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张智安李世易武刚李发弟...
    756-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公羔18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g/t蜜蜂肽.预试期14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400、800 g/t组的第42天体重和第63天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400、800 g/t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00 g/t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0、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反刍兽新月单胞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g/t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和800 g/t组的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400和800 g/t组的瘤胃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丁酸弧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毛螺菌科_NK3A20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瘤胃球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综上,在饲粮中添加蜜蜂肽有利于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的提高,并且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应用.

    蜜蜂肽湖羊生长性能微生物区系

    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替代玉米和玉米秸秆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瘤胃代谢的影响

    张牧州郝小燕项斌伟张文佳...
    765-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代替饲粮中部分玉米和玉米秸秆对育肥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6只健康、(120±11)日龄和体重[(22.20±0.92)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饲粮:1)0玉米皮+0大豆皮(对照组);2)9%玉米皮+9%大豆皮(18MIX组);3)17%玉米皮+17%大豆皮(34MIX组).试验期共85 d,其中预试期15 d.结果表明:1)34MIX组的末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18MIX组差异不显著(P>0.05);34MIX组和18MIX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MIX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2)34MIX组的瘤胃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瘤胃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18MIX组差异不显著(P>0.05).3)18MIX组和34MIX组瘤胃液中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8MIX组和34MIX组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利用玉米皮和大豆皮组合代替饲粮中一定比例的玉米和玉米秸秆有利于育肥羊生长和瘤胃代谢效率.

    玉米皮大豆皮育肥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微生物菌群

    放牧与舍饲育肥对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于洋格日乐玛闫素梅郭晓宇...
    775-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育肥对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中选择体重与年龄相似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EG组)和对照组(CG组).试验组进行舍饲育肥,饲喂全混合日粮,对照组进行放牧育肥.预试期l5 d,正试期60 d.在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CG组和EG组中随机选取6只母羊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胃肠道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CG组相比,EG组母羊瘤胃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显著提高(P<0.05),但瘤胃、网胃、瓣胃及皱胃的胃壁厚度和肌肉层厚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EG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G组(P<0.05),但对于隐窝深度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可以改善绒山羊母羊的胃肠道组织形态结构.

    育肥方式绒山羊成年母羊胃肠道

    基于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瘤胃真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李娜张洁郭婷婷胡丹丹...
    784-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瘤胃真菌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刚出生放牧滩羊与舍饲滩羊羔羊各12只,放牧组羔羊随放牧哺乳母羊饲养,舍饲组随舍饲哺乳母羊饲养,2月龄时屠宰取瘤胃液,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rDNA测序技术分析其真菌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真菌多样性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个门,其中舍饲组6个门,放牧组5个门.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的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放牧组滩羊瘤胃液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新丽鞭毛菌门,舍饲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9个属,其中放牧组55个属,舍饲组56个属.舍饲组的Kazachstania、赤霉菌属(Gibberella)、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香蘑属(Lepis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放牧组梨囊鞭菌属(Piromyces)、盲肠鞭菌属(Caecomyces)、新丽鞭菌属(Neocallimastix)、未分类新丽鞭菌科(Neocallimastigaceae_NA)、Chalastospora等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放牧组未分类毕赤酵母科(Pichiaceae_N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和梨囊鞭菌属,舍饲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2月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的构建有显著影响.

    ITS序列滩羊羔羊瘤胃真菌

    基于Meta分析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黄文琴刁其玉张乃锋
    795-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Meta分析评估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辅助手动搜索文献,按文献排除标准共纳入30篇文献,试验组为994头早期断奶羔羊,对照组为539头随母哺乳羔羊,以肉羊60日龄体重和胸围作为生长性能指标,分别收集了1413只肉羊体重数据和1011只肉羊胸围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后亚组分析解释异质性来源,敏感性分析评价合并效应量后结果稳定性,漏斗图评估文献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对羔羊60日龄体重无不良影响(P=0.225),回归分析发现,早期断奶对羔羊60日龄体重的影响与断奶日龄有关,与随母哺乳羔羊相比,羔羊30~40日龄断奶补饲能显著提高60日龄体重(P<0.001).早期断奶对羔羊60日龄胸围无显著影响(P=0.282).敏感性分析显示分析结果稳定可信,漏斗图显示纳入的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

