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毛善锋

双月刊

1001-0505

journal@seu.edu.cn

025-83794323,83794094

210096

南京四牌楼2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本校及校外在土木建筑、机械动力、无线电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电力电气、热能工程、交通运输、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理化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走滑断层简支梁桥模型试验研究

    谢礼立陈睿致徐龙军刘秒...
    513-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简支梁桥在地震(活动断层)作用下反复出现的落梁震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破坏模式,根据试验功能和模型参数需求,设计制作了 一套能够模拟断层两盘间产生相对三维运动的试验装置。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其在断层作用下的损毁过程,分析了落梁破坏特征和结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支座布置显著影响落梁行为,主梁移动、倾斜等过程会加剧桥墩损伤,并可能诱发桥梁的进一步垮塌;断层错动引起土体挤压效应,导致近断层区土压力普遍上升,边跨区土压力变化较小,桩基不同深度土压力变化呈现特定顺序。试验所得数据和结论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试验参考,有助于指导未来抗震设计和结构的断层适应性设计。

    跨断层桥梁活断层试验装置桥梁支座倒塌分析

    民用机场智慧化程度评价指标的构建

    张锐黄卫马涛
    524-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民用机场在进行智能化程度评价过程中客运核心业务流基础评价指标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泛、指标间关系错综复杂的难题,从智慧程度、覆盖程度和准确程度进行了多角度耦合的基础评价指标通式构建。在此基础上,以航班流为例分别从感知型、预测型和决策型3个方面进行了基础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础评价指标可根据其所涉及数据的功能属性划分为感知型指标、预测型指标、决策型指标3类,解决了智慧化程度基础评价指标缺失的问题。感知型与预测型指标可从智慧方法、覆盖程度、准确程度3个角度进行刻画,而决策型指标仅需从智慧方法、覆盖程度2个角度进行刻画,构建了多角度耦合的指标通式。从智慧方法角度划分,智慧程度可分为全智慧化管控、半智慧化管控和全人工管控3类状态,而覆盖程度与准确程度可由覆盖率与准确率表征。

    智慧机场航班业务流基础评价指标感知型指标预测指标决策型指标

    三维DDA方法的验证及其在隧道围岩垮塌控制中的应用

    李利平范宏运刘洪亮周申...
    53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模拟隧道围岩垮塌灾害演化过程与锚杆加固处置,通过嵌入锚杆支护算法实现了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中的锚杆支护模拟。首先,介绍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三维DDA方法中锚杆支护算法;其次,针对隧道围岩垮塌灾害中的不同运动模式,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块体滑移、转动以及碰撞过程,验证了三维DDA方法模拟块体运动的准确性;最后,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了工程尺度的节理岩体隧道围岩垮塌过程。结果表明:无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垮塌高度为3。9 m,洞周块体位移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有支护条件下隧道洞周块体保持稳定状态,隧道左拱肩部位锚杆轴力较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增加该区域锚杆长度。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围岩垮塌稳定性分析锚杆支护

    中空波纹夹层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舒赣平姚震张萌刘忠华...
    539-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中空波纹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以轴压比、空心率、长细比和截面形式为试验参数,开展了中空波纹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中空波纹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水平承载力较高,滞回曲线饱满,无明显捏缩现象,延性和耗能能力良好,同级循环荷载作用下性能稳定;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延性破坏,具体表现为柱底钢管鼓曲变形、混凝土压溃、局部缺陷处管壁撕裂;空心率较小的试件承载力较高,耗能能力较强;当长细比由20增至30时,试件位移延性系数降低了 47。49%,承载力也明显下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耗能能力逐渐降低。

    中空波纹夹层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延性耗能

    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预制节段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韩冰何一宽解会兵杨忠...
    549-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节段墩的抗震性能,采用多级耗能方法实现多节段共同参与耗能。将耗能钢筋从节段墩底部向上依次穿过多个接缝,从而实现多级耗能。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多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耗能能力,并针对三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轴压比和耗能钢筋配筋率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多级耗能节段墩体系可以提高节段墩的耗能能力,而每一级别耗能体系存在耗能上限,且随多级耗能体系级别的提升而增加。在不同级别耗能体系中,耗能钢筋配筋率存在不同的临界值,一级耗能体系的耗能钢筋配筋率临界值为0。23%,二级耗能体系为1。31%。为获得较强的耗能能力,建议将耗能钢筋配筋率取值为1。31%,轴压比取值为0。1。

