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酸处理谷物在反刍动物饲粮配制中的应用

    孙华赵芳芳范曜天王洪荣...
    1551-1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谷物、低纤维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饲粮的典型营养特征,通过谷物预处理对反刍动物营养进行调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不同谷物处理方式的优点与不足,重点评述了有机酸处理谷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养分代谢以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谷物预处理在反刍动物饲粮配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有机酸谷物反刍动物应用

    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A对瘤胃中牛链球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控作用

    张营金亚倩赵芳芳王洪荣...
    1557-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A(CcpA)是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菌基因转录的抑制或激活因子,对瘤胃微生物代谢具有调控作用.瘤胃中主要乳酸产生菌——牛链球菌(S.bovis)中的CcpA与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有着密切关系,对碳源次序代谢利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多种关键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CcpA对S.bovis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期进一步研究S.bovis代谢产酸机制、防控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提供思路和参考.

    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A牛链球菌瘤胃酸中毒代谢调控

    奶牛乳腺免疫细胞防御机理研究进展

    赵悦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
    1563-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乳腺中的初级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巨噬细胞构成了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防线.在健康奶牛的乳腺中,巨噬细胞占主导地位且充当哨兵的角色.当病原体侵入乳腺时,巨噬细胞及乳腺上皮细胞就会释放出直接将PMN迁移到该区域的趋化剂,使PMN从循环中迅速流入并吞噬和杀灭细菌,起到保护的作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2道防线是由记忆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组成的网络,它们与第1道防线相互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了解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可为研究和调节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就奶牛乳腺免疫细胞防御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奶牛乳体细胞吞噬作用细胞因子乳腺炎乳腺

    瘤胃上皮内的乳酸吸收及其转运载体蛋白研究进展

    范曜天夏光亮孙华王洪荣...
    1570-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酸作为瘤胃内的中间代谢产物,其合理的清除与有效的利用在由高精料诱导的瘤胃酸中毒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现有研究表明,瘤胃上皮在乳酸吸收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瘤胃上皮的乳酸吸收以及吸收过程中涉及的转运载体蛋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乳酸在瘤胃内的转运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单羧酸转运蛋白钠离子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乳酸转运

    固态发酵醋糟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杨立杰薛新升宋青龙魏立杰...
    1576-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育肥猪固态发酵醋糟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挥发性脂肪酸

    甘草次酸对青年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车丽涛张春勇韩佃刚仲崇华...
    1586-1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次酸对青年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124±7)日龄、平均体重为(61.00±3.03)kg的健康长×大二元青年母猪64头,按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玉米赤霉烯酮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400 mg/kg甘草次酸),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基础饲粮+1 mg/kg玉米赤霉烯酮+400 mg/kg甘草次酸),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阴户发育异常,阴户长、宽及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2)甘草次酸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青年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玉米赤霉烯酮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组的粗纤维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钙和磷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吻素(Kp)、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和E2浓度显著增加(P<0.05),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Kp、E2和LH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5)玉米赤霉烯酮组青年母猪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草次酸组(P<0.05);与玉米赤霉烯酮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甘草次酸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甘草次酸可改善青年母猪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生殖激素浓度,具有缓解玉米赤霉烯酮对青年母猪繁殖危害的作用.

    甘草次酸玉米赤霉烯酮青年母猪抗氧化能力生殖激素

    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王四新季海峰王红卫刘辉...
    1595-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探讨了在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62.77±0.59)kg的北京黑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酪乳杆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阉公猪与母猪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冻干制剂(每千克饲粮中有效活菌数为2.0×109 CFU).在试验猪平均体重为92 kg时,选择20头猪进行屠宰,采集空肠和结肠中的消化物,用于分析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提高了空肠中厚壁菌门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Terrisporobacter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中拟杆菌门、乳杆菌属和未标记拟杆菌目_S24-7_群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酪乳杆菌组结肠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降低了空肠中山嵛酸和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结肠中棕榈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北京黑猪育肥阶段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减少了空肠中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结肠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结肠中乳酸的含量,提高了丁酸的含量;提高了空肠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了结肠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肠道内的这些变化有利于猪群健康和生长性能的提高.

