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信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信科学
电信科学

梁海滨

月刊

1000-0801

dxkx@ptpress.com.cn

010-67110006-890/879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6层

电信科学/Journal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6年创刊的通信工程技术刊物,由中国通信学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其宗旨是报道通信科技成果、介绍工程实用技术、传播最新电信知识、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中国通信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通信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通信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IS辅助的无线通信:原型验证与实测进展

    杨辰泓桑健李潇唐万恺...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具备以低功耗、低成本提升通信传输速率的特点,被视为6G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测量进展,介绍了时域和频域测量系统的大致原理,并对大尺度衰落模型、小尺度衰落模型和信道互易性的原型验证工作进行了总结.进而,综述了RIS硬件特性方面的测量进展,分析了有源RIS以及RIS的功耗、比特数和极化等特性.此外,总结了RIS覆盖增强的测量进展,介绍了RIS的部署位置、相位设计和信道的有效秩对覆盖增强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RIS辅助无线通信原型验证与实际测量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智能超表面信道测量硬件特性覆盖增强

    RIS辅助多用户波束跟踪系统与硬件试验

    丁陈龙许文俊张鸿涛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也称智能超表面)通过智能调控电磁传播路径,有效提高了6G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RIS集成大量反射单元使得多波束调控复杂度高、码本搜索空间大,导致实时调控能力不足,难以应用于多用户波束跟踪.为提升RIS在多用户移动场景的适用性,创新基于逆衍射的场源迭代模型,快速生成近远场多用户调控码本,设计RIS辅助单基站定位方案,感知用户移动位置实时切换波束.研制RIS辅助多用户波束跟踪系统原型,实现多用户移动过程中快速波束对准.试验结果表明,毫秒级波束切换可实现移动多用户的实时信息传输.

    智能超表面多波束生成波束跟踪硬件试验

    面向6G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电磁隐身: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马甜甜郑倍雄熊雪张瑞...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现代战争的高度信息化,开启了电子对抗的新篇章.随着先进雷达技术的不断革新,导弹、飞机等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磁隐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成为国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传统电磁隐身技术往往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现代化战争对隐身作战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电磁隐身技术,利用智能反射面抑制或重定向反射信号,实现自适应的透明式或欺骗式电磁隐身.为了充分挖掘智能反射面在电磁隐身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讨论了智能反射面辅助电磁隐身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模型、设计挑战和潜在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电磁隐身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电磁隐身技术智能反射面电子对抗自适应信号处理

    空中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全双工无人机安全通信

    罗俊松黄平罗欣悦赖欢...
    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也称智能超表面)在无人机辅助安全通信中存在的灵活性不足和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以及当前无人机半双工通信系统普遍面临的频谱利用率低和通信效率低的挑战,提出了一种空中可重构智能表面(aerial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ARIS)与全双工无人机的双机协同解决方案,旨在提升面对地面窃听者时的通信安全性和效率.联合优化用户通信调度、传输功率、无人机发送的干扰功率及其飞行轨迹,以及ARIS的相移和轨迹,设计了一个旨在最大化最小平均可达安全速率的优化问题,并提出基于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ptimization,AO)、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技术和连续凸近似(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迭代算法,以获得高质量的次优解.仿真结果验证了ARIS与全双工无人机结合的双机协作方案在提升通信质量和安全性能方面的有效性,展示了其在复杂安全通信环境下的优越性.

    无人机安全通信空中可重构智能表面轨迹优化全双工

    基于超表面天线的自适应抗干扰方案

    郭予泽金梁许晓明马克明...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抗干扰方案无法根据不同类型干扰形式选择合适抗干扰策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天线的自适应抗干扰方案,根据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入射方向判断干扰的类型并制订针对性抗干扰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算法进行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可以利用超表面天线的多维观测能力在少快拍采样下实现高精度相干信号源的信源数与DOA联合估计.其次,利用信号的DOA信息判断主瓣干扰和旁瓣干扰的存在性并选择对应的抗干扰策略.当存在主瓣干扰时,利用超表面天线的多维观测能力将改进阻塞矩阵预处理结构配置在天线上实现主瓣干扰抑制.当存在旁瓣干扰时,采用一种二次不等式线性功率最小化算法实现抗干扰.当两种干扰形式同时存在时,采用阻塞矩阵和波束成形联合抵抗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针对不同干扰类型均有较好的信干噪比(signal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SINR)提升,当主瓣干扰和旁瓣干扰同时存在时,相较于传统方案最高可具有6 dB的增益提升.

