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淫羊藿苷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输卵管氧化还原状态和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童小峰张磊黄杰吕平...
    5676-5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淫羊藿苷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输卵管氧化还原状态和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54周龄、生产性能相近的健康罗曼粉蛋鸡21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和0.20%淫羊藿苷(以鲜重为基础)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Ⅱ组蛋鸡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2)试验Ⅱ组在蛋鸡66周龄时的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3)试验Ⅱ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输卵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输卵管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0.20%淫羊藿苷可提高平均蛋重和蛋白高度,减少蛋鸡输卵管氧化应激,并改善输卵管的免疫功能.

    淫羊藿苷蛋鸡生产性能输卵管氧化应激

    大蒜精油对0~4周龄蛋雏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免疫机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徐静陈一凡王德贺刘雪露...
    5684-5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大蒜精油对蛋雏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农大三号节粮蛋鸡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试验鸡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饮水中大蒜精油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04、0.06和0.08 mL/L,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精油均可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添加0.06和0.08 mL/L大蒜精油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其中添加0.06 mL/L大蒜精油对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的作用效果最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精油均可极显著提高回肠绒毛高度(P<0.01),且添加0.06 mL/L大蒜精油还可极显著降低回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回肠和十二指绒隐比(P<0.01).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6和0.08 mL/L大蒜精油可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1),且添加0.06 mL/L大蒜精油还可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6和0.08 mL/L大蒜精油可极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含量(P<0.01),并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上所述,在饮水中添加大蒜精油可改善蛋雏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的肠道组织形态,提高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性能,从而提高的生长性能,且添加浓度以0.06 mL/L为宜.

    大蒜精油蛋雏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免疫机能血清生化指标

    等比例回归法评定肉仔鸡对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能量的利用

    张羽辰曹满湖罗曼樊祥宇...
    5692-5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采用等比例回归法测定肉鸡对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豆油:猪油为1:1)的回肠末端消化能(IDE)、代谢能(ME)和氮校正代谢能(MEn).选用体重(640±1)g、健康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母鸡576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以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豆油:猪油为1:1)替代4%或8%基础饲粮的新饲粮.对照组和各试验组饲粮配方中玉米与豆粕的比例保持不变,均为12.04:7.00;指示剂为二氧化钛(TiO2),添加比例为0.5%.连续收集3 d(25~27日龄)的排泄物,测定干物质、氮、能量的利用率,计算ME和MEn;28日龄时屠宰鸡只,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干物质、氮、能量利用率,计算IDE.结果表明:回肠末端食糜和全肠道排泄物中干物质、氮和能量利用率以及IDE、ME和MEn与豆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回肠末端食糜中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以及IDE与猪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全肠道排泄物中干物质、氮、能量利用率以及ME和MEn与猪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1);回肠末端食糜中干物质、氮和能量利用率以及IDE与磷脂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1),全肠道排泄物中干物质、氮、能量利用率以及ME和MEn与磷脂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回肠末端食糜和全肠道排泄物中干物质、氮、能量利用率以及IDE、ME和MEn与混合油替代比例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1).根据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替代基础饲粮的比例与新饲粮中由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所提供的能量的对应关系,得到豆油、猪油、磷脂油和混合油的IDE、ME和MEn的回归方程为:ME=0.14(0.01)+33.66(1.46)豆油替代比例+38.82(1.53)猪油替代比例+39.90(1.52)磷脂油替代比例+50.83(1.83)混合油替代比例,R2=0.951;MEn=0.10(0.01)+32.84(1.27)豆油替代比例+37.58(1.44)猪油替代比例+38.22(1.43)磷脂油替代比例+49.75(1.43)混合油替代比例,R2=0.954;IDE=0.43(0.02)+41.35(3.10)豆油替代比例+41.05(3.25)猪油替代比例+41.87(3.21)磷脂油替代比例+44.23(3.22)混合油替代比例,R2=0.811.根据上述回归方程得出,肉仔鸡对豆油的IDE、ME和MEn分别为41.35、33.66和32.84 MJ/kg DM;对猪油的IDE、ME和MEn分别为41.05、38.82和37.58 MJ/kg DM;对磷脂油的IDE、ME和MEn分别为41.87、39.90和38.22 MJ/kg DM;对混合油的IDE、ME和MEn分别为44.23、50.83和49.75 MJ/kg DM.

