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物理机理引导的数据驱动潮流计算方法

    战鹏祥黄飞虎廖思睿彭舰...
    5034-5045,中插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负荷随机性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特别是在N-1故障场景下,高效大规模重复潮流计算对于实时安全分析愈发重要.然而,基于物理机理的传统潮流计算方法计算成本较高,运算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时风险评估需求;数据驱动潮流计算方法运算速度较快,但严重依赖数据质量,预测结果与物理机理缺乏一致性,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业场景.对此,该文在数据驱动模型上引入电力系统领域知识,构建符合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模型,提高了模型性能;采用门控机制和正则化策略,将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和物理公式嵌入到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使模型能够适应N-1故障场景下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该文采用接入新能源的IEEE 14、IEEE 39以及IEEE 30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在正常和N-1故障场景中验证模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误差精度和遵守物理约束的程度上,较传统深度学习潮流计算方法均有提升,可以有效地评估系统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状态,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潮流计算数据驱动深度学习物理机理引导拓扑门控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目标解耦的CCS-MPC直接控制策略研究

    张超王超祝文超郑宏...
    5046-5055,中插49-中插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控制目标耦合导致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电能质量补偿响应速度慢、精度差、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目标解耦的连续集模型预测(continuous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CS-MPC)直接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据当前时刻被控目标电压、电流参数,构建目标唯一的预测控制模型,在简化控制器结构的同时实现串、并联侧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解耦控制,显著提高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动态性能.基于偏导数获取模型预测控制价值函数的最优解,实现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工况下负载电压、电网电流高精度补偿.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电能质量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直接控制控制目标解耦

    高光伏渗透率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杨龙月任烜辰蔡智鹏漆骐玮...
    5056-5070,中插51-中插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分布式光伏呈现规模化并网趋势,光伏出力的波动性造成高光伏渗透率配电网出现潮流反送,引发配电网电压频繁越限,给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挑战.鉴于此,分析了不同光伏渗透率条件下配电网电压影响规律和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当前高光伏渗透率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案,并对不同控制方案的适应场景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分布式发电集群划分方法、集群优化控制、分布式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梳理和阐述.最后对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主动配电网电压越限分布式光伏集群集群划分

    基于时段主导特征的三相不平衡台区识别及治理

    竺炜舒慧莹李娟竺浩然...
    5071-5078,中插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歇性家庭新能源及汽车充电桩的单相接入,加剧了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台区数量巨大且负荷随机性大,导致不平衡台区识别复杂,不平衡治理的人力及物力成本巨大.为减小成本和提高治理效果,该文提出了任选时段(如前日)的主导不平衡度评估及主导相分量平衡的优化方法,以筛选出严重不平衡台区,得到相间负荷转供的方案.研究发现,台区总表三相电流的时序矩阵经奇异值分解后,主导阵为原矩阵的主要成份;由其左奇异向量可表征任选时段内唯一的主导不平衡度、相间转供的方向及主导分量占比;根据右奇异向量的时序特征,可提取重载相的各单相负荷主导及次要分量.故以主导相分量平衡及次要相分量相抵为目标的优化,可避免随机组合寻优的灾难计算量,得到相间转供的单相负荷组合的有效方案.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文思路不追求每一时刻的精准,旨在寻求任选时段的总体最优;提出的严重不平衡台区识别及治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对提高配网的供电质量和设备安全性具有实际意义.

    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奇异值分解主导特性严重不平衡台区识别相间负荷转供

    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互联变流器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

    李鹏宇郑涛杨畅卜鸣...
    5079-5088,中插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未充分考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场景、通信拓扑结构复杂、易受通信干扰以及运行工况变化等内外扰动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IC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通过系统期望的动态特性以及滑动模态设计分布式滑模控制器,确保多并联IC的传输功率于有限时间收敛至一致性目标稳态值,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其在未知扰动下的稳定性以及有限时间收敛性能.该策略能够降低滑模增益系数,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并实现对未知干扰的动态补偿,确保多并联IC传输功率协调控制以及高精度分配.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分布式滑模控制功率协调控制干扰补偿

