,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广泛支持,为这一群体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善.

    孤独症群体历时话语语料库

    媒介化视域下"乡村新闻官"制度的生成机制和实践路径——基于清远市清新区的田野考察

    张建敏邝翠滢陈倩茹王佳悦...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层媒介化进程加快,清远市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旨在延长新闻触手,成为打通城乡一体的信源通道,为基层治理体系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利探索.研究发现"乡村新闻官"制度的运行与实践是媒介实践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具体呈现,且规范化、体系化的运行机制使得乡村新闻官可发挥主体能动性,形成三种实践路径和效果,最终构建出"乡村新闻官"制度的媒介化实践结构图.

    基层治理乡村新闻官县级融媒体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福建经济广播人工智能运用初探

    杨志斌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广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导致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用户获取信息习惯的变化.然而,经济广播可以借助信息时代科技,通过利用AI人工智能,从提高内容质量、提高传播效率、丰富内容形式、创新运营模式和拓展受众群体五个方面,把传统经济广播从"广播半导体"升级成"全媒硅智体"在互联网借助"官媒"公信力赋能,打造服务政务商务新抓手,从政策解读、经济分析、品牌塑造、产业整合、行业研究等方面发力,满足市场用户对经济全媒需求,再创经济广播新时代价值.

    经济广播新质生产力AI人工智能媒体新模式

    人工智能对新闻编辑效率的影响研究

    张怡然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编辑室自动化和效率方面的潜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将从新闻稿件的自动生成、编辑和校对、内容推送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在新闻编辑室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更好的新闻质量.

    人工智能新闻编辑自动编辑效率提升数据安全

    融媒体语境下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传播策略探析——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为例

    史竹君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生新闻基于平民视角,是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具有本土化特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受众在融媒体时代选择的多样性,导致市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优势日益下降.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为例,从融媒体环境下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现状与问题切入,提出:民生新闻节目如何以小屏优先业务流程再造、拓展直播传播维度、扎根本地找回受众强"链接"的传播策略,为融媒体语境下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民生新闻融媒体《新闻110》传播策略

    闽南语歌曲和上海电影的碰撞——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桃花泣血记》的传播与审美研究

    吴秉勋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部上海电影使用闽南语歌曲在台湾地区进行宣传,这样的第一次尝试,看似冲突的组合却意外动听并且产生广大的回响,也促成了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问世.1932年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黑白默片《桃花泣血记》在台湾地区放映,电影业者为了宣传电影而邀请当时担任电影"辩士"的詹天马作词,"共乐轩"西乐队指挥王云峰谱曲,创作了电影同名歌曲,并由当时知名的女歌手纯纯演唱.《桃花泣血记》的宣传大获成功,不只电影热卖,主题曲也在当时台北的大街小巷被争相传唱.这首电影主题曲是台湾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现代商业性流行歌曲,更是两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闽南语歌曲从此正式走上了流行音乐的道路.客观来说,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在当时1930年代的台湾乐坛造成轰动,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以民众熟悉的"乡音"——闽南语作为传递媒介,这是风土民情几乎相同的福建与台湾之间共有的根文化,足以说明台湾民众对于闽南文化的高度认同感,用今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段历史,这是海峡两岸自觉表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力证据.

    海峡两岸闽南语桃花泣血记台湾地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