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雕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雕塑
雕塑

范伟民

双月刊

1007-2144

diaosu@vip.163.com

010-67749920 87779476 87706338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盛世龙源区国粹苑D座

雕塑/Journal Sculp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研究和讨论雕塑及公共艺术理论,介绍国内外雕塑作品的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学术性刊物,于学术性、艺术性、前瞻性、新闻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器、象、意、道——中国传统造物审美观下公共艺术的审美思想

    杨凯超汤雅莉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城市公共艺术的"特色危机"意识,以中国传统造物审美观"立象以尽意"为基底,推演以"器、象、意、道"为核心的公共艺术审美体系和道器合一、心道合一、物我合一、心物同在的公共艺术审美序列.旨在透过中华传统造物审美观理解并强化公共艺术本体的认识论与价值论,从而使公共艺术审美理论具备形而上的性格,并进一步拥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存的设计美学与造物哲学的发展意蕴.

    传统造物立象尽意公共艺术审美思想

    主题性雕塑的历史叙事与文本意义研究——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

    陈崇辉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动与支持,主题性雕塑的历史叙事意义在学界和公众视野中被再次强化.作为一种时代革命文化的产品,主题性雕塑在当代反映了创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论指导下,承担起了时代的纪念碑与历史文本的转录双重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叙事文本,探讨主题性雕塑作为一种时代脉络的结晶,如何纪念和再阐述革命时代的文本意义.

    主题性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历史叙事

    公共艺术设计在古田翠屏湖文旅融合的触媒效应

    陈莺娇郑庆伟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在户外环境中探索一种更有叙事性设计表达和沉浸式体验的艺术作品形式,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提升作用来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福建古田"翠屏湖窗景"装置艺术案例为研究,融入文化再生产的公共艺术设计意味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情感体验的场景营造,激发旅游目的地文旅提升的系列连锁反应,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公共艺术设计在文旅融合中的触媒效应.

    公共艺术设计触媒效应文旅融合

    建设雕塑3.0对城市的意义

    许亮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雕塑领域也不断演变,从传统的手工制作走向了数字化设计生产.机械装置、LED屏幕、声光电、智能设备、编程等元素与雕塑融合并让雕塑进入了雕塑3.0时代.本文将对雕塑3.0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以及创新点进行探讨.

    城市雕塑3.0动态化智能化

    佛教主题公园与历史文化挖掘

    赵玉春
    66-67页

    缅怀学长钱绍武先生

    吴兵先玛丽娅·查尔金娜
    68-71页

    基干OBPPPS模型的线上教学研究——以《民间美术与工艺》课程为例

    白素贞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的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的原则,各大高校在持续开展全封闭式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时空分离"的弊端也在不断显现.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逐步构建起全封闭式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框架,应对高校课程的顺利开展.该研究在廓清学科特征的基础上,以BOPPPS模型重构课程结构,从全程在线教学的课程方案、效果反馈到评价标准等形成体系化教学过程,以解决线上教学面临的多重困境,进一步推进疫情期间《民间美术与工艺》课程教学的研究,同时对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民间美术与工艺OBPPPS模型线上教学

    数字雕塑技术在泥塑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玺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雕塑教学过程中,泥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与过渡,同时也是传统木雕、石雕甚至现代公共雕塑与浮雕的立体草稿图和效果的预判最常用的技法.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泥塑基础课程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把二维平面的绘画转化为三维实体空间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立体雕塑小像和立体石膏模型来进行教学讲解与临摹,学生的作品往往缺乏生动.在模特写生的过程中,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又很难把握五官与身体结构的立体造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三维立体的雕塑作品与展示与讲解,让学生的观察更加细致与直观,对艺术类、工艺品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为学生后期雕塑创作提供更多途径,让学生能更加直观、便捷地学习、展示雕塑创作技巧.

    传统雕塑泥塑数字雕塑便捷创作技巧

    雕塑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思与行——以闽江学院为例

    郑彦民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江学院雕塑系在深入理解和多方位调研的基础上,率先于省内艺术高等教育领域成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育人链"对接"生产链"的思路,大力推进课程进企业的创新改革,在体系建设改革方面的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详细梳理这些年的经验做法,对思考如何建设在应用型高校的大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具有积极意义.

    工作室制育人链生产链

    洛川县景观质量综合评价及更新驱动力分析

    冯郁周瑞丰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化保护、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等多角度实施乡村景观建设是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经济价值、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应、文化特色、管理规划等六个方面,采用AHP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对洛川县乡村景观质量进行评估,构建了包含24项指标的评估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洛川县乡村景观更新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洛川县乡村景观质量评价分值为5.422,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影响乡村景观绿化更新速度的各项驱动影响因素评价中,农林牧业总产值、地区农业生产投入总值、城镇化率、乡村聚落密度对乡村景观更新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景观建设中,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生态建设、规划管理和资金投入,在保护乡土景观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景观更新.

    乡村景观评价驱动力AHP法黄土高原沟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