    含多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朱禹澜廖凯杨健维何正友...
    5089-5099,中插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端口特性难以解析描述,从而导致含多PET和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时难以生成雅克比矩阵,为此,提出基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构建等效受控源对,以解耦PET多端口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获得适用于潮流计算的PET解耦模型.其次,通过合理划分控制模式,以反映不同端口控制模式对PET各部分潮流计算方程与潮流计算次序的影响,从而获得不同控制模式下的PET潮流计算方程.然后,推导计及端口控制模式、多PET协调控制方式的含PET多运行场景的配电网潮流方程.最后,以端口电压和功率为解耦变量,通过交替迭代算法实现含多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以IEEE33节点拓展构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为例,将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基于详细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电力电子变压器分布式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交替迭代法

    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光伏电源机电随机特性的代数建模方法及应用

    汤先航莫仕勋张镱议刘庆浩...
    5100-5107,中插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伏电源为代表的逆变型新能源具有强随机性,且不具备转动惯量,无法套用传统发电机特性模型和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方法中的转子运动方程.该文研究了用于代数分析的光伏电源随机性建模方法,构造单位随机变量为Gauss白噪声,并根据光伏电源并网装置的结构建立随机微分方程,进而推导出随机微分方程的解析解,然后分析了同时考虑多随机因素时的建模方法,并通过Maple软件计算出方程的数值解,与MATLAB/Simulink平台上仿真电路的波形相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所建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中的应用,通过算例得到了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临界值,突破了因转动惯性缺失而带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计算瓶颈.

    光伏电源随机性代数建模方法随机微分方程新型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

    弱电网下计及并网逆变器耦合效应的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葛豪宇杨明方聪朱军...
    5108-5117,中插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环、锁相环和电网阻抗三者相互耦合引发系统失稳的问题.首先建立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锁相环和电流环之间的耦合原理.然后基于零极点分布和Nyquist稳定判据,揭示电网阻抗与锁相环带宽变化时导致系统鲁棒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构造前置环节以重塑锁相环传递函数,进而提出一种新型锁相环控制结构,同时给出具体的参数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新型锁相环可以消除锁相环带宽对系统鲁棒性的影响,实现锁相环带宽与电流环的解耦,提高了系统对弱电网的适应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弱电网并网逆变器新型锁相环参数设计鲁棒性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柔性互联配网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

    郑涛沈文韬吕文轩杨毅...
    5118-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可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但故障电流的双向流动将导致原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案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OP主动控制的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SOP检测端口电压跌落情况来判别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针对两相短路故障,SOP采取抑制负序电流的控制策略,馈线终端单元(feeder terminal unit,FTU)采集各自的负序电流信息,主站可利用各个FTU上送的负序电流差异识别故障区段;针对三相短路故障,SOP采取主动注入特征信号的控制策略,FTU采集各自的特征电流信息,主站利用各个FTU上送的特征电流差异识别故障区段.该文所提方法无需额外配置方向元件且能较好地兼容现有馈线自动化系统,提高了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柔性互联智能软开关馈线终端单元故障定位

    考虑故障跨域传播的配电网CPS协同防御策略

    丁志龙张亚超谢仕炜
    5129-5137,中插62-中插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信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受到跨域攻击的风险不断增大.据此,提出考虑信息物理协同攻击的配电网CPS韧性提升策略.首先,为分析信息-物理耦合下的故障传播机理,针对配网构造虚拟故障传播网络辨识其故障、非故障区域;针对通信网构造虚拟信息流网络辨识信息节点的工作状态,并采用信息-物理耦合约束描述故障在配网和通信网之间的跨域传播过程.然后,建立基于防御-攻击-防御三层框架的鲁棒优化模型,其中,第一层防御者制定配电网远动开关配置及通信网加固方案;第二层攻击者寻找最严重的协同攻击方式;第三层防御者通过远动开关动作将配网重构为多个微电网以尽可能减少失电损失.采用嵌套列约束生成算法求解上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韧性提升信息物理协同攻击远动开关配置通信网加固鲁棒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