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农林废弃物的热值测定

    张树永朱亚先张文清王玉枝...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热测定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将燃烧热测定与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接,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让学生了解燃烧热测定对保障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对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挥了良好作用.

    燃烧热农林废弃物热电厂环境保护课程思政

    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肖厚贞王明玉刘用劳邦盛...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将热带作物材料和产品,包括椰肉、椰子油和油棕果实引入物理化学经典实验项目——燃烧热的测定.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块状固体、粉末状固体、液体三种不同外貌样品燃烧热的测量技术,还了解了"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内涵和重大意义,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价值.

    物理化学实验燃烧热的测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热带作物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设计——以"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为例

    霍甲李佳李永军王玉枝...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元素无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屠呦呦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本文以其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青蒿素高效提取并成功应用于疟疾防治"为例,结合物理化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章节中的"分配定律",改进"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原理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和中华传统文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价值,理解科学发现的必然历程以及科学家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收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所学所得应用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配定律青蒿素提取诺贝尔奖物理化学课程思政

    基于问题导向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设计与改进——以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为例

    张永民郭爽朱明月刘梦辉...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日常生活现象(洗衣时的白色絮凝物)为切入点,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将表面张力的测量融入探究生活现象背后化学原理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发现问题-探索实践-回归课本"的探索型实验模式,从而巩固学生对胶体与界面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改进后的实验内容更丰富,挑战度更高,综合性更强,趣味性更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此外,本实验安全性较高,易于操作,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非常适合本科教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胶体与界面化学氯化钙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

    固-液界面接触角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戴春爱韩永生颜鲁婷李振...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护自然、治理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有助于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接触角测定物理化学实验特殊润湿性含油废水处理课程思政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

    戴春爱韩永生颜鲁婷李振...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较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油污染水环境问题,加深对润湿性一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掌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接触角表征以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操作和方法.实验融入了较多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表面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含油废水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自豪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超疏水表面含油废水处理综合创新实验课程思政

    "纳米乳液的制备、表征及粒径调控"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聂海瑜张晨辉杜凤沛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化学竞赛成果转化为具有农业特色的实验项目"纳米乳液的制备、表征及粒径调控",并引入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纳米乳液的制备表征方法并研究制备因素对性质的影响,推动了农科和理科的融合渗透,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高了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纳米乳液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战略需求,加强了学生的绿色发展意识,激发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物理化学实验纳米乳液制备表征课程思政实验设计

    融入探究和思政特色的新胶体电泳实验

    李运超陈珊莹綦可霍康宁...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案例以解决传统Fe(OH)3胶体电泳实验中存在的胶体废液浪费、缺乏探究性以及思政育人难融入等局限为出发点,通过发展胶溶法、引入表面带不同电荷AgI胶体制备及其带电性质自主判断环节,守正创新,赋予该实验项目以资源节约、绿色环保、富有探究性等特色.尤其重要的是,本案例通过综合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研讨启发等多种教学模式,将经典基础物理化学实验与提高我国数量巨大但来之不易的钢铁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和改变学生对胶体带电性质的固有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培育了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可持续发展责任担当、科学辩证思维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等.本案例已初步推广应用于本校的胶体电泳实验教学中,教学反响热烈,达到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课程思政育人相济相长的教学效果;为提升传统实验的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效果提供有益借鉴.

    Fe(OH)3胶体胶体电泳胶溶法AgI胶体表面电荷性质绿色化学探究性学习课程思政

    黏度测定服务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运行条件优化的实验教学设计

    孙立森郝永梅黄镇刘永梅...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厨余垃圾的不当处置会造成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全国的推行,有效处理厨余垃圾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热点议题.厨余垃圾黏度的大小可直接影响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工艺参数确定.将厨余垃圾的黏度测定作为实际应用案例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结合实际改进实验,对不同组成厨余垃圾的黏度值进行测量,考察含固率、转子型号、搅拌速度选择等对黏度值的影响,为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增强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启迪学生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探索思考,实现基于"双碳"和绿色环保的创新思维学科素养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厨余垃圾黏度测定含固率

    将腐蚀与防护实验和国家重大工程衔接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张树永宋淑娥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胶州湾跨海大桥材料的腐蚀防护研究作为实际应用案例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通过结合工程实际改进实验,增加了相关材料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等内容,对相关材料及几类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将原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的线性扫描伏安(极化曲线测量)和电化学阻抗方法进行了组合,对Q235和Q275两种合金钢、锌合金和镁合金两种牺牲阳极材料、无涂层和有环氧涂层的钢铁在模拟海水和真实海水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中的腐蚀性能和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改进后的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增强他们对工程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培养腐蚀防护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物理化学实验腐蚀速率腐蚀防护课程思政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