    肉仔鸡油脂回肠末端消化能代谢能氮校正代谢能

    不同脂肪水平代乳粉对犊牦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鲍宇红冯柯廖阳慈普布卓玛...
    5704-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青藏高原犊牦牛科学的早期断奶模式及犊牦牛代乳粉适宜的脂肪水平,本试验以西藏地区高山牦牛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脂肪水平代乳粉对犊牦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头体重、日龄相近的新生犊牦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CON组)犊牦牛随母放牧哺乳,自然断奶;试验组犊牦牛自10日龄开始饲喂3种脂肪水平分别为22%(低脂肪组,LF组)、25%(中脂肪组,MF组)及28%(高脂肪组,HF组)的等蛋白质水平(24%)牦牛代乳粉,至90日龄.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MF与HF组犊牦牛60、90日龄体重和1~90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犊牦牛90日龄体重以MF组最高.2)MF组犊牦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3)免疫与抗氧化指标方面,与CON组相比,MF与HF组犊牦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MF组犊牦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MF与HF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CON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MF组犊牦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且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MF与HF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MF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与传统放牧哺乳模式相比,早期断奶并饲喂代乳粉对犊牦牛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适当提高代乳粉脂肪水平,能够进一步促进犊牦牛生长,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综合各项指标,25%脂肪水平的代乳粉更适用于犊牦牛.

    犊牦牛代乳粉脂肪水平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中不同青贮笋壳替代比例对肉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刘远吴贤锋黄勤楼李文杨...
    5712-5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青贮笋壳在肉羊中的利用效率,本研究测定分析了青贮笋壳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开展了其在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3个肉羊品种上的体内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3个品种肉羊(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分别选取体况良好的7月龄左右生长期羯羊12只,体重分别为(22.18±1.13)kg、(30.32±1.17)kg和(17.09±0.91)kg;将每个品种的12只肉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C)以及以20%(A20)、40%(A40)或60%(A60)青贮笋壳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全收粪、尿法测定饲粮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分析不同青贮笋壳替代比例对3个品种肉羊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根据替代法原理计算不同青贮笋壳替代比例饲粮中青贮笋壳相应营养物质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和有效能值.结果表明:1)青贮笋壳(DM基础)的GE、CP、粗脂肪(EE)、NDF、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16.99 MJ/kg、9.89%、11.00 g/kg、64.07%、36.01%、5.44%、6.10%、12.30 mg/kg和0.14%,在不同品种肉羊中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估测值分别为6.01~9.33 MJ/kg和4.93~7.65 MJ/kg.2)肉羊品种对饲粮中DM、OM、GE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以及粪氮、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青贮笋壳替代比例对饲粮中DM、OM、CP、GE、NDF和ADF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中青贮笋壳替代比例的增加,湖羊对饲粮中蛋白质成分的消化利用以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对饲粮中以NDF为主的能量物质和蛋白质成分的消化利用降低;青贮笋壳替代比例不超过40%的条件下,努比亚山羊对饲粮中的CP利用效率最优,其次为湖羊.3)肉羊品种、青贮笋壳替代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青贮笋壳中DM、OM、CP、GE、NDF和ADF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和估测的DE和ME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青贮笋壳具有CP含量较高、NDF含量适中、ADF和ADL含量低的特点,是肉羊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性非常规饲料资源;不同肉羊品种对青贮笋壳的利用率存在差异,在不同品种肉羊生产中利用时,需要优化饲粮配比,提高利用效率.

    青贮笋壳肉羊替代法表观消化率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宋洁王丽芳张腾龙郭晨阳...
    5724-5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为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及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胎次、体重、泌乳期和泌乳量相近,体细胞数高于50万个/mL的患乳腺炎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合日粮基础上,按照每头牛每天干物质饲喂量的0.3%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6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第15、30、45天,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0天产奶量显著高于第45天(P<0.05).2)第15天,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第45天,试验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0、45天,试验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0天乳糖率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45天,试验组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45天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4)第30天,试验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第15天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第45天(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能够提高乳腺炎奶牛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品质,降低体细胞数,增强机体抗炎能力.

    复合植物提取物奶牛乳腺炎生产性能乳品质免疫

    非常规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卢娜张彩霞韩吉雨王蔚...
    5733-5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对5种非常规粗饲料(花生秧、青稞草、荞麦秸秆、蛋白桑青贮和小麦青贮)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研究其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评定法评定5种规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蛋白桑青贮的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荞麦秸秆的CP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荞麦秸秆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2)蛋白桑青贮各个时间点的DM降解率和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3)蛋白桑青贮各个时间点的CP降解率和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荞麦秸秆各个时间点的CP降解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4)5种粗饲料的NDF、ADF快速降解部分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青贮的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综上所述,蛋白桑青贮的CP瘤胃降解率高,营养价值较高;荞麦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对较差.

