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影新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影新作
电影新作

杨金福

双月刊

1005-6777

200031

上海市永福路52号

电影新作/Journal New Film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影文学刊物。旨在繁荣和发展电影文学创作,推动电影理论和研究。刊载国内外新创作的剧本及对当前影视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辟有剧本库、新技术与影视传播方法、新世纪论坛、七色广场、八面来风、城外星空等栏目。读者为电影创作人员和电影文学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越"恐怖谷":电影中"数字视觉效果"真实性问题的再思考——以全CG电影《爵迹》《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和《最终幻想:王者之剑》为例

    谢周浦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曾经CG电影中的数字视觉效果因无法支持具有较高"感知真实性"的虚拟角色,遭遇了"恐怖谷",这限制了电影创作者叙事路径的选择,甚至导致主题表达的失败.近十年来"表情捕捉"技术的发展和"定向移情"启发下制片思路的改变,局部影像序列已经在实践中成功跨越"恐怖谷".新问题随之浮现,数字资源不足及分配不均导致CG电影无法整体上达到较高水准"感知真实性".这个问题引发了从技术实现角度对"元宇宙"提法的质询.

    感知真实性表情捕捉共享演出定向移情元宇宙

    嵌合、身体与纠缠的情念:影游融合背后的影像逻辑

    贾昊宇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影与电子游戏的媒介互动与融合背后涉及的影像本体及其逻辑关系问题,揭示在影游融合过程中的影像形态、影像机制以及影像效应.通过探讨在影游融合的各个阶段影像所受到的影响及其起到的作用,进而对电影影像与游戏影像进行对比和辨析,并完成对于游戏影像本体的再度界定和建构,最终通过对新的融合媒介形态之下影像与主体关系的分析和阐发,展现在新的影像形态下更为纠缠和复杂的二元主体建构,以期为影游融合相关的创作、产业以及技术层面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源.

    影像嵌合游戏影像二元身体虚拟主体

    臆想他者的侵凌性——精神分析视域下的AI叛变题材科幻电影

    李志方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及AI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里,讲述AI叛变的不在少数.与其将这些叛变的AI形象当作现代科技演变后的必然结晶,不如说它是人类自身的心象伪我.人类不仅设置出AI这一臆想他者的存在,更幻想出他者对主体的侵凌过程.当AI违背阿西莫夫三原则追寻独立时,人类文化构型已作为症候显现.本文以拉康理论为轴心,透过讨论"恶托邦"(dystopia),逐渐剖析他者这一维度在科幻电影里的表现,揭露AI叛变的实质,最终指向人类的主体性危机.

    精神分析人工智能科幻电影

    后疫情背景下网络电影的"质""量"生态关系——2021年网络电影发展综述

    康宁杨朔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网络电影进入"提质减量"的关键阶段,在后疫情背景下,网络电影的市场表现较之去年有明显回落,但相比疫情之前,网络电影在传统院线的竞争下依旧能保持优异的票房成绩,正是良性的生态布局与内容改善让网络电影实现了市场突围.在"质"与"量"的权衡中,网络电影在重视类型创作的基础上针对市场优化创作,用高品质、高票房的作品搭建起网络电影的健康生态.

    网络电影提质减量良性生态

    主流叙事引领下的类型突围、现实关照与经验拓新——2021年上海电影创作现象扫描

    王艳云赵泽丹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上海电影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革,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内容端精耕细作,形成了主流叙事引领下的类型突围、现实关照与经验拓新的新局面.一批献礼建党百年的精品之作兼顾主流价值传播和市场需求,出色地展开了中国精神的传递;融合多元类型的影片洞察商业逻辑,注重人文关怀,以精良的内容制作水准保持了较强的市场号召力;现实题材电影与社会同频共振,基于风格化的个性表达探索别样视角,上海动画激活经典焕发新活力,戏曲电影借助前沿技术创新拓路,纪录电影用初心参与国民记忆的构筑;网络电影稳中向好,在市场规模和内容品质上均有较大突破.2021年的上海电影担当时代使命,勇于开拓创新,开启了力推"上海出品"这一文化品牌的新局面.

    上海出品电影创作主流叙事类型突围现实关照

    "双期叠加"下的供需矛盾与档期依赖——2022年春节档电影观察

    李宁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我国春节档电影整体市场表现平稳,并以影史第二的票房成绩展现出中国电影产业的韧性与活力.同时,今年春节档出现票房增速放缓、观影人次下降、票价涨幅过高等现象,也进一步暴露出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档期依赖、供给不足、需求紧缩等深层发展问题.未来我国电影产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期协调机制、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期规划,逐渐摆脱档期依赖症,不断加强类型片建设与品牌培育,持续开拓多元盈利途径,以此进一步激活电影产业的内生动力.

    春节档中国电影电影档期市场供需

    融媒体语境下电影观众的"入圈"与"破圈"——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观察

    赵燕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已恢复至疫情爆发前总票房的74%.纵观全年电影产业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融媒体语境之下,中国电影观众在"参与的胜利"和"文本的盗猎"中逐渐"入圈",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发展现象,建构起特定群落的电影消费世界.同时,"破壁"与"出圈"也成为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观影主体的重要特征.

    2021年电影产业融媒体电影观众圈层化

    科幻电影中服装艺术的身份表达与文化意义

    康文钟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科幻电影都在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方面保持着好奇.不难发现,制作于晚近的科幻电影之焦点正在从遥远的外太空回归到与人息息相关的未来生活,服装便是能够体现这一聚焦的一种显性形式.服装艺术不仅起到了塑造角色的作用,更成为科幻电影对人类与机器、后人类文化身份关系精巧的表达方式之一.探析科幻电影中服装艺术与身份政治的关系,也为科幻电影提供了一种微观层面的理解路径.

    科幻电影服装艺术身份政治文化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中时装元素的表现及影响

    华沙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装元素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产电影中频频出现,电影明星的着装及电影中的时装表演,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模仿的对象,深刻影响了当时国人的视觉审美,改变着国人单一的穿着文化.文章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时装元素在这一时期电影中的大量运用,传达着新的审美观和政治改革的意涵,说明电影人对改革开放政治意图的透彻理解.再者,从人爱美的天性出发,利用电影在当时特有的宣传功能和传播优势,启蒙了国人的审美观念,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在文化、审美、经济等多领域的纵深展开.

    时装中国电影思想启蒙表现及影响

    "国潮"趋势下电影场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演绎与赋新

    孔超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进行年轻态、创新性阐发的"国潮"之风迅速兴起,形成当下电影界瞩目的发展趋势和文化景观."国潮"以国族之格、时尚之潮构筑传统文化的时代性面貌和美学新阐释,并作用于电影美术在当下的语言赋新.本文聚焦近几年中国本土电影所呈现的"国潮"风尚,从场景设计的传统语汇融入、设计理念更迭、现实价值探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厘清"国潮"趋势影响传统文化嵌入中国电影美术的具体路径和发展态势,及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重释和延伸.

    "国潮"电影场景设计传统文化时尚美学