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肠道黏蛋白2的分泌、结构、合成调控及其在肠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聂烁闻正顺
    2521-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肠道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层,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2(MUC2).黏液层对肠道的润滑、保护及强大的屏障功能依赖于MUC2自身的特殊网状结构、性质与功能.肠道MUC2的存在对维系肠腔微环境稳定和肠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MUC2的分泌、结构、合成调控及其在肠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经调控MUC2防治肠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肠道黏液层黏蛋白2肠道疾病

    凹凸棒石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袁勇文伟冯智茂黄兴国...
    2533-2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凸棒石(APT)是一种天然的层链状晶质水合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吸附霉菌毒素、重金属、致病微生物与毒性抗原以及保护消化道黏膜、抗炎、防治腹泻等功效;此外,改性APT还具有抗菌作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APT能提升产品品质、改善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机能、促进肠道健康、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APT的理化性质、常见改性方法、生物学功能及机制以及其应用于动物生产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凹凸棒石改性作用机制动物生产应用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闫昭明李文睿刘霜莉陈清华...
    2543-2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菌产一毒,一菌产多毒"的特点.动物一旦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由于摄入数量的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累积和残留进入人体后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危险物,且其造成动物中毒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对于霉菌毒素的处理方法正由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向生物脱毒的方向转变.本文就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中毒机理进行总结并综述霉菌毒素的各种脱毒方法,旨在为霉菌毒素脱霉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霉菌毒素防治措施生物脱毒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脂肪酸对小鼠和猪乳腺发育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杨强郑吉松孟莹莹王松波...
    2551-2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乳腺的良好发育是其泌乳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哺乳动物出生后乳腺的发育包括初情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等不同阶段.乳腺发育不仅受遗传、激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营养对乳腺发育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脂肪酸不仅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生物合成过程形成的许多信号分子还参与乳腺发育调控.本文综述了小鼠和猪乳腺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脂肪酸对小鼠和猪乳腺发育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脂肪酸调控小鼠和猪乳腺发育的可能机制,为脂肪酸在调控动物乳腺发育、提高动物泌乳性能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乳腺发育脂肪酸调控作用机制

    乳酸片球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辉季海峰王四新张董燕...
    2558-2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片球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3.21±0.84)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70×109 CFU/kg乳酸片球菌冻干制剂.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64%(P<0.05),料重比降低了4.62%(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乳酸片球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普雷沃菌属、巨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比例;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13.45%(P<0.05)、14.91%(P<0.05)、20.91%(P<0.05)和44.00%(P<0.05),血清尿素氮、结合珠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9.46%(P<0.05)和38.71%(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片球菌(添加剂量为2.70×109 CFU/kg)能够改善生长猪的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

    乳酸片球菌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

    亚麻油对宁乡猪不同组织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

    邢月腾郁元年谢春艳吴信...
    2567-2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对宁乡猪背肌和3种不同脂肪组织中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并探究脂肪酸生成的潜在机制.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43.21±0.64)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后,宁乡猪背肌中花生一烯酸(C20:1)、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提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对3个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背肌趋于一致,如能显著提高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亚油酸(C18:2n-6c)、C18:3n-6、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P<0.05),降低背脂和腹脂中油酸(C18:1n-9c)(P<0.05)、C20:4n-6(0.05≤P<0.10)及肾周脂中硬脂酸(C18:0)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还能显著降低3种脂肪组织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到5.92.此外,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下调背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 α(ACCα)、γ-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基因的表达(P<0.05),对α-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也有抑制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宁乡猪背肌、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C18:3n-3含量,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范围(4~6)内;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分化及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实现的.

