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与超导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与超导
低温与超导

郭冠斌

月刊

1001-7100

cryosuper@126.com

0551-65617621

230043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439号安徽合肥市1019信箱

低温与超导/Journal Cryogenics and Superconductiv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低温学科和行业、超导电子技术学科和行业唯一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权威杂志,是学生和研发人员成长和发展平台,是行业学术交流平台,是研发成果分享平台,是设备仪器和产品营销平台,是品牌形象树立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然气液化级联混合制冷剂多级节流研究

    孙娟史世杰万广浩李沅欣...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天然气级联混合制冷液化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出预冷段四级节流和液化段二级节流的级联混合制冷液化工艺的新流程.使用Aspen HYSYS和Matlab的遗传算法接口工具箱,采用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系统最小比功耗为目标,对设计的新流程的操作参数进行全局优化,优化后系统最小比功耗降低至5.09 kWh/kmol LNG,比优化前降低了 5.9%.

    级联混合制冷节流级数比功耗

    氢液化系统中氦制冷循环的可靠性及FMECA分析

    钱浩然周芷伟陆小飞张启勇...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氦制冷循环系统在液氢生产期间内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可靠性框图分析(RBD)和故障模式、影响和关键性分析(FMECA)结合的方法,基于实际生产数据与相似液氢系统用户的设备失效数据,通过可靠性分析软件PosVim,对氦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氦制冷循环系统的设计寿命为350 000 h,系统运行2 160 h的可靠度为99.81%,运行50 000 h的可靠度为93.83%,运行87 600 h的可靠度为84.53%,在预计的生产周期内可以稳定运行.FMECA分析了 17个故障模型,并结合RBD分析提出了缓解风险的措施,提高该氦制冷循环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氢液化系统氦制冷循环可靠性分析FMECA

    液氢卧式贮罐内支承设计及热结构特性

    王波陈叔平马梓阳代紫璇...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液氢贮罐强度和低蒸发率要求,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液氢贮罐的吊杆、拉杆、玻璃钢组合式内支承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贮罐正常工作工况下的热结构耦合特性及空罐运输过程中的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内支承结构漏热量占比为14.18%,与同类型贮罐内支承漏热量占比(20%~50%)相比显著降低,贮罐日蒸发率为0.365%/d,小于标准指标(0.465%/d).热应力载荷对吊杆支承影响显著,在热应力载荷作用下,吊杆主要承受附加弯矩,应力极值为833.93 MPa.在此基础上施加压力载荷后,吊杆承受附加弯矩明显减小,应力极值减少50.5%.在正常工作工况下吊杆杆端与杆身连接处为该内支承应力集中部位,在空罐运输过程中耳板与垫板焊缝处为该内支承应力集中部位.

    内支承结构热结构耦合漏热量应力强度

    2024年第52卷《低温与超导》杂志总目录(卷终)

    98-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