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侯丽萍

半月刊

1674-7712

xiaofeidianzi@163.com

010-52420279 68253737

100036

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二层240室

消费电子/Journal China This Week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一本集高端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报道、产品评比测试、导购等的大型消费电子资讯半月刊。上半刊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评测推荐,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下半月刊注重消费电子理论研究,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消费电子资讯大型综合半月刊。   杂志脱胎于2003年创刊的《电器评介》,现正式更名为《消费电子》,目前已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知名媒体。是消费电子爱好者交流、学习及收藏的首选;更是政府和企业高层了解消费电子行业动态和普通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参考刊物。编辑内容我们的编辑方针  及时准确、客观详实地传递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信息,促进消费电子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外厂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消费。每期杂志均以大量篇幅发布“消费电子评测室”对各类电器产品的横向对比评测报告,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依据。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电器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同时关注行业热点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奉上行业最热门人物的专访报道。  现已建立国内权威性的消费电子主观评介测试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具有品牌标志的消费电子产品认证标志奖项,众多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都以获得这些奖项为荣。  为了更好的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新增的“潮人玩转消费电子”和“商品集装箱”栏目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们的主要读者描述:  读者对象主要是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发烧友、需要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普通消费者和消费电子行业从业者。目前订阅和购买用户已达到每月16万左右,并且仍旧在不断增长之中。读者对象包括国家公务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IT业者、医疗卫生业者、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等。读者群的收入处于中高水平,多数读者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并且对周围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影响力。这些读者基本覆盖了国内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占总量的45%以上。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发行数据  《消费电子》为大16开全彩印半月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突破16万册,其发行渠道遍及全国各地邮局、报刊亭、同类企业界、相关展会和销售终端。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为主,在重点城市的银行、4S店、宾馆、酒楼及高档写字楼等场所均有本刊的展示,北京及广州等重点城市的主要报摊点均有销售,在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年二十个大型论坛和高峰会议上均会随会议资料派送,并已进入部分高校阅览室、图书馆和上海爱知书店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020-62215592、010-68253737-147  发行部联系方式:010-68253737-146  邮箱:sally@cechoice.com  《消费电子》杂志(学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大型科技理论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探讨和报道国内外消费市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7712 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9/TM 邮发代号:82-22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消费市场 >电子科技 >计算机科学 >技术交流  二、征稿对象:  从事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均可向本刊投稿。  联系方式:  电话:010-52420279  投稿邮箱:xiaofeidianzi@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教学平台的教师总课表快速生成方法

    黄玲娜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校园环境下教师的课务信息全部在教学服务管理平台中,查询时需要在联网的状态下登录平台,输入关键字后进行查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个本地化的全院教师电子总课表是必不可少的,利用Excel自带的VBA宏语言能快速制作教师电子总课表,极大减轻了教务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制作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VBA宏语言

    基于UPS通信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探究

    冷志鹏姜浩男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UPS(不间断电源)作为关键的电力保障设备,在各类关键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UPS监控与故障诊断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如实时监控能力不足、故障诊断准确性不高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UPS通信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利用UPS的通信接口,通过网络实现对UPS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从而提高了UPS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旨在探究基于UPS通信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关键原理、方法和应用,为提升UPS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UPS通信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可靠性网络通信

    发电机轴系扭振产生原因分析与研究

    张泽鑫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输电网的容量扩大化,特高压及超高电压电网的建设投运、跨大区的HVDC输电系统大规模铺开.新能源项目的稳步投产,风电、光伏电能在电力系统占比的不断上涨,大规模非线性电气元件的使用,整流逆变环节增多以及新型输配电、保护、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电力系统逐步实现电网智能化的同时,对机组的冲击变得多样化.本文重点对发电机轴系扭振产生原因分析与研究,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有着积极意义.

    汽轮机转子轴系扭振切应力

    基于不停电作业法的10kV配网架空线路带电检修技术研究

    王恺刘文璿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检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停电操作,且损失负荷过大的问题,引入不停电作业法,开展10kV配网架空线路带电检修技术研究.基于不停电作业法,建立配网电磁暂态计算模型.综合分析线路自身的物理特性、环境条件以及负载情况等因素影响,计算 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期间受力.根据受力情况,开展三相不同时间开断架空导线线路带电检修.通过对比证明,新的检修技术与现有检修技术相比不需要停电即可实现对架空线路的检修,且检修过程中产生的损失负荷更少.

    不停电作业法架空线路检修带电10kV配网

    微电网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

    栾鹏飞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电网在追求绿色低碳的道路上,其发展策略以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利用为基石,充分整合了能量存储技术、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效优化技术、微网协调控制技术等.这一系列核心技术的集成运用,旨在驱动微电网系统朝向更为环保、低碳的状态演进,进而确保稳定的清洁能源供给,同步大幅削减碳排放量,最终有力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的长久繁荣.基于此,文章将围绕微电网的概念与特征,对微电网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微电网绿色低碳关键技术c

    电力市场营销中电价与电费风险的技术防范与优化策略研究

    王浩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电价波动风险、电价定位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对电价的影响,揭示了电价风险的来源及其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随后,深入探讨了电费回收风险、电费计算与核算风险以及用户拖欠电费风险,明确了电费风险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通过构建智能电费管理系统和推广预付费与智能电表技术,实现了电费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力市场电价电费风险技术防范优化策略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的设计研究

    熊亮翁德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对于配电网设计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优化配电网系统,促进光伏电站应用,本文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设计进行研究,首先探讨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的重要意义,并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具体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目前接入设计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策略.

    分布式光伏电站配电网接入设计

    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变电站SF6设备气密性监测

    赵立新李镇高赟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变电站SF6 设备气密性监测节点的设置为独立的形式,监测范围较小,导致监测响应时间延长.为此本文提出对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变电站SF6 设备气密性监测的设计与验证分析.根据实际的气密性监测需求及标准,先进行SF6 设备监测数据采集,采用多层级的方式,扩大监测范围,完成多层级节点的部署,构建红外成像SF6设备监测模型,采用差压定向测定实现监测处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高压空气法变电站SF6 设备气密性监测小组、传统SF6设备气密性监测变电站SF6 设备气密性监测小组,此次所设计的红外成像F6 设备气密性监测小组最终得出的监测响应时间被较好地控制在0.2s以下,说明在红外成像技术的辅助与支持下,当前对于SF6设备气密性的监测效果更佳,误差可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红外成像技术变电站SF6设备气密性监测设备核验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充电站选址模型

    刘亚迪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区域用电量为基础,建立充电需求模型.通过现有充电站数据进行参数辨识,从而得到充电站需求的合理预测结果.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供电区域为例,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电力大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得到充电站建设规划.与现状相比,可以在减少充电站建设数量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满足用户充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新基建充电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大数据

    基于改进C5.0决策树算法的电力营销异常数据挖掘研究

    肖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电力营销数据规模较大且数据组成复杂,传统挖掘方法容易出现异常数据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本文研究基于改进C5.0 决策树算法的电力营销异常数据挖掘.通过收集与预处理等步骤做好电力营销数据的准备工作,引入信息熵改进C5.0 决策树算法的属性选择方式,并利用改进后算法挖掘电力营销异常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下电力营销异常数据挖掘结果的正确率高达 97.5%,挖掘性能较强.

    改进C5.0决策树算法电力营销营销数据异常数据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