    亚麻油长链脂肪酸脂代谢宁乡猪

    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任敏敏杨华项云章啸君...
    2575-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F组饲喂基础饲粮,MF组和H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和15.0%苜蓿粉;LF组、MF组和HF组饲粮中的纤维水平分别为3.86%、4.55%和5.92%.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内容物用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并测定SCFA含量.结果表明:1)金华猪体重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金华猪盲肠中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90%以上,其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3)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是拟杆菌目S24-7菌属(Bacteroidales S24-7 group norank)、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毛螺菌科XPB1014菌属(Lachnospiraceae XPB1014 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其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和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4)与LF组相比,HF组金华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梭菌群Ⅰ以及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和总SCF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可提高金华猪盲肠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以及菌群发酵产丁酸关键酶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从而提高盲肠中丁酸及总SCFA的含量,最终改善金华猪的平均日增重.

    饲粮纤维金华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中草药添加剂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发情率、血清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李琳倩张云龙刘日亮段文辉...
    2586-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发情率、血清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185日龄后备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草药组(基础饲粮+0.1%中草药添加剂),均为单栏饲养,每组30个重复,进行为期40 d的试验.试验期间记录每头猪的体重、背膘厚及发情状况.预饲5 d,饲喂基础饲粮,于分组饲喂第28~30天采集粪样,测定表观消化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于分组饲喂第31天采集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的发情率,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中葡萄糖、赖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粪球菌属2(Coprococcus 2)、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4(Prevotellaceae UCG-004)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普雷沃菌属2(Prevotella 2)和反刍真杆菌群([Eubac-terium]ruminantium group)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生成有利于后备母猪健康的活性物质,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机体产生有利影响.

    中草药添加剂后备母猪肠道微生物生长性能发情率血清指标

    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添加胍基乙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司徒金水王杰高萍王忠刚...
    2601-2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在断奶仔猪饲粮中采用一定量的胍基乙酸与去皮豆粕替代鱼粉,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相关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0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含3%秘鲁进口鱼粉的基础饲粮)、无动物性蛋白质组(用3%去皮豆粕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鱼粉)、胍基乙酸组(在无动物性蛋白质组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参与试验的各组饲粮调整后营养水平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相同.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P<0.05),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且断奶仔猪的死淘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用3%的去皮豆粕替代3%的鱼粉,断奶仔猪的死淘率增加了33.33%(P≥0.05),而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的胍基乙酸后死淘率降低至与对照组同一水平.2)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对血清中脂代谢、糖代谢以及相关激素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除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P<0.05)外,对空肠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以及对十二指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V/C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极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封闭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闭合蛋白-1(claudin-1)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1),显著提高回肠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量(P<0.05);与无动物性蛋白质组相比,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极显著增加断奶仔猪回肠occludin的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occludin和空肠claudin-1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内毒素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无动物性蛋白质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能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仔猪的生长.

    胍基乙酸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

    饲粮添加L-谷氨酰胺对脂多糖刺激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免疫性能、肠道炎症因子表达及黏膜免疫的影响

    张柏林杨乾刘宁宋培勇...
    2611-2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L-谷氨酰胺(L-Gln)对脂多糖(LPS)刺激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免疫性能、肠道炎症因子表达及黏膜免疫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20只,按2×2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A、B、C及D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A、C组饲喂对照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22%L-丙氨酸),B、D组饲喂L-Gln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L-Gln).第16天及第21天,B、D组肉鸡分别腹腔注射LPS(500μg/kg BW),A、C组肉鸡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前12 h停料不停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增加了肉鸡血浆中总蛋白(TP)、尿酸(UA)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十二指肠相对重量,空肠相对长度、空肠相对重量、回肠相对长度及回肠相对重量(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黏蛋白1(MUC1)及黏蛋白2(MUC2)mRNA表达水平(P<0.05).2)饲粮添加L-Gln显著降低了肉鸡TP、UA含量及ALT、AST活性(P<0.05),显著增加了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十二指肠相对重量,空肠相对长度、空肠相对重量、回肠相对长度及回肠相对重量(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TNF-α及IL-6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及回肠TNF-α、IL-1β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空肠黏膜sIg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MUC1及MUC2 mRNA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L-Gln能够提高肉鸡免疫性能,增加肠道黏膜免疫机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肉鸡肠道炎症反应.

    L-谷氨酰胺脂多糖刺激免疫性能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