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树叶电镀"科普实验的实践与反思

    程一飞杨嘉辉邵伟张万群...
    319-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作为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周化学与材料学院科普点的志愿者,在准备"树叶电镀"科普实验时,如何经历重重失败,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树叶电镀"项目的经历,以及在此经历中的感悟与收获."树叶电镀"实验是受艺术性的树叶书签之启发,主要利用化学镀与电镀原理,目的在树叶表面均匀镀上一层铜的科普实验.通过该实验,观众可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的初步知识,激发小朋友们对于化学的兴趣.

    科普实验树叶电镀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和光溢彩——铜纳米簇的光致发光现象

    陈夏雪杨羽萱杨若琳王一竹...
    328-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自制谷胱甘肽与半胱氨酸分别配位的铜纳米簇(CuNCs),根据CuNCs光致发光原理,设计实验探究配体、氧化剂、pH、溶剂及温度对CuNCs光致发光的影响,并开发出科普实验试剂盒.本试剂盒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适合多种科普场景,能够满足具有不同梯度科普需求的人群,增强公众对纳米材料的了解,让公众感受到化学之美.

    铜纳米簇光致发光梯度科普多场景科普科普试剂盒

    从果冻到软物质——几种不同类型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崔清扬余峰王子润金邦坤...
    338-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凝胶作为软物质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其含水量高、溶胀快、生物相容性好、对外界刺激响应灵敏等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本项目从生活中常见的果冻零食、水精灵玩具出发,逐步深入到适宜3D打印的水凝胶、可变形的水凝胶、基于热刺激的记忆-遗忘型水凝胶,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分层次科普水凝胶的知识、体验不同类型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深入浅出地阐释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提升公众的化学素养.

    软物质水凝胶制备与性质探究层次化科普

    团结就是力量,独立才能发光——关于AIE和ACQ效应的科普实验

    贾艳媛荣融刘洁郭晶...
    349-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光材料在生活中具有诸多的应用,但目前面向公众的有关发光材料尤其是ACQ和AIE分子的发光现象及其光学性能研究的普及实验仍有欠缺.本实验是以科普为目的,分别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受众设计了特色性普及实验;同时,本实验也是一个多场景适用性科普实验,分别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展示.实验步骤简单易行,色彩丰富,发光效果明显.既便于操作,又能极大地让公众了解生活中的发光分子,更重要的是本实验可以有效引导青少年发现、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更有利于实现对青少年一定程度上的研究性思维与方法的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性.

    发光材料ACQ效应AIE效应荧光梯度科普

    会发光的叶绿素——化学科普创新实验

    李覃杨可昕杨清林朱湘锦...
    359-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紫外光激发下,叶绿素会发出红色荧光,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叶绿素荧光"进行科普实验推广,介绍了叶绿素的基本概念、叶绿素发光原理、实验室和居家制备方法、实验表征及应用等,让大众理解"叶绿素会发光"的原理、实验操作和应用前景,认识化学之美,体会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叶绿素荧光科普趣味实验

    从酒石酸中探寻手性的奥秘

    瞿科颖李杰赖紫秋陈凯...
    369-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中处处充满手性之美,为了让大众正确认识手性,本文基于L-和D-酒石酸对映异构体的差异,设计实验开展科普教育:(1)酒石酸的分子模型搭建;(2)酒石酸晶体的培养与观察;(3)酒石酸溶液的旋光性观察;(4)酒石酸分子的手性拆分.科普深入浅出,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互动性强,早期科普工作反响良好.

    酒石酸对映体晶体手性拆分旋光性

    化学科普活动安全的一点思考

    冯红艳李维维
    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化学科普活动的安全现状,建议化学家从科普实验设计的源头出发,将安全性放在首位进行实验设计,展开充分的安全评估,减少易燃、有毒、腐蚀性、刺激性化学品的使用,本质上确保科普实验开展中的科普活动安全,可供同行参考.

    化学科普安全科普实验

    高校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高卫杨金月章文伟
    385-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与中小学深度合作开展科普工作的具体做法.科普基地确立了"弘扬科学精神、科普活动与课内教育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所有的科普教育活动都根据这些原则来设计.总结了在资源开放、师资供给、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一些经验.

    科普双减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双减"政策下针对不同学龄中小学生的化学科普课程设计——以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科普实践为例

    祁雪温志慧邱晓航
    39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开始,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为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结合高校资源和专业知识,充分优化团队设计,高层次人才、实验中心教师和学院本科生积极参与课后课程建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结合讲座、讲授、实验、探究多种形式分层次针对不同学龄的中小学生开展化学科普课程,探索出一套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具有南开化学特色的化学科普课程.

    "双减"政策化学科普课程设计中小学课后服务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

    401-4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