    超表面天线主瓣干扰旁瓣干扰DOA估计

    IRS辅助的全双工通感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

    刘期烈王龙辛雅楠方家成...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场景中通信和感知系统收发信号的切换频率差异以及通信易受障碍物阻挡的问题,将全双工(full-duplex,FD)技术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引入ISAC系统,研究ISAC场景下IRS辅助的FD波束成形设计.基于IRS相移约束、基站接收波束成形约束、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上行用户最大发射功率约束、雷达感知阈值约束,建立了上下行用户和速率最大化波束成形优化问题.利用交替优化、连续凸逼近、半正定松弛、变量替换、半正定规划将原非凸优化问题转换成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通信性能指标下,所提方案相比对应的半双工和随机IRS方案分别提升了89.02%和70.15%.

    智能反射面通感一体化全双工波束成形

    H-CRAN中IRS辅助的D2D系统资源分配与RCG波束成形优化

    许晓荣薛纪守吴俊包建荣...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构云无线电接入网(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H-CRAN)中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端到端(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以和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与黎曼共轭梯度(Riemannian conjugate gradient,RCG)波束成形优化方法.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优化目标,构造子信道复用系数、发射功率门限以及IRS反射系数模约束等多约束优化问题.对于该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信道强度的延迟接受算法,以获得信道复用系数.随后将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进行交替优化.对于发射功率优化子问题,使用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方法进行求解.对于IRS波束成形子问题,将IRS相移约束转化为复圆流形后,采用RCG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IRS反射阵源数为50、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46 dBm时,与现有信道分配方案和随机信道分配方案相比,所提信道分配方案的和速率性能分别提高了5.2 bit/(s·Hz)和14.6 bit/(s·Hz).与无IRS通信场景相比,部署IRS的和速率性能显著提高约31.2 bit/(s·Hz).

    智能反射面异构云无线电接入网D2D通信逐次凸逼近黎曼共轭梯度

    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组网分析

    刘秋妍李贝曹艳霞姚赛彬...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5G-Advanced(5G-A)和6G阶段,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一种面向网络深度覆盖需求的辅助型技术,能够在满足网络稳定连续覆盖、多流增速等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低成本、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基于对RIS技术定位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高低频协同组网架构,分析了基站与智能超表面协同部署的比例,针对智能超表面阵面引入邻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定制化带宽设计抑制邻频干扰方案,且面向基于基站与智能超表面协同组网,开展系统级仿真验证,验证不同终端分布条件下,智能超表面部署位置和阵元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IS辅助的网络能够明显提升边缘和弱覆盖区域,从而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网络性能.

    无线网络智能超表面组网技术干扰消除

    无源物联网定位技术发展现状及演进趋势

    钱泓宇李源王晴王亚敏...
    9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无源物联网的定位系统具有低成本、可标记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对大量目标进行定位的场景.传统无源物联网定位多应用于资产管理、物料跟踪等室内场景,随着蜂窝无源物联网的兴起,无源物联网定位技术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此背景,在分析不同定位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无源物联网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根据实现原理将无源物联网定位技术总结为基于几何测量、基于指纹特征和基于成像技术的3类定位方法.鉴于当前研究大多采用在传统无源物联网架构和协议下获取的数据进行定位,从架构、协议、数据3个层面分析无源物联网定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无源物联网定位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无源物联网定位RFID

    意图驱动的无人机集群网络:管理架构、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

    李璇李海岩张璐张雨航...
    10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集群已在紧急搜救、攻防对抗、情报侦察与监视等复杂任务中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无人系统技术的升级革新和多机协同智能应用的日益丰富对无人机集群网络的信息交互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意图驱动网络架构下,无人机集群自主管理网络,简化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将意图驱动网络引入无人机集群系统,亟须突破智慧自治网络技术,提升智能群体面对高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为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操作和智能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围绕意图驱动的无人机集群网络管理架构、关键技术和未来展望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无人机集群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无人机集群意图驱动网络智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