    北京黑猪干酪乳杆菌肠道消化物菌群脂肪酸

    高温高湿环境下饲粮能量水平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杨薇龙定彪王浩刘作华...
    1605-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消化能水平在高温高湿饲养环境下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生长肥育猪适宜的消化能水平.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2.0)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5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个重复(7头公猪,3头母猪),每个重复1头猪.5个组试验猪分别饲喂消化能水平为13.68、13.88、14.09、14.30和14.51 MJ/kg的饲粮,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试验猪生长期、育肥期及试验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而平均日增重(ADG)呈先升高后降低、料重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猪生长期和全期的ADG与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1=-878.02X2+24708.94X-173289.53(R2=0.69,P<0.01)和Y2=-436.56X2+12276.96X-85600.33(R2=0.54,P<0.05),当ADG达到最大时,对应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4.07和14.06 MJ/kg.2)饲粮消化能水平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并且以14.09 MJ/kg消化能组最高(P<0.05).3)饲粮消化能水平对生长肥育猪血清脂蛋白脂肪酶、脂肪酶(LPS)活性分别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性(P<0.05)影响,而对血清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脂联素和生长激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猪血清LPS活性与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曲线方程为Y3=133.00X2-3761.26X+26664.78(R2=0.83,P<0.05),当血清LPS活性最低时,对应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4.14 MJ/kg.4)随着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皮脂率显著提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并以14.09 MJ/kg消化能组的肉品质最优,其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低于13.68 MJ/kg消化能组(P<0.05);猪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与饲粮消化能水平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4=0.70X2-19.92X+143.25(R2=0.96,P<0.05)和Y5=2.88X2-82.20X+590.36(R2=0.99,P<0.05),当肌肉滴水损失、剪切力达到最低时,对应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4.23和14.27 MJ/kg.

    高温高湿生长肥育猪消化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

    饲粮锌水平对鹅再生羽绒品质、血清指标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惠影刘毅雷胡龙李光全...
    1616-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明饲粮锌水平对鹅再生羽绒品质、血清指标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5月龄健康霍尔多巴吉鹅128只,采绒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4组试验鹅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锌水平为31.68 mg/kg)中添加0、60、120和180 mg/kg一水合硫酸锌(ZnSO4·H2O,折合成锌的添加量分别为0、21.79、43.57和65.36 mg/kg)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均可增加再生羽绒的千朵绒重以及背部、腹部、胸部绒朵长度,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生羽绒的羽枝细度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锌添加量为43.57和65.36 mg/kg时显著低于锌添加量为0和21.79 mg/kg时(P<0.05).2)当饲粮中锌添加量为65.36 mg/kg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0和21.79 mg/kg时(P<0.05);当饲粮中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0、21.79和65.36 mg/kg时(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血清中生长激素(GH)和泌乳素(PRL)浓度产生了影响显著(P<0.05),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浓度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锌添加量为21.79 mg/kg时,血清中GH和IGF-1浓度均最高,血清中PRL浓度则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最高.4)血清中锌含量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达到最高.血清中钙和铁含量则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分别呈现上升和下降趋势.5)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65.36 mg/kg时(P<0.05).毛囊中IGF-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各添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锌水平为31.68 mg/kg的基础饲粮中添加21.79~43.57 mg/kg锌(使饲粮锌水平达到53.47~75.25 mg/kg)可提高鹅血清中AKP活性以及GH、PRL和IGF-1浓度,影响血清钙和铁含量,提高再生羽绒的千朵绒重与绒朵长度,降低羽枝细度,还可以调节毛囊发育相关基因EGF和IGF-1的表达,从而促进羽绒再生.

    羽绒品质血清指标毛囊发育相关基因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车彦卓宣秋希武书庚王晓翠...
    1624-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252只产蛋率、体重相近的健康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蝇蛆蛋白饲粮,各组蝇蛆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产蛋率、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和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而蛋清比例、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输卵管膨大部组织学形态正常.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清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3.20%时则会产生不利影响.

    低粗蛋白质水平蝇蛆蛋白生产性能蛋清品质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