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氮氨甲酰谷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荫柱晁雅琳寇启芳牛文智...
    3927-3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氮氨甲酰谷氨酸(NCG)与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为(22.36±1.10)kg的健康去势滩羔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NCG(NCG组)、0.06%RP-Met(RP-Met组)和0.10%NCG+0.06%RP-Met(NRM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滩羔羊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提高(P<0.05),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NCG组和RP-Met组相比,NRM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骨重/胴体重、血清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0.10%NCG+0.06%RP-Met组合能够明显改善舍饲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组合效果优于0.10%NCG或0.06%RP-Met单独添加.

    氮氨甲酰谷氨酸过瘤胃蛋氨酸滩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冬季不同饲养方式和营养水平对繁殖母羊体重变化、血清指标及羔羊发育的影响

    李康郭天龙李长青金海...
    3934-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不同饲养方式和营养水平对繁殖母羊体重变化、血清指标及羔羊发育的影响.选择135只平均体重为(42.94±5.92)kg的3~4岁、健康的妊娠后期蒙古羊,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羊.对照组(C组)母羊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2个试验组分别按照妊娠母羊饲养标准的100%(Ⅰ组)和60%(Ⅱ组)饲喂,试验组母羊于暖舍内舍饲饲养.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Ⅰ组、Ⅱ组母羊产前重和产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和Ⅱ组母羊产后体重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母羊产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2)C组羔羊初生重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和Ⅱ组羔羊3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组(P<0.05),Ⅰ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3)试验末,Ⅰ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C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高于Ⅰ组和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高于C组(P<0.01),Ⅰ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Ⅰ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与Ⅱ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总胆固醇(TC)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冬季暖舍中按饲养标准的60%饲喂即可满足母羊妊娠后期和产后营养需要,提高羔羊初生重和平均日增重,按饲养标准的100%饲喂有改善繁殖母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趋势.

    母羊福利妊娠后期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

    金针菇菌渣对羔羊生长性能、体尺指标、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的影响

    王霞张玉洁李讨讨马友记...
    3944-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渣对羔羊生长性能、体尺指标、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的影响.选取12只健康、体重[(18.60±1.15)kg]相近的舍饲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针菇菌渣组用30%的金针菇菌渣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粗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羔羊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组间羔羊的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时长及饮水次数和时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排粪和排尿次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游走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卧息时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反刍周期和反刍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针菇菌渣组羔羊的食团咀嚼总次数、每食团咀嚼次数和每食团咀嚼时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粗饲料中添加30%的金针菇菌渣对羔羊的生长性能、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

    羔羊金针菇菌渣生长性能行为

    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

    李海琴贾建磊陈倩侯生珍...
    3952-3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选择初始条件相近的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尾寒羊双胎羔羊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于30、40、50日龄断奶,饲养至90日龄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试验羊,获取瘤胃内容物样品,测定分析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40日龄断奶组羔羊9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40日龄断奶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异丁酸和丁酸含量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3)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瘤胃菌科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和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 1)为本试验优势菌属;40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细菌多样性高于其他2组;40日龄断奶组丁酸弧菌属2(Butyrivibrio 2)、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 2)和毛螺菌科NK3A20群(Lachnospiraceae NK3A20 group)、毛螺菌科XPB1014群(Lachnospiraceae XPB1014 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0日龄断奶组Prevotella 1和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蛋白质相邻类功能注释发现,羔羊瘤胃细菌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转运及代谢.综上,40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微生物(细菌)区系建立的较为完善,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海东地区小尾寒羊理想断奶时间进行应用.

    羔羊断奶时间生长性能瘤胃VFA微生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