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视研究
电视研究

赵化通

月刊

1007-3930

010-68539643 68500653

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

电视研究/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指导和实用性电视理论性刊物。辟有电视与法、新闻广角、电视剧论坛、文艺星空、环球新视野、管理透视、创作手记、收视纵等栏目。读者对象为电视工作者、文化宣传工作者、大专院校新闻和电视专业师生及广大电视爱好者。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影画互构研究

    贺艳李慧敏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近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的动画表达为论述线索,探讨实拍影像与虚拟动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形构的关系,提出纪录片在融合叙事及间性张力中打破了单一影像形式的审美局限,形成了凝神写意的诗化表达、以幻为奇的想象叙事以及对游观思想的美学阐释,整体呈现出诗意化的中式美学意蕴和当代审美观照.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影画互构中式美学

    农耕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影像建构与价值表达

    范高培俞虹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了《农耕探文明》等一批高质量的农耕题材纪录片,推动农耕文明进入大众视野.本文认为,这些纪录片在叙事层面,生动讲述新时代农人生活故事,表现农耕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历程;在影像层面,以奇观化的影像捕捉农耕之美,展现农耕生活,传递农耕知识;在价值层面,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展现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及交流互鉴.《农耕探文明》等纪录片唤醒了观众的乡土记忆与家园情感,同时立足全球视野,探讨了中华农耕智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价值.

    农耕文明农耕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影像建构价值表达

    科普纪录片的文本特征、视觉语言与科学传播——以微纪录片《小原子·大宇宙》为例

    毛鑫陈星太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原子·大宇宙》是国内首档核知识科普纪录片.本文认为,该片在抽象科学理论影视化方面表现突出,通过"微短视频+大众话语+演绎逻辑"的文本特征、"计算机图像+实验图像+数据可视化"的视觉语言、"知识转译+权威专家+受众画像"的科学传播表现,有效为社会大众科普了"核不可怕、核在身边、核是必须、核是未来"的主题.

    科普纪录片文本特征视觉语言科学传播《小原子·大宇宙》

    《风物》(第二季)的空间建构、价值提炼与视觉转化

    孙蕾蕾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风物》(第二季)从地理、历史、技术等多维叙事视角,生动立体地构建文化空间.本文认为,该片折射出的历史脉络、地域文化与社会变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哲学智慧,古典意蕴的写意镜头与当代视听艺术手段赋予影像表达新的时代特色,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风物》传统文化视听传播空间建构视觉转化

    近年来电视剧叙事话语创新研究

    肖帅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应媒介环境和观众审美转变,电视剧叙事话语正在尝试采用一些新的策略和手段.本文认为,近年来电视剧叙事话语创新突出地表现在两个维度:通过立体多维的叙事角度和层次丰富的叙事结构,形成更加繁复化的结构形式;通过具有震撼感的"刺点"元素和饱含韵味感的艺术符码,达到更加奇异化的呈现效果.繁复化和奇异化是电视剧叙事话语创新的有效策略,也是提升电视剧艺术格调的关键路径.

    电视剧繁复化奇异化叙事话语

    新时代严肃文学电视剧改编的审美机制

    宋欣欣司若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不再局限于单个案例,已呈现出多部经典并行涌现的创制面貌.优质严肃文学电视剧改编作品借助视觉修辞方法的转义生成,重塑严肃文学视听呈现的艺术形态,引发隔代观剧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探析严肃文学电视剧改编作品,概括其审美逻辑,以期为延展严肃文学电视剧改编的审美视域提供启发与借鉴.

    严肃文学电视剧改编人民美学审美机制

    AI微短剧《中国神话》的剧情设置、画面建构和传播策略

    郭迪帆徐敬宏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AI微短剧《中国神话》展示了我国影视行业的最新创作实践.本文认为,《中国神话》采用神话故事、现实事件对话的剧情设置和虚实结合的元素与特效,以及内容与平台联动的传播策略,诠释上古神话的精神内核,再现了神话背后的民族符号与文化印记.

    AI微短剧《中国神话》剧情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