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视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视技术
电视技术

许盈

半月刊

1002-8692

tvea@263.net.cn

010-64313648 59570226

100015

北京743信箱

电视技术/Journal Vide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视频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发展论坛、数字电视与数字视频、宽带网络与传输、节目制作与广播、信息终端、视频技术应用与工程、器件与应用、标准测量与仪器、业界动态等栏目。本刊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视频专业领域起技术导向及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TP的音视频同步技术在电视新闻多机位编辑中的应用

    王媛媛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多机位编辑日益成为提升节目品质和效率的关键手段.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有助于实现电视新闻多机位编辑的音视频同步.介绍PTP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电视新闻多机位编辑对于音视频同步的特殊要求以及传统同步技术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架构设计、主时钟选择与同步、延迟测量与补偿等方面详细阐述基于PTP的音视频同步技术在多机位编辑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多机位编辑音视频同步

    一种高灵敏度低功耗的超再生接收机系统

    肖维明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0.18 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实现用于402 MHz的超再生无线接收机系统.该系统采用互补交叉耦合结构的LC振荡器作为超再生振荡器,以最小化功率消耗;采用模拟与数字结合的方式实现复合熄火波形,在提高超再生接收机接收灵敏度与频率选择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整体功耗.后仿真结果显示,在电源电压1.5V的条件下,工作电流小于0.35 mA,系统接收灵敏度高于-90 dBm.

    超再生接收机(SRR)复合熄火波形互补交叉耦合振荡器可编程放大器

    卷积和自注意力融合的单图像超分辨率网络

    马勇
    57-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超分辨率重建已经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超分辨率重建面临着诸多挑战,当模型参数过大时,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性能,但需要巨大的内存成本.针对目前大多数图像超分辨率网络无法做到既能实现良好的性能,又能保持网络模型轻量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单图像超分辨率的新型轻量级双阶段网络.具体来说,设计了一种轻量级卷积模块用于局部特征提取,同时引入了一种轻量级Transformer模块学习图像的长期依赖关系,用于建模全局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客观评价指标和视觉效果上均表现良好.

    图像超分辨率轻量级双阶段网络(LDSNet)Transformer模块卷积神经网络(CNN)自注意力

    导引头光学舱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张杰轩新想钱嘉伟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红外导引模拟系统隔离度高、低速平稳性好、动态响应快的要求,从传动刚度、传动空回、框架转角、框架体积质量、控制难易及安装复杂程度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比较万向框架式、连杆结构式、弧型结构式等稳定平台常见机构构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定并设计以速率陀螺为核心构成的万向框架式两轴陀螺稳定平台.分析了陀螺稳定平台隔离扰动的稳定原理,详细介绍了该陀螺稳定平台的结构构成、主要元器件选型及结构模态分析.样机测试表明,该陀螺稳定平台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满足系统各项设计指标要求.

    导引头陀螺稳定平台光学舱

    基于单样例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算法

    姚振稷欧阳恒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是研究地表动态的重要数据,在监测土地变化与灾害以及估算农作物生长态势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目前没有传感器可以同时拥有高精度的空间分辨率和频繁的重访周期.时空融合是一种将2类具有相似波段数量和带宽的遥感数据整合在一起的技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单样例遥感图像的时空融合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来表示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提升模型预测目标图像的准确度.从实验结果来看,所提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遥感图像时空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精细-粗略图像对

    基于可加速学习有机薄膜晶体管的视觉图像预处理的研究

    代岩陈耿旭
    72-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在传输和显示过程中,由于噪声、特征衰减等原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图像质量下降问题,导致信息的错误传递,因此通过图像预处理来改善图像质量及提取图像特征十分必要.除了需要图像采集,还需要人脑对图像进行信息处理.神经形态显示器件作为可以模拟人脑中的神经元突触,具有传输快、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神经形态领域中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提出二维材料Ti3C2Tx MXene纳米片与钙钛矿量子点共混(CsPbBr3/MXene)形成的异质结结构增强了光电流的产生,并结合有机半导体材料PDVT-10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制备的有机薄膜突触晶体管,成功模拟了生物突触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EPSC)、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等基本功能.在相同的光脉冲刺激下,相较于纯CsPbBr3突触晶体管,CsPbBr3/MXene突触晶体管的单脉冲EPSC与多脉冲EPSC峰值分别达到148%与157.6%的巨幅提升,实现了在相同时间内从短期可塑性(Short-Term Plasticity,STP)到长期可塑性(Long-Term Plasticity,LTP)的快速转化.

    有机薄膜晶体管加速学习图像预处理

    深度合成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邵嵬殊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深度合成技术相关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深度合成技术的概念、深度合成技术的技术机理以及深度合成技术的应用场景等,分析深度合成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包括在体育节目、综艺节目、新闻节目等的应用,并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说明,为深度合成技术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深度合成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广播电视

    AI大模型驱动下的教学短视频开发与实践

    朱宏涛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剖析AI大模型的内涵与特点,探讨A1大模型驱动下开发教学短视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系统地阐述利用AI大模型精准生成教学短视频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提升教学短视频的制作品质与效率,加速推进教育资源智能化开发与精细化开发水平.

    大模型短视频技术驱动

    阳江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

    曾纪沾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广播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各种媒体向公众或特定地区公众传播突发事件消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当遭遇紧急情况或重大灾害时,该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向受灾人群传递现场情况,以便相关主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简述应急广播系统的基本概念、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以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广播电视台阳春钩髻顶应急广播系统建设项目为例,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设与执行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广播电视台应急广播系统接收终端

    城市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问题与解决方案

    龚崇立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城市中,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是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面临的挑战也日益突出.探讨城市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包括覆盖范围、干扰、容量和成本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发射网络、改善抗干扰能力、提高信道容量和降低成本等措施,以期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城市信息通信技术持续发展.

    城市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问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