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衍生搜索政治优化算法解决含可再生能源的多区域经济调度问题

    陈旭鲁启
    1583-1592,中插52-中插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并入多区域电力系统,其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多区域经济调度的复杂度.如何高效求解含有风力和太阳能的多区域经济调度(multi-area economic dispatch containing wind and solar energy,MAEDWS)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现有优化算法在处理MAEDWS问题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求解精度低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衍生搜索的政治优化(derivative search-based political optimizer,DSPO)算法.在政治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首脑引领策略和衍生搜索机制.前者引领候选解前往更有希望的区域,加快收敛速度;后者在区域获胜者周围衍生邻域解,丰富多样性.该文将DSPO算法和其他6种代表性算法应用于MAEDWS问题,并进行对比分析.收敛曲线和性能指标的结果表明DSPO算法在收敛效率、求解精确度、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整体最优.

    多区域经济调度风力和太阳能政治优化算法衍生搜索

    基于Fisher时段划分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调控策略

    柴园园赵晓波吕超贤梁天龙...
    1593-1601,中插57-中插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可控资源的联合优化调控对于提高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意义重大,但同时大幅增加优化问题的复杂度,降低模型求解效率.基于此,提出了基于Fisher时段划分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调控策略.首先,构建多时间尺度"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架构,包括日前优化、日内滚动和秒级监控3个阶段.其次,研究基于源荷功率区间数据的Fisher最优分割时段划分方法.然后,建立日前优化调控模型、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和区域自治优化模型,求解电网离散设备、需求响应负荷、光伏和储能等的最优调控指令.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对所提协调优化调控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协调优化模型的计算效率,并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主动配电网时段划分源-网-荷-储优化调控

    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

    王灿方仍存雷何孙建军...
    1602-1611,中插62-中插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日前-日内协同调度通常以与日前时序计划曲线偏差最小作为日内目标函数,当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与日前相差较大时,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等由于其时间耦合约束日内调整范围有限,导致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差.对此,提出了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optimal economic operation region,OEOR)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在日前阶段,构建线性化ADN调度模型,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生成的大量随机场景下调控设备优化曲线,以全时间段内设备出力上下界内所包含的随机场景优化结果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的相邻时段约束和微型燃气轮机的爬/滑坡率,构建OEOR生成模型.最后,在日内阶段,调控设备在OEOR内滚动优化调整,当该时段优化值贴近OEOR边界时,考虑相邻时段出力约束,将OEOR扩展为最优经济极限运行区域(E-OEOR).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经济性.

    最优经济运行区域时间耦合性约束协同调度主动配电网

    基于N-BEATS与辅助编码器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范茜茜王国强罗贺台建玮...
    1612-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智能电网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负荷数据具有较强的非平稳性与随机波动性,使得高精度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面临挑战.为充分挖掘负荷序列中的趋势特征与周期性特征,准确提取与电力负荷存在潜在相关性的辅助信息特征,提升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基扩展分析(neural basis expansion analysis,N-BEATS)与辅助编码器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并行的编码器,基于神经基扩展分析(neural basis expansion analysis,N-BEATS)模型的负荷特征编码器和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辅助信息编码器,分别用于学习负荷数据中的时序特征与辅助信息特征.同时,构建特征融合模块将时序特征和辅助信息特征构造成联合特征向量,并设计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预测解码器模块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GEFCom2014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LSTM 网络模型、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Seq2Seq)网络模型、季节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及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returns,SVR)等基线模型相比,在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平均提升了 24.16%.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神经基扩展分析多头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深度学习

