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球物理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

刘光鼎

双月刊

1004-2903

prog@mail.igcas.ac.cn;geophys@163.com

010-82998113,010-62369620

100029

北京市9825信箱(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办公楼113号)

地球物理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Geo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探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战略,评价地球物理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刊登有创新性或意义重大的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快报和其他文章。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之地球物理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本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均居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是迅速、准确反映我国地球物理学科整体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刊物之一。面向从事地球物理、高空及大气科学等研究领域及油气勘探、固体矿产资源探查、环保、工程、国防等部门的广大读者和大专院校师生,是从事地球物理和相邻学科研究的案头必备刊物之一。投稿可进入本刊 登记注册后按指定路径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震源资料匹配处理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刘恋陈松汪玉玲肖逸飞...
    1951-1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淮北某煤矿在进行煤田三维地震勘探,采用了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联合施工来进行地震数据的采集.两种震源采集数据在相位、频率和信噪比等存在差异,尤其是两种震源相同偏移距起跳时间相差较大,正常处理时静校正不能解决拼接处同相轴叠加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对两种震源极性进行调查,对可控震源极性进行反转,使得两种震源采集数据相位极性上保持一致,然后使用匹配滤波技术,将可控震源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使两种震源在相位和频率上保持一致,同时也能使可控震源初至更加易于识别和自动拾取.对匹配处理后两种震源数据相同偏移距起跳时间进行调查,发现两种数据有较大系统时差,将可控震源数据进行时差校正后进行初至拾取.最后利用层析静校正方法解决本次勘探区近地表及时移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次煤田勘探混合震源采集资料经过极性反转、匹配滤波、时差校正和层析静校正处理技术后,不同震源拼接处煤层波组连续性得到改善,为后期数据进一步处理打下良好基础,应用效果较好.本文采用的方法将是混合震源采集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炸药震源可控震源匹配滤波时差校正层析静校正煤田勘探

    高可扩展三维大地电磁电阻率各向异性、磁导率正演

    程旭龚春叶王光杰肖调杰...
    1963-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 sounding,MT)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球深部结构探测等领域.当前,MT进一步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电阻率和磁导率是影响MT响应特征的两个重要物性参数,且电阻率各向异性现象客观存在,而目前成熟的MT三维资料解释技术通常仅考虑电阻率各向同性单一参数,且可扩展性较差.因此,本文同时考虑电阻率各向异性、磁导率双参数,基于C语言、MPI并行编程模型,实现了一种高效的频率间并行计算、阻抗矩阵并行填充、第一类边界条件并行添加和方程组并行求解的大规模多层级MT三维并行正演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磁导率对MT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阻率各向异性、磁导率双参数使得MT响应变得更为复杂,当低阻异常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异较小时,较大的磁导率甚至可以反转视电阻率和相位的形态.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对于文中测试模型16个频率时,串行计算耗时117.58 h,而2048个进程计算耗时仅12.95 min,加速547.24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实际资料解释提供高效快速的正演方案,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三维电阻率各向异性、磁导率异常体的MT响应特征.

    大地电磁测深数值模拟电阻率各向异性磁导率并行计算

    低孔低渗砂岩核磁共振测井物性评价下限及温压特性实验研究

    魏玺王贵文王猛董宇...
    1979-1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开发对象及测量环境的日益复杂,核磁孔隙度与地层真实孔隙度存在一定偏差,高温高压的测量环境使得核磁共振响应特征不明确,这种现象影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效果.为探究地层因素对核磁共振测井评价的影响,在X区块钻取了 15块低孔低渗砂岩岩心,通过对比核磁孔隙度、渗透率与实际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的误差,明确了核磁共振测井评价物性的下限;此外,参考X区块H组的岩性,试制了一批人造岩心,饱和不同流体进行变温压核磁共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评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压力对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基本无影响,同时制作了 T2几何均值温度校正图版,确定了饱和水砂岩T2几何均值校正模型的各项参数.

    核磁共振测井地层因素物性下限温压影响校正模型

    坑道地震预测(TSP)技术在云南羊拉铜矿找矿中的初步应用

    朱基湛胡煜昭吴世林王新富...
    1989-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金属矿坑道找矿中,电法、磁法和电磁法受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其勘探精度.而地震勘探随着施工技术的简化和数据处理成本的逐渐降低,加之其探测深度大,信号穿透性强,分辨率高等优势,在金属矿坑道找矿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为此在云南羊拉铜矿开展以地震反射波法为原理的TSP技术的找矿试验,简述TSP技术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和资料解释的一般流程,结合矿区地质资料解释了本次试验的岩石力学参数成果图、反射层位图和三维速度渲染图等图件,预测了断层破碎带、岩性界面和矿体的位置及空间展布.羊拉铜矿区坑道地震找矿试验表明,该技术在金属矿山坑道找矿有广阔的前景.

    地震波TSP技术坑道找矿羊拉铜矿

    井周地层纵横波慢度径向分布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王梓岳文正朱瑜明刘鑫...
    2002-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壁周围地层的慢度信息对石油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反映地层岩石的性质.由于泥浆滤液侵入、井壁应力分布、钻井机械损坏、压裂施工等原因,导致井周地层在径向上呈非均质性,具体表现为井壁周围地层慢度在径向上发生变化.通过声波测井反演提取地层径向慢度剖面,可以在识别侵入深度、评价井眼稳定性、指导完井设计、压裂效果评价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学者们开发的不同井周慢度径向分布反演方法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三类:基于到时信息的慢度剖面反演方法、基于慢度-时间相关的慢度剖面反演方法和基于波频散的慢度剖面反演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反演方法由于采用算法以及目标模式波不同,其适用情况和反演结果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井周慢度径向分布反演方法上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不同方法慢度反演效果.

