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侯丽萍

半月刊

1674-7712

xiaofeidianzi@163.com

010-52420279 68253737

100036

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二层240室

消费电子/Journal China This Week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一本集高端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报道、产品评比测试、导购等的大型消费电子资讯半月刊。上半刊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评测推荐,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下半月刊注重消费电子理论研究,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消费电子资讯大型综合半月刊。   杂志脱胎于2003年创刊的《电器评介》,现正式更名为《消费电子》,目前已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知名媒体。是消费电子爱好者交流、学习及收藏的首选;更是政府和企业高层了解消费电子行业动态和普通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参考刊物。编辑内容我们的编辑方针  及时准确、客观详实地传递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信息,促进消费电子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外厂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消费。每期杂志均以大量篇幅发布“消费电子评测室”对各类电器产品的横向对比评测报告,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依据。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电器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同时关注行业热点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奉上行业最热门人物的专访报道。  现已建立国内权威性的消费电子主观评介测试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具有品牌标志的消费电子产品认证标志奖项,众多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都以获得这些奖项为荣。  为了更好的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新增的“潮人玩转消费电子”和“商品集装箱”栏目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们的主要读者描述:  读者对象主要是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发烧友、需要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普通消费者和消费电子行业从业者。目前订阅和购买用户已达到每月16万左右,并且仍旧在不断增长之中。读者对象包括国家公务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IT业者、医疗卫生业者、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等。读者群的收入处于中高水平,多数读者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并且对周围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影响力。这些读者基本覆盖了国内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占总量的45%以上。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发行数据  《消费电子》为大16开全彩印半月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突破16万册,其发行渠道遍及全国各地邮局、报刊亭、同类企业界、相关展会和销售终端。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为主,在重点城市的银行、4S店、宾馆、酒楼及高档写字楼等场所均有本刊的展示,北京及广州等重点城市的主要报摊点均有销售,在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年二十个大型论坛和高峰会议上均会随会议资料派送,并已进入部分高校阅览室、图书馆和上海爱知书店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020-62215592、010-68253737-147  发行部联系方式:010-68253737-146  邮箱:sally@cechoice.com  《消费电子》杂志(学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大型科技理论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探讨和报道国内外消费市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7712 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9/TM 邮发代号:82-22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消费市场 >电子科技 >计算机科学 >技术交流  二、征稿对象:  从事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均可向本刊投稿。  联系方式:  电话:010-52420279  投稿邮箱:xiaofeidianzi@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赵军沙志明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网可靠性、提高能源运用效率、整合可再生能源和促进电网现代化.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智能电网的关键组件,包括高级计量基础设施、需求响应系统、配电自动化、能源管理系统,分析了智能电网技术在电气技术中的有效应用,并对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及未来趋势展开相关研究,以充分突显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价值,推动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电网运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智能电网技术电气技术应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与办公区域消防安全管理的协同机制分析

    朱卓然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系统安全与办公区域消防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深入研究,分析两者在安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关联性,构建组织架构、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响应和标准化管理在内的协同机制框架;重点关注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策略,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法律法规障碍、技术资金难题等,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电力系统安全办公区域消防安全管理协同机制信息共享

    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杨虎任立志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智能变电站的架构体系、二次系统设计特征和一次智能化设备发展对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并和智能变电站情况相结合,对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以及应用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进行总结思考.

    智能变电站技术实际工程设计应用

    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

    刁蒙蒙胡炜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了保证输配电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对电力工程设施加强管理.当前国家对 10 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在实际管理中需要重视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而保证电力资源的高质量供给.为此,文章从 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准则入手,并结合 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常见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基于互联网通信的输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李华忠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故障.为了保证输配电的安全性,提高监控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通信的输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设计,通过设计协调器和输配电监控器硬件电路,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在输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以其电压频率为基准,把电容电流作为内环反馈的变量,从而推导出该电流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输配电系统中的电流作为外环反馈的变量,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融合处理输配电设备的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设计输配电智能监控算法,实现输配电的智能监控.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可以将输配电设备的电流监控精度提高到90%以上.

    互联网通信智能监控系统输配电

    农村供电所台区线损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赵逸强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力供应已成为维系国民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在农村电力供应中,台区线损问题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电力供应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台区线损不仅导致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还给供电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台区线损治理是解决农村电力供应中线损问题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针对农村供电所台区线损治理方案的研究仍相对匮乏,现有的治理方案在适用性和有效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农村供电所台区线损治理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供电所台区线损治理方案的优化研究,提出更加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农村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村电网的现代化建设,为解决农村供电所台区线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农村电力供应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电力供应台区线损治理方案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考虑季节性气候因子的配电网可中断负荷预测方法探析

    康振宁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电力系统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配电网可中断负荷管理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受季节影响,可中断负荷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传统方法难以准确捕捉负荷的波动规律.为了更准确预测可中断负荷波动,引入季节性气候因子,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配电网可中断负荷预测方法:使用最小二乘算法推断缺失季节性气候因子,通过映射函数补充不完整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数据进行修正,以消除异常值影响,完成季节性气候因子数据收集与预处理;计算季节性气候因子可中断负荷曲线相似度,将结果进行整合并降维后提取季节性因子特征;构建SVM预测模型并利用二阶泰勒求解可中断负荷最优函数,使用训练好的SVM模型完成配电网可中断负荷预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中断负荷裕度约为70%,可中断负荷误差均低于4%.

    配电网可中断负荷季节性气候因子支持向量机最优函数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难点和对策分析

    徐海涛张继来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然而,实际施工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难点和问题,如施工图纸与实际现场不符、施工协调配合困难、材料设备质量控制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等.针对这些难点,需要采取加强施工准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等有效对策,推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质量.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施工难点对策

    35kV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李可程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 35 kV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次研究对其环境适应能力进行探讨:通过梳理35 kV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的定义、分类以及应用领域,明确影响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温度、湿度、电磁干扰以及腐蚀性环境;并针对以上因素分别进行温湿度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及腐蚀试验,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以上不同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的改进,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所以为提高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减少设备故障率,应针对不同环境条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研究为增强开关设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参考,对相关设备的改进和优化起到促进作用.

    35kV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环境适应性温度影响湿度影响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定位隔离技术探究

    孙宇东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障定位隔离技术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一项关键技术,能快速地将故障隔离在系统之外,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介绍了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定位隔离技术的作用,分析了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定位隔离的不足之处,对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定位隔离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隔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