    Meta分析早期断奶羔羊生长性能

    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行为和生长及屠宰性能指标的比较和关联分析

    王嘉盛于翔茆建昱丁洛阳...
    806-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在行为和生长及屠宰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行生长及屠宰性能和行为指标的关联分析.试验通过Pen Score法筛选安静型和紧张型各5只湖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安静型湖羊的采食时间(3.17 h/d)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2.63 h/d)(P<0.05),但舔毛次数(0.33次/d)却显著低于紧张型湖羊(0.73次/d)(P<0.05).安静型湖羊的胴体重(21.68 kg)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9.44 kg)(P=0.05),且眼肌面积(21.11 cm2)也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4.63 cm2)(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试验羊的采食时长与胴体重、干物质采食量、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料重比与舔毛次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安静型湖羊较紧张型湖羊具有更好的生长及产肉潜力,而且采食时长和舔毛次数等行为与生长及屠宰性能有一定的关联,可用于进一步探究动物性情与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关联.

    湖羊安静型紧张型动物行为

    不同种植地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么恩悦郑健房新鹏辛杭书...
    815-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技术对不同种植地的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进行研究,进而探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地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NCPS蛋白质组分中非蛋白氮、中速降解蛋白、慢速降解蛋白、不可利用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及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2)通过FTIR扫描后发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的总峰面积、峰面积比、峰高比,α-螺旋、β-折叠峰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3)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峰高比、峰面积比以及α-螺旋峰高均可以作为预测因子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参数进行预测.其中,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对粗蛋白质(R2=0.81)、酸性洗涤不溶蛋白(R2=0.88)、不可利用蛋白(R2=0.85)及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R2=0.69)拟合最好.综上所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成分、CNCPS组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及蛋白质分子结构均有影响.并且,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借助青贮玉米蛋白质红外光谱参数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预测.

    不同种植地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关关系

    不同温度下添加乳酸菌对油莎草青贮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

    李苗苗靳思玉王立超周昕...
    827-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及贮藏温度对油莎草青贮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采集的油莎草原料分为3组,分别进行副干酪乳杆菌(AC组)和植物乳杆菌添加(LP组)及无添加处理(对照组),每组设10个重复.将以上处理的样品200 g装入食品级聚乙烯袋中进行真空密封,各取5袋分别置于常温(20±2)℃和低温4℃贮藏35 d.结果表明:1)常温处理下,LP组油莎草青贮有机物含量,AC组和LP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乳酸菌数量及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pH,氨态氮/总氮,酵母菌、好氧菌数量及体外pH,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低温处理下,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乳酸含量,乳酸菌、芽孢杆菌数量,粗蛋白质含量及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组和LP组油莎草青贮酵母菌、好氧菌数量及体外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乳酸菌添加和温度处理在油莎草青贮pH,乳酸菌、酵母菌、好氧菌及芽孢杆菌数量,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氨态氮/总氮及体外发酵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方面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本试验条件下,2种乳酸菌添加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草青贮品质,提高营养价值,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改善低温环境下油莎草的青贮品质.

    油莎草乳酸菌发酵品质体外干物质消失率

    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徐禛杨航姜维波李小勤...
    836-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8.5±0.2)g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1、0.3、0.5、0.7和0.9 g/kg儿茶素的6种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随着儿茶素的添加,各组间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5、0.7和0.9 g/kg儿茶素显著提高了鱼体肥满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除0.1 g/kg组外,其余各儿茶素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脱氢酶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2)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方面,0.5、0.7 g/kg组的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C20:5、n-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间在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质构特性、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0.7和0.9 g/kg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肉品质.草鱼饲料中儿茶素的推荐添加量为0.5~0.7 g/kg.

    草鱼儿茶素生长性能抗氧化肌肉品质

    红鳍东方鲀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张庆功王建学卫育良徐后国...
    847-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的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晶体赖氨酸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饲料(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65%、2.58%、3.18%、4.01%、4.80%、5.52%).将体重(13.83±0.63)g红鳍东方鲀幼鱼随机放入18个养殖桶(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67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赖氨酸水平为4.8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1.65%赖氨酸组鱼体粗脂肪含量、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80%和5.52%赖氨酸组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需求量为3.83%,占饲料蛋白质的7.66%.

    红鳍东方鲀赖氨酸生长性能体组成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