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信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信科学
电信科学

梁海滨

月刊

1000-0801

dxkx@ptpress.com.cn

010-67110006-890/879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6层

电信科学/Journal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6年创刊的通信工程技术刊物,由中国通信学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其宗旨是报道通信科技成果、介绍工程实用技术、传播最新电信知识、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中国通信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通信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通信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量分析与研究

    赵通汉苏玉忠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压电力载波通信中由电力线信道的复杂特性和动态噪声环境导致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下、抗干扰能力弱以及信号传输可靠性差的难题,将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作为中压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模块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信道噪声模型设计,实现了一种高度集成且智能化的通信技术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电力线信道的复杂特性和动态变化的噪声环境,通过合理分配子载波资源、高效调制解调和实时噪声预测与抑制,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抗干扰能力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仅为10.6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仅为7.20%.所提系统为中压电力载波通信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远程监控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中压电力载波通信信道噪声建模OFDMLSTMDSP

    5G网络量子安全算法应用研究

    王聪丽李金慧王靖然薛伟佳...
    13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网络的广泛应用,数据传输速度与容量显著提升,推动了物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量子计算的进步对传统公钥密码体系构成重大威胁,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可分别破解基于大整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并提高对称加密算法和杂凑算法的破解效率.为应对这一挑战,全球多个标准化组织正积极推进量子安全密码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首先概述了5G网络架构及其安全需求,并分析了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体系的影响.随后,介绍了量子安全密码算法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这些算法在5G网络终端接入与数据传输安全中的集成方式.最后,提出了量子安全密码应用策略,并验证了其技术可行性,以期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5G网络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5G网络量子安全算法网络安全密码应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集团可信数据服务中台架构研究

    郎晓夫谭敏张延强李欣...
    14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平台化、多元化发展的复杂联合体组织,具有数据服务快速创新、多业务系统信息协同、数据可信治理和数据资产管理等中台型数据能力需求.分析了非可信系统环境下的企业数据中台典型架构及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数据服务中台技术路径、系统架构和可信度评估指标模型,研究了数据服务多门户、多方系统协同、数据功能模块化、"云网链"基础设施这4项关键机制的实现,为企业通过数据要素可信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激发业务发展新动能提供了解决思路.进一步结合区块链服务网络在大型集团企业中的案例实践,阐述了所提架构机制的应用效果.

    区块链数据中台数据治理可信数据企业集团

    Prophet模型在话单量智能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勇刘贻凤王茵张梦宇...
    16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话单量预测在业务运营、IT系统建设规划以及系统运维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预测方法采用以人工预测为主,程序脚本统计为辅的方式来完成,预测的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固定的规则无法表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话单量的变化规律,因此,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话单量的动态预测.通过研究并测试常用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采用依据业务特征改进的Prophet模型对网间结算系统的话单量进行预测,预测效果相较于传统预测方法获得了显著提升.

    话单量预测Prophet模型时间序列人工智能

    多VSC汇集变电站母线电压低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程亮段彭洋苏宏帮马归圣...
    17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并网系统的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该模型着眼于系统低频动态,对各VSC及交流电网独立建模,适用于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任意数量VSC并网建模.基于此模型,通过状态空间分析揭示了电网强度、VSC运行点,以及各VSC动态环节耦合等各因素对系统低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汇集母线电压作为各VSC的统一控制目标,可有效抑制弱连接系统内各VSC的动态交互产生的低频振荡,并设计参数自整定功能以消除线路参数变化导致的误差.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基于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得出的各要素对低频动态影响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对于低频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多VSC系统通用分析模型动态环节交互改进控制策略低频振荡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