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岳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岳论丛
东岳论丛

李然忠

月刊

1003-8353

dongyuelunchong@sohu.net

0531-82704571、82704700

250002

济南市舜耕路56号

东岳论丛/Journal Dongyue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改革开放和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使命与担当

    刘玉宏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新时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担当提供了根本方向与指南.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导向.其次,深刻理解和践行"两个结合",以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大学科建设,拓展文学研究新境界.最后,增强文学研究的对外交流功能,让文学研究更好地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此外,新时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使命与担当还在于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全面构建中国文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担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国际传播理念的开创性意义

    莫凡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播理念是国际传播问题的重要维度,关乎国际传播的道德坐标、价值指向、具体思路与手段路径.在国际传播理念的历史演进中,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催生了"基于战争逻辑的国际传播理念",传媒私有化与跨国传媒公司催生了"基于商业逻辑的国际传播理念",而传媒工具化与话语霸权则催生了"基于操控逻辑的国际传播理念".由史观之,西方国际传播理念存在着"压制"而非"尊重"的道德缺陷、"利己"而非"共赢"的价值缺陷、"对抗"而非"包容"的思路缺陷、"强加"而非"对话"的手段缺陷等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国际传播理念在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开创了以"平等尊重"为道德坐标、以"合作共赢"为价值指向、以"包容信任"为理念思路、以"对话互鉴"为手段路径的新型国际传播理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国际传播传播史开创性

    当代中国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设想

    艾红娟李仕春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历史眼光看,古代世界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中国标准建立起来的,时间段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1755年;现代世界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英美特别是英国标准建立起来的,时间段是从公元1755年至今;当代世界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以"中国"或"英国""美国"为标准建立,则要根据各自的发展来判定.鉴于目前我国是辞书大国还不是辞书强国的现状,建议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应该加大辞书编纂方面的投入,应该尽快为现代汉语词汇学词典学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甚至设立一个国家级的学术工程.唯如此,我们国家才能快速建构起与世界接轨的中国辞书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造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所接受的中国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才能早日成为世界辞书强国,重新获得世界辞书学学术话语权.

    编纂理念新型辞书语料库

    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价值与企业内部收入分配

    孟大虎许晨曦李宏兵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部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抑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并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人力资本价值视角的逻辑与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以及劳动生产率,从而有效地抑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本研究不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收入分配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力的补充,而且对于企业数字化建设、人力资本升级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企业数字化转型收入分配内部薪酬差距人力资本价值

    美国"扩张型"科技竞争战略:底层逻辑、推行路径及中国对策

    许可郑宜帆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成绩斐然,但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推行"扩张型"科技竞争战略,构建并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从理论与现实层面分析其扩张型战略形成的底层逻辑,发现以政府、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主体在推行"扩张型"科技竞争战略中分工明确,利用科技政策、人才垄断、控制知识产权、构建不平等联盟、制度输出等方式进行科技扩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寻求和平创新发展的国家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此,中国应构建科技创新国家安全体系、强化社会主义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深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打造合作共赢国际合作生态予以应对,坚定不移开展科技创新,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

    "扩张型"科技竞争战略创新型国家底层逻辑中国对策科技创新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客观要求、增值机理及发展对策

    牟进进李静王淑云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产物.发展冷链物流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消费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冷链物流存在着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广泛、尚未形成一体化智慧服务、个性化服务不到位、尚未形成广泛的方案解决新业态和战略联盟新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停留在当前需求、高端化品牌服务创新不足、冷链市场对智慧化产业需求不足、冷链需求企业对战略联盟等新模式缺乏信任等问题.为了实现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增值,助力现代高效农业,我国的冷链物流亟需整合物流信息平台、共享物流信息、提升冷链智慧化水平,物流企业要积极从客户适应者向客户开发者转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设施和冷链技术打造冷链物流智能温控体系,创新以DC为中枢的增值服务和高端化服务品牌,冷链物流供需双方要谋求战略合作、在跨界融合中强化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智慧物流增值服务

    政府补贴赋能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贾一丹薛建兰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补贴支持企业绿色创新,补贴效应评价事关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与精准性,对完善政府职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上,信息透明度、内部控制起到积极的中间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这为有针对地制定补贴政策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决策参考.

    政府补贴信息透明度内部控制绿色创新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张茂聪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资源是战略性要素资源,事关党和国家在重大变局中应对未来挑战的主动性,关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习近平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的深刻洞察,作出了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人才工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立足新时代,需要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精准理解其所蕴含的理论要旨,高度明晰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践路向,为复兴之路征程中我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之基.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性维度

    韩升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崭新创造,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之中,突出了人民群众实践伟力的主体性激发,彰显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主体性创造,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主体性引领,实现了人类文明范式的主体性转换.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对"和解""融通"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超越了奉行"分裂""对抗"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内在蕴涵着一种替代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的成熟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对待自然的工具理性态度,确立了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思维,确立了相互成就的价值共同体理念.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消极悲观的虚无倾向,确立了精神富有的意义共同体理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性发展,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平等承认中追求世界不同文明样态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要在视域融合中探寻世界多样性文明和谐共在的相处之道.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交流互鉴主体自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底线思维的形成机理与实践进路

    刘晓川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新时代党的底线思维是一种精准思维、辩证思维和科学思维,其形成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渊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底蕴,以党对底线问题的深切思考和长期实践为实践基础,以对现实风险考验的科学把握和清醒认识为现实依据.新时代党的底线思维是推进治国理政的思维前提、是确立和完成新时代目标任务的关键因素,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考验的思维基础,是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历史自觉的思维保障.坚持新时代党的底线思维要坚定守住底线的信念、树牢坚守底线的宗旨、把握坚守底线的原则、增强守住底线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底线思维形成逻辑时代价值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