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癸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合成及应用——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沈里瑞刘坤杨颖李冬婉...
    212-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个关于活性酯基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内容包括:癸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DA)的制备,产物的结构的鉴定,以及在胶原热稳定性改善方面的应用.首先,以癸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原料,碳化二亚胺作为脱水剂,制得癸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产率约为85%.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为目标产物——NHS-DA.其次,将NHS-DA应用于胶原海绵的改性,差式扫描量热分析表明NHS-DA可以改善胶原的热稳定性,促进实验产物的应用.整体实验反应条件温和、速率快、产率高,废弃物丙酮可回收利用,涉及多种先进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够紧密结合理论所学知识、科学前沿和应用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且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癸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胶原改性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铜碘簇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检测亚硝酸盐——推荐一个综合化学设计性实验

    侯芹侯佳怡时爱菊徐兴良...
    22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无机簇合物概念及荧光性能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开发了铜碘簇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检测亚硝酸盐的综合性实验.利用纳米沉淀的方法合成铜碘簇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考察材料的荧光及检测亚硝酸盐的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对亚硝酸盐具有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检出限为3.73µmol·L-1,可作为监测亚硝酸盐的"开-关"荧光探针.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对簇合物的结构及荧光分析法检测亚硝酸盐等前沿知识加深理解,还可学习紫外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科研及工作奠定基础.

    铜碘簇合物荧光检测亚硝酸盐化学综合设计实验

    拉曼散射光谱法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彭微温宝英李华敏王翊如...
    23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曼光谱是一种无损的分析技术,能够提供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分析和研究中.经过三年的教学,拉曼散射光谱法实验的教学设计已获得诸多实践经验.该实验项目分别设计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痕量分析三部分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真假翡翠的辨别入手,激发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拉曼光谱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使用让学生理解仪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拉曼光谱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经过本实验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拉曼光谱仪测试固体样品、液体样品和痕量物质,为掌握相关的光谱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拉曼散射光谱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拉曼光谱仪

    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卢爱党刘运亭姜艳军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溴化苄和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缩合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出含羧基及硫醚结构单元的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并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实验操作涉及加热回流、TLC(薄层层析色谱)检测、抽滤和重结晶等,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机化合物多步合成及波谱解析能力.三唑嘧啶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学习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不仅能通过实验内容了解社会需求,而且能结合前沿成果及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升实验内容的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教转化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有机合成

    基于交叉学科的本科生综合性实验设计——槲皮素对髓过氧化物酶氯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田蓉杨亚迪卢乃浩
    247-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一个化学生物学交叉学科的综合实验.本实验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将科教深度融合.在体外生化反应体系中,运用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天然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对生物体内髓过氧化物酶氧化还原循环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和一系列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阐明槲皮素影响髓过氧化物酶氯化活性的作用机制.该实验的实施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为化学相关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交叉学科槲皮素髓过氧化物酶氯化活性综合实验

    分析化学综合实验:基于纳米酶和智能手机的维生素C比色检测

    王力伟马光冉汪莉许富刚...
    25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国科学家首创的纳米酶和常用的智能手机结合设计了一个比色分析实验.该实验设计思路是将科学前沿、课程思政与本科实验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了解科学前沿领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科学严谨、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助力实验教学全面育人.该实验不依赖大型贵重仪器,可操作性强,灵活度高,适宜作为高年级分析化学综合实验或化学综合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科教融合

    比较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实验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以色谱实验教学为例

    李璟明丁博文李楠努尔古丽...
    263-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谱分析是常用的现代仪器分析手段.高等院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多将色谱分析列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分析法和液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法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比较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分别使用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完成"苯、甲苯、间二甲苯的色谱分离"实验项目.在教学中,对比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和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实验条件、操作方法、实验结果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中色谱章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对学生以后的科研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比较教学

    普洱茶多酚的提取鉴定及其护手霜制备应用创新综合实验教学

    杨涛段开娇李思玉魏静...
    270-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创新实验.从普洱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于制备护手霜.主要内容包括茶多酚提取、鉴定、抗氧化性评价和护手霜制备.该实验涉及天然产物提取、鉴定、性能评价的操作以及天然产物的应用,满足高校化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实验教学需求,有利于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热情.

    茶多酚天然产物提取和鉴定抗氧化性综合创新实验

    基于新医科理念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实验改进

    周桐李军温紫甜陈奕天...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是一种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医学新理念.本文依据"新医科"理念,针对《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部分实验进行了"医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具体有:(1)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实验中用乙二胺四乙酸钠(Na4Y)代替浓氨水,实现样品体系中Cu2+/Zn2+浓度的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实验中用维生素C(Vc)的C6H6O6(氧化型)/C6H8O6(还原型)电对替代Br2/Br-电对,实现不同电对氧化还原性质的对比研究;(3)增设谷胱甘肽还原Fe3+的实验,实现医学热点—细胞铁死亡过程的跨界思考.通过系列改进使实验变得绿色环保和医教结合,对诠释基础化学中的"新医科"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新医科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改进

    科教融合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纳米氧化亚铜制备及在染料废水修复中的应用

    方思敏黄微于冠华魏聪...
    28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契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开发设计了一个综合设计实验.学生首先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继而将产物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修复,并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将基本实验技能、常见仪器使用与前沿科技相结合,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氧化降解技术、水体修复等概念,融合综合性、探究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借鉴科研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培养低年级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

    综合设计实验科教融合纳米材料废水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