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铜-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教学设计

    宋平张楠王洁闫蕊...
    27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设计合成了铜-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Cu-MPPa),用于活性氧(ROS)介导的癌症治疗和消耗谷胱甘肽,并通过类Fenton反应循环产氧维持细胞内高浓度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Cu-MPPa的活性氧产生能力、氧气产生能力和谷胱甘肽消耗能力等性能.所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用质谱进行了表征.这个实验综合了有机化学合成、仪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要求由三名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大约需要24学时,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铜-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活性氧有机化学合成仪器分析抗肿瘤

    聚乙二醇-硫酸铵-亚硝基R盐体系用于钴(Ⅱ)的分离

    颜鑫灏胡国梁陈睿希刘红瑜...
    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pH=5缓冲溶液条件下,对仅有Co2+、仅有Ni2+、Co2+与Ni2+混合三种情况下Co2+的萃取率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单独萃取Co2+时萃取率高达75.47%;然而对于混合溶液,萃取率较单独萃取Co2+明显下降.通过系列对比实验发现Ni2+的存在对Co2+的分光光度测量造成了干扰.因此,在综合性实验中我们利用分光光度法针对Co2+的萃取率进行分析,以及对可能影响萃取率的因素——pH、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进行了探究,寻找最佳实验条件,提高萃取率.

    聚乙二醇分光光度法萃取率pH萃取次数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张天龙周嘉俊汤宏胜宁晓辉...
    29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验作为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的新兴趋势,有效地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物仪器教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对于大型仪器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为例,完整地模拟了LIBS系统的样品处理、光谱采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实际实验场景,通过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与综合考评.该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

    虚拟仿真实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器分析实验自主性创造性

    基于Raman光谱的3,5-二氨基-1,2,4-三唑(DAT)合成反应在线监测与反应机理探究——推荐一个仪器分析综合实验

    张天龙张容玲汤宏胜李延...
    303-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介绍了一个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基于Raman光谱的3,5-二氨基-1,2,4-三唑(DAT)合成的在线监测与反应机理探究.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仪器分析综合实验,内容包括DAT的合成、基于Raman光谱的合成反应过程在线监测以及合成反应机理解析.在实验中,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Raman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合成反应的机理.通过本实验,可以巩固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拉曼光谱在线监测合成反应机理综合实验

    电化学促进对溴乙苯的硫氰基化反应

    杜津瑶臧兴超徐宁宁刘永军...
    31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本科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电催化苄位硫氰基化反应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新创有机化学实验.有机电合成具有绿色、可控、反应易放大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电化学促进的有机反应尚未在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予以推广.本实验使用易得的异硫氰酸三甲基硅酯,在室温下实现了电化学促进对溴乙苯的直接硫氰基化.通过将"国创项目"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绿色合成"理念.

    有机电合成绿色合成硫氰酸酯有机化学实验

    血色浪漫

    沈明香李天梅李清草韦万丽...
    318-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些浪漫神奇的魔术背后都隐藏着化学反应.本实验围绕以大众感兴趣的,且与"血色浪漫"相关的神奇现象展开,以简单有趣的几个现象科普化学反应的魅力.其中由硫氰酸钾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絮状络合物,其生成物与氟化钠反应后血红色便会立刻消失,而血红蛋白中的铁可与鲁米诺产生蓝色荧光.在展现这些神奇而浪漫的现象的同时向各个层次人群科普化学知识,解密神奇魔术,探索化学之美,让人们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敬佩化学,也充分展示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对化学的探索兴趣与热爱.

    血色硫氰酸钾鲁米诺络合反应不同群体科普

    光催化降解苯酚污染物的电化学监测——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

    张宏波唐意红张素霞李原婷...
    326-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开展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单一,侧重常规分析方法以及仪器基本原理介绍等问题,将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引入到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独立探索、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设计了基于纳米TiO2光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的综合性实验方案,涉及光催化降解和电化学监测的原理,以及光催化降解和电化学装置的搭建等.

    分析化学实验光催化降解电化学监测苯酚含量差示脉冲伏安法

    色彩捕捉者——淀粉与碘的美妙邂逅

    丁琳张津芃李俊锋刘大颖...
    334-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淀粉是一种植物多糖,通常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淀粉遇碘显蓝色的性质,早已被人们所知晓,并因其显色非常灵敏而在检验碘或淀粉存在的实验中被广泛应用.然而,淀粉遇碘显色不一定是蓝色,其显色与淀粉组成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探究不同食物淀粉及不同因素(淀粉浓度、碘伏浓度、温度、酸碱度、聚合度)遇碘显色不同,科普色彩捕捉之淀粉与碘的美妙邂逅,感受淀粉邂逅碘的神奇显色之趣.本科普实验材料均取自常见食物淀粉以及消毒水碘伏等,成本低,绿色环保无毒安全易操作.通过淀粉与碘不同显色制备绿色环保多色墨水,融合传统书法、国画等创作书法和国画作品;尝试神奇的碘钟反应、碘熏法指纹勘测、淀粉制备非牛顿流体等体验化学实验的奇妙与乐趣,受众面广,实现梯度科普,趣味性强,通过线下体验活动,感受化学之趣、色彩之美,启发对化学的兴趣与热爱,收获良好的科普效果.

    淀粉显色梯度科普

    绿色化学导向的一步法贝诺酯合成工艺研究及其体内动态评价

    李炳良韩玉莹李典阳刘丹丹...
    34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教材中贝诺酯的合成基于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实验试剂SOCl2会转化生成HCl和SO2,环境友好性低,且实验步骤多.本改进实验利用碳二酰亚胺/4-DMAP缩合酯化反应一步合成贝诺酯,通过熔点测定、NMR、HPLC-MS等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与纯度测定,并进行基于大鼠血浆和胆汁的体内动态分析.同时验证了药物设计拼合原理,改进后的方法绿色高效,安全性明显提高.

    贝诺酯一步合成碳二酰亚胺体内分析拼合原理

    电化学合成二苯甲酮的绿色化学实验

    胡良桢倪黎牛子怡张晓慧...
    350-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醇氧化成酮是本科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反应产物二苯甲酮在光引发剂与紫外光固化涂料等领域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二苯甲酮为骨架的化合物在药物靶向释放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已知制备二苯甲酮的反应涉及反应时间长、使用重金属氧化试剂、脱氢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等制约因素,使得这些反应在本科实验教学的应用上仍有不足,需要改进.本文利用电化学合成方法,设计了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二苯甲酮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用碘化钾作为电解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直接电解,在不直接添加氧化试剂或者脱氢试剂的情况下将二苯甲醇氧化成二苯甲酮.改进后的方法反应时间较短,产率高,后处理简单,用到的试剂价廉易得,更适用于基础有机实验教学.本实验结合薄层色谱(TLC)、熔点测定、1H NMR以及液质联用仪对反应体系或产物进行分析与结构鉴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产物鉴定能力.

    二苯甲酮二苯甲醇电化学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