    径向位置慢度剖面层析反演阵列声波测井

    被动源面波三维横波速度反演在山东某矿区应用研究

    张凡斌韩帅曾爱平
    2013-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地震干涉法的被动源地震勘探通过采集天然噪声信号进行成像,无需主动激发具有低成本、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矿产勘探等领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在山东某矿区开展了被动源面波成像研究,通过布设环形检波器阵列进行数据采集,经去趋势、去均值、去除强振幅等预处理流程后对所有台站对进行互相关计算,并对互相关结果进行滤波去噪来提高信噪比.之后采用双台法拾取台站对的频散曲线,利用直接反演方法直接对混合路径的所有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得到了 3D横波速度结构,该速度结构较好的反映了探测区域范围内的基底和内部结构,为该区开展进一步矿产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矿产勘探被动源地震背景噪声双台法三维反演

    基于孔隙度分析的断裂连通路径识别方法

    赵军冉琦梁舒瑗朱博华...
    2025-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区域发育了一种特殊的断控缝洞类型油气藏,目前,对于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及连通渗流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制约了油气田储量精细动用以及注采井网构建.研究区域内地层经历了多期断层改造活动,断裂较为发育、空间结构复杂,并且是洞穴储集体间连通的主要通道,因此对于断裂连通强弱、连通路径的表征和分析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验证了工区内利用孔隙度表征渗流能力的可行性,将孔隙度赋值于断裂面之上,通过分析断裂沿不同走向孔隙度特征判断最优连通走向;以Dijkstra路径搜索算法为基础,以断裂面上指定点位置为起点,自动搜索孔隙空间最大化时的连通路径,并对连通路径上孔隙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动态数据验证,可以实现井组内连通路径的有效表征和预测,为油气田井组注采开发、井网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塔里木盆地断控油气藏孔隙度井组连通性连通路径

    基于FPGA的多通道电磁信号采集平台设计

    程辉魏栋麟付国红
    2034-2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PGA丰富片上资源和强大并行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3通道电磁信号采集平台,可同时对3路信号进行前置放大、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后存储在存储器中,再由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在室温条件下,采集两组频率为2n Hz(-2≤n≤13),幅值为1 V的标准正弦信号,经过标定后采集平台实际测量幅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1%,通道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024%.本平台具有较高的采集精度,功能扩展潜力大.

    FPGA电磁信号采集平台标定实验

    基于有限体积的半航空瞬变电磁任意各向异性三维正演及响应规律分析

    姜晓腾孙怀凤刘东柳尚斌...
    2046-2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航空瞬变电磁地面发射、空中接收的特点,不仅能获得信噪比高的数据,而且具有极高的作业效率.然而,目前的半航空瞬变电磁研究大多针对三维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研究较少,对存在明显电各向异性区域的数据按照各向同性模型解释会严重偏离真实情况.开发考虑各向异性的三维正演算法,对电各向异性区域数据的正确解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双旋度电场方程出发,基于有限体积法以及后退欧拉法完成对空间和时间的离散,通过对主轴各向异性电导率张量做欧拉旋转得到任意各向异性电导率张量,实现半航空瞬变电磁任意各向异性三维正演算法.首先通过对一维各向异性层状模型计算,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其次对主轴各向异性模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主轴各向异性对衰减电压的影响;之后,模拟计算了任意各向异性模型,并分析各向异性倾角和走向角对响应的影响;最后检验本算法对复杂地质模型模拟情况.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可以用于半航空瞬变电磁三维任意各向异性正演,模拟结果精度较高.

    半航空瞬变电磁有限体积各向异性三维正演

    多分量震源和检波器数据弹性波高斯束偏移

    石星辰毛伟建张延保田宝卿...
    2059-2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弹性多分量高斯束偏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PP(纵波-纵波)和PS(纵波-横波)波型,这仅是完整弹性波成像的一个子集.这些方法通常采用标量源,即仅产生纯P波的爆炸源,因此波型分离仅需要在接收端执行.然而,全面的弹性波成像还应涵盖SP(横波-纵波)和SS(横波-横波)波型.作为完整的弹性波场的一部分,SP和SS波能够从不同视角提供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能力.为了获得各个波型(包括PP、PS、SP和SS)的弹性波成像结果,本文将传统的仅在检波器端采用多分量设备的弹性高斯束偏移方法拓展至震源和检波器均使用多分量设备的情形.这种拓展可在缺乏局部界面的区域直接生成丰富的S波波型,且传播更深.基于弹性Kirchhoff-Helmholtz积分以及震源端与检波点端的完备边界条件,本文推导了适用于自由表面、海底以及自由空间模型的波场延拓与波型分离公式.在偏移过程中,该方法可自动实现源端和检波点端的波型分离,无需事先对数据进行P/S波的单独分离.此外,为解决与S波相关的极性反转问题,本文应用了适用于张量形式的矢量互相关成像条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两个合成数据测试中得到验证.

    弹性高斯束偏移矢量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