    非常规粗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

    外源添加丝兰植物粉末对泌乳期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征的影响

    杜超马露吴兆海胡玉梅...
    5743-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丝兰植物粉末对泌乳期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征的影响.试验选用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瘘管牛)用于采集瘤胃液,以该阶段奶牛饲粮作为发酵底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试验共分为5组,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2.5、5.0、7.5、10.0 g/kg(干物质基础)的丝兰植物粉末,每组6个平行.通过AGRS⁃Ⅲ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在39℃条件下进行48 h体外发酵.结果表明:1)随着丝兰植物粉末添加量的升高,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2)添加5.0 g/kg丝兰植物粉末组发酵液氨氮含量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10).3)添加丝兰植物粉末对干物质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18).4)添加5.0 g/kg丝兰植物粉末48 h体外发酵总产气量最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3).添加2.5 g/kg丝兰植物粉末48 h体外发酵甲烷产量最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53).综上所述,添加5.0 g/kg的丝兰植物粉末可降低体外发酵甲烷产量和氨氮含量,对饲粮瘤胃降解有抑制作用.

    奶牛体外发酵丝兰植物粉末氨氮产气

    干奶期体况评分对荷斯坦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王建张闯赵卿尧靳爽...
    5751-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况评分(BCS)是评价奶牛机体能量储备的重要系统,干奶期BCS(DBCS)对牛群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DBCS对荷斯坦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健康状况的影响.DBCS由2个专业人员在干奶期(约预产期前8周)评价.试验共选取1154头奶牛,根据DBCS分为5组,分别为BL组(DBCS≤3.00,n=52,胎次=2.5)、B3.25组(DBCS=3.25,n=115,胎次=2.8)、B3.50组(DBCS=3.50,n=371,胎次=2.5)、B3.75组(DBCS=3.75,n=224,胎次=2.7)、BH组(DBCS≥4.00,n=392,胎次=2.8).结果表明:随着DBCS的增加,305 d产奶量、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先增加后降低(P<0.01),并在B3.25组均达到高峰.此外,DB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B3.25、B3.50和B3.75组相比,BH组的犊牛初生重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随着DBCS的增加,难产(P=0.082)和酮病(P=0.063)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但DBCS对乳腺炎、跛行、子宫炎、胎盘滞留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奶牛预产期前8周过胖(DBCS≥4.00)会降低犊牛初生重,且推荐最优DBCS为3.25.

    体况评分荷斯坦奶牛产犊性能产奶性能疾病

    夏季补饲半胱胺和烟酸铬对水牛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会会李孟伟唐振华梁辛...
    5760-5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补饲半胱胺和烟酸铬对水牛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615±21)kg]、胎次(3~5胎)和产奶量(5~6 kg/d)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尼里-拉菲奶水牛2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Ⅰ、Ⅱ、Ⅲ和Ⅳ组),每组5头.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其中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2.5 g/(d·头)半胱胺,Ⅲ组饲喂基础饲粮+24 mg/(d·头)铬(烟酸铬形式,下同),Ⅳ组饲喂基础饲粮+22.5 g/(d·头)半胱胺+24 mg/(d·头)铬.试验在2019年7—8月开展,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结果显示:1)补饲烟酸铬和半胱胺对水牛体表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Ⅰ组比较,Ⅳ组的直肠温度显著降低(P<0.05).2)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Ⅱ组和Ⅳ组(P<0.05);Ⅳ组的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Ⅳ组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Ⅲ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Ⅱ组和Ⅲ组瘤胃液乙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瘤胃液丙酸、异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瘤胃液丁酸、氨态氮、异戊酸含量以及pH、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5)Ⅳ组乳中C12:0、C14:0、C16:0、C18:2(顺-9,反-11)、C20:3n3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乳中C16:0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6)各组间血清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Ⅳ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Ⅳ组(P<0.05).Ⅱ组和Ⅳ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血清甲状腺素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7)补饲烟酸铬和半胱胺均能显著提高水牛瘤胃液细菌数量(P<0.05);Ⅱ组水牛瘤胃液产甲烷菌数量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Ⅱ和Ⅲ组瘤胃液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Ⅰ组有所提高,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较Ⅰ组降低.综上可知,夏季同时补饲半胱胺和烟酸铬提高了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了养分表观消化率、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组成,进而缓解了夏季热应激对水牛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烟酸铬半胱胺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