    一种双层-四级随机-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及求解

    王建辉包广清张瀚超
    1622-1632,中插68-中插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考虑场景概率和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电运营商-多微电网双层-四级随机-鲁棒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基于主从博弈原理构建上层配电运营商和下层微电网之间的主从关系,并分析主从博弈交易机制;配电运营商建立考虑风电场景概率不确定性的随机定价模型;下层微电网考虑风电场景概率不确定性和出力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min-max-max-min四级结构的随机-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变量交替迭代的列约束生成算法,通过解耦四级结构来求解下层微电网随机-鲁棒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非凸的双层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场景概率不确定性主从博弈随机-鲁棒优化列约束生成算法变量交替迭代粒子群算法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张烈郭鹏李仲青张瀚方...
    1633-1644,中插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高度依赖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设备,综合评判继电保护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继电保护构造复杂、运行状态影响因素多以及不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难题,该文在充分借鉴现有运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装备水平、运行状态、维修性、保障性和专业管理规范性5方面评价要素,并基于构型理论掌握了不同要素间的关系,通过支持向量机剔除了冗余指标,得出继电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结果基础上,应用样本评价结果序列的正态分布拟合优度,提出了对加法合成、乘法合成的组合系数进行优化的方法,使主、客观信息达到统一.继电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权重的科学计算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继电保护综合评价构型理论支持向量机拟合优度

    基于介质碳化通道电阻与温度映射关系的光伏直流汇集系统早期故障判别

    张旸贾科张恬昕施志明...
    1645-1653,中插71-中插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中压直流汇集系统中,极间短路故障过流很可能迫使换流器在几毫秒内闭锁,保护来不及动作,引发整个系统停运.该问题可通过提前识别并隔离直流线路中的早期故障来解决.然而在直流线路上,早期故障与绝缘缺陷尚缺乏明确的边界,故障检测判据的阈值难以给定.为此,该文提出了基于碳化通道电阻与温度映射关系的早期故障边界给定原则.基于早期故障发展机理,建立了电缆早期故障实验拟合模型,选取介质碳化通道电阻为故障特征量.在计及系统电压控制约束条件下,解析电缆层间温差与碳化通道电阻的映射关系,进而确定早期故障边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故障介质碳化通道电阻值的早期故障判据.仿真结果证明了早期故障边界的合理性以及早期故障判据的有效性,能够为光伏中压直流汇集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直流汇集系统早期故障故障边界故障判别

    基于低压侧负序量特征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张明泽栾文鹏艾欣徐丙垠...
    1654-1662,中插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台区智能终端量测技术的逐步成熟,实现低压侧全息感知的同时,具备对上级中压配网的多点监测能力.提出基于低压侧负序量特征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中压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低压侧负序量的变化规律;利用负序电流大小区分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提出通过负序电压与正序电压的比值系数,多点协同计算对比判断故障点区段位置,且考虑了低压侧不平衡负荷,以及故障点位于线路一端的特殊情况.通过MATLAB软件和动模实验对中低压联合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通过智能配变终端监测上级中压配网负序量信息,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检测,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故障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小电流系统低压量测负序量

    基于LADRC的柔性多状态开关平滑切换策略

    刘一琦孙明哲胡存刚李振杰...
    1663-1671,中插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多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es,FMSS)在所连馈线发生故障时的平滑切换,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平滑切换策略,使用 LADRC代替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的直流电压外环并设计解耦状态观测器以便控制器参数调节,引入内环电流指令值反馈以减小其在控制模式切换时的变化幅度,实现FMSS控制模式的平滑切换.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馈线故障出现在PQ或UdcQ控制端口的连接处时,采用基于LADRC的平滑切换策略均可显著减小FMSS的直流电压偏移率,使端口有功功率过渡平滑,迅速恢复稳定,更好地实现了多端口 FMSS控制模式的平滑切换.

    柔性配电网线性自抗扰控制柔性多状态开关馈线故障平滑切换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董光德徐泽众孙鹏菊李强...
    1672-1680,中插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的前提下,有效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尖峰.在电网电压畸变的工况下,GCFAD策略往往与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同时使用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传统GCFAD策略等效虚拟阻抗在中低频段的正阻特性会导致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在中频段产生一定的相位滞后,从而降低了系统在电网电压畸变且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的情况下,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high robustness 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HR-GCFAD)策略,使虚拟阻抗在高频处呈现正阻特性以抑制LCL谐振尖峰,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在中低频段呈现负阻特性以提高系统中频段输出阻抗相位,进而提高了系统在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时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