    耗能钢筋多级耗能滞回曲线耗能能力残余位移

    预应力在我国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梁书亭王文康朱筱俊徐义威...
    559-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我国地下大跨空间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密排框架(肋梁)结构、折板或拱形结构、变截面(加腋)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Y形柱结构6种形式,相比之下,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大跨度结构城市地下空间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空心结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

    锈蚀钢丝及拉索模型静力拉伸和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

    万嗣鹏方泽锋周海俊宋神友...
    56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精确地感知拉索锈蚀病害,评估服役拉索的健康状况,对锈蚀拉索的力学性能退化与拉伸受力声发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中性盐雾腐蚀模拟制作了 4种不同锈蚀等级的高强钢丝和拉索,开展了锈蚀高强钢丝及拉索模型的静力拉伸加载试验,提出了考虑锈蚀和制索工艺影响的拉索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同时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了整个拉伸断裂过程。结果表明,计算承载力与实测承载力两者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8%。随着锈蚀率的增大,拉索模型的延性较承载力下降更为显著。断丝产生的声发射能量最大,断丝峰值频率维持在75 kHz左右,且受锈蚀钢丝延性下降的影响,断丝信号的振铃计数和持续时间均会随着锈蚀率的增大而变大。

    桥梁工程拉索锈蚀力学性能退化声发射

    钢桥复杂构造疲劳裂纹跨尺度扩展与寿命预测

    崔闯郑秋松袁晓鹏张宁...
    57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宏观唯像学方法无法描述钢桥疲劳损伤由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演化过程的问题,建立了可描述钢桥复杂构造疲劳裂纹跨尺度扩展与寿命预测方法。首先,结合微观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了以能量耗散理论为基础的微观短裂纹成核与扩展模型。同时,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宏观长裂纹扩展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钢桥典型的纵肋与顶板焊接构造细节为研究对象,结合既有疲劳试验,模拟并验证了微观短裂纹的成核、扩展,以及宏观长裂纹扩展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疲劳裂纹跨尺度扩展与寿命预测方法对于钢桥复杂构造细节疲劳损伤演化与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钢桥疲劳损伤演化位错偶极子模型短裂纹成核扩展长裂纹扩展

    国外石砌民居抗震研究综述

    陈再现王超余子聪
    586-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国外石砌民居抗震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首先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筛选相关文献205篇,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计量分析。随后从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抗震加固3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文献中整理的123组试验数据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数值模拟模型盲预测能力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国外石砌民居抗震研究过程可分为起步、上升和发展3个阶段,现有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数值模型均不能准确预测试验结果,力学模型的可靠度需通过试验数据库进行提升,数值模拟中材料和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亟待解决;提高石砌民居整体性的构造措施是很好的加固手段,但加固机理和量化还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对试验数据库应用、模型不确定性解决方案及抗震加固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石砌体历史民居面外响应抗震加固可视化分析

    我国沿海混合强风区典型桥址设计风速取值研究

    吴思哲方根深潘放胡小浓...
    599-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我国沿海典型强/台风混合风气候地区仅依赖实测样本难以准确估计不同风气候极值风速的问题,提出同时考虑台风与非台风的极值风速估计方法。对于非台风气候,利用最优概率密度分布拟合年极值风速样本,并考虑因有限样本和概率模型选择产生的不确定性,获取非台风极值风速区间,其中广义极值(GEV)分布与皮尔逊Ⅲ型(P3)分布估计不确定性约为3~8 m/s。对于台风气候,采用随机路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三维台风风场模型直接估计10 m高度、基准高度处的极值风速。由此将非台风和台风作为独立事件,采用两者极值风速曲线外包络作为推荐的极值风速设计曲线,并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区间作为取值依据,可保证规范风速普遍低于上包络风速2~5 m/s,临近区间均值,落于区间内,提供了更全面的风速取值方法。

    混合强风台风非台风